席 頔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了“爱面子”的意识,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低,他们总觉得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显得难为情,这样的心理使得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语文成绩的提高不显著,甚至还会呈现下降趋势。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高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设问的方式以及创设情景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将对这三种方式的教学敞开论述。
学生时代,最渴望得到别人的鼓励以及赞美,通过别人的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便不断地增加,这时,他们便会对被鼓励的那件事产生兴趣,从而投入时间、精力将其学好。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或者书面表扬,使得学生对学习语文的信心提升。[1]
例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二中的《赤壁赋》这一课文时,可以让学生们先诵读这篇文章,通过文章的朗读,使学生们大致了解本文的结构,感受到苏轼辞藻的华丽,沉浸于苏轼描述的情景之下。朗读完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们起来回答问题,比如,“当同学们朗读完这篇文章后,你们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呢?”,如果学生不主动举手,教师可以采取“日期提问法”,比如,今天是23号,那教师就可以随机喊23号起来回答,当23号同学回答道:“赤壁赋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是写得精彩无比,通篇文章以景贯穿全文,用‘风’和‘月’作为主景,‘山’和‘水’辅之,将当时的景象如诗如画地呈现在如今我们的眼前,让我们感受到古人们游玩地方得美轮美奂。”虽然这个同学只从景色一方面描述了“赤壁赋”,但却也分析得很不错,这时,教师可以这么赞扬鼓励这位学生,“这位同学讲得很讲得很好,苏轼的文章,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如诗如画的意境,同时,这篇文章也从侧面反映出苏轼乐观豁达的高尚情怀,也展示出苏轼身上融会贯通的儒、释、道三家精神,千古之下,依然具有人格魅力”。通过这样的回答,使得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产生学习兴趣,那么,他的语文成绩提高便指日可待了。
学习,其实是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最重要的便是看教师设计问题设计得如何。如果在课堂上仅采用“有没有”、“对不对”、“是不是呢”,这样简单又单一的提问方式,只会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兴趣的产生毫无帮助。因此,在课堂上设计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2]
例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一中《鸿门宴》这一课时,可以通过引入“刘邦明知道项羽举行的宴会是不善之举,怀有恶意,为什么还要去赴这场宴会呢?”通过教师抛出的这个问题,学生不能通过“有”或者“没有”,“是”或者“不是”这种二选一的答案中回答,只能通过阅读文本来寻找答案,这样的一个过程,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文言文的一些语感,对做文言文阅读时,划分句子成分这类题型就变得简单起来,成为学生不易失分题型;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从“为什么会赴宴”,到思考后的“原来是因为这样”,这个过程便是思维提升的过程,语文思维一提高,在做题时,答题的正确率便提升,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因此产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所创设的情景,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解必修一中《荆轲刺秦王》这一课时,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让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更加深刻,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到语文的快乐,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在创设这一课的情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行组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分别扮演“荆轲”、“太子”、“秦王”、“高渐离”以及“侍卫”等人,通过小组中每个人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理解,在讲台上演出从“荆轲”出行到面见“秦王”,再到宴会时刺杀“秦王”的过程。由于每个人对人物的理解不同,同学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方面的“荆轲”或是“秦王”,开拓了学生们的思维范围,使得学生语文能力提高,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推动学生去学习语文。因此,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激发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轻松、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发展潜能,使得他们能够兴趣盎然,积极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