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生
招远市第二中学
要想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思维障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对待物理问题的意识,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以此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很好地进行全面发展。
教师在为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教学时,首先应该意识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可能会存在静态物理问题的意识,所以说,基于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将教学的方法进行一定的优化,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起动态的物理问题意识。[1]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圆周运动》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大部分的教师都喜欢运用静态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圆周运动进行一定的了解。例如,走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的理解时,只会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并且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圆周运动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当学生能够掌握圆周运动的形成之后,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提出问题来进行思考,例如“如果说,在转动时,这个人突然松手的话,木块将会沿着某一个切线飞出去,那么请问之所以木块可以飞出去主要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又是什么改变了木块原先的轨迹呢?”当学生能够理解物体切线轨迹的影响因素这一知识点以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在教学中存在怎样的问题?难道这一种方法不是动态的教学吗?教师要意识到,当惯性形成之后,物体会继续做圆周运动,但是当人的手突然不施力时木块就会沿着切线飞出去,那么这时木块的加速度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木块又能够飞多久呢?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动态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要对物理现象的全部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来了解物理状态在进行改变时的各个阶段,并且通过分阶段的思想来进行来物理问题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避免学生再次出现错误的思维认知。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起点,等学生在进行高中物理的课堂学习时,有一部分的学生在科学知识的结构上是存在一些缺陷的,并且不具备良好的科学体系思想。[2]所以说教师要想帮助这一类型的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
比如说,教师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对于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物理知识来说,如果运用数学知识来看的话,应该是怎样的问题呢?学生能通过一定的思考之后,能够发现力的合成以及分解能够是一个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问题,并且也能够运用数学学科中的三角函数知识来进行问题的解决。接下来教师再次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在物理的问题中,力的分解和合成主要探究的是数量的方向以及大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请问这与哪一类型数学问题是相似的呢?学生们通过一定的思考之后回答道:与数学问题中的平面向量问题是相似的,所以说可以使用平面向量的解题方法能够解决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物理问题。所以说,教师在展开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时,应该将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地结合,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知识体系。
由于一些学生的生活范围相对来说比较狭窄,所以说不能够注意以及了解到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正是因为这些学生的知识视野比较的狭隘,才导致学生在进行物理问题的解决时存在一定的障碍。
比如说,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引导学生去对无线电接收站的排布进行,并且将无线电信号在发出时的信号以及接受的信号的路径图进行绘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实践活动并没有什么用处?与物理知识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当学生在进行实践时,通过观察能够发现无线电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并不是同一种类型的仪器,主要是因为信号的发送以及接收的角度比较接近的话,是会产生一定的干扰的。这时有的学生联想到,这一种干扰和电路中所存在的耦合干扰是类似的。为了可以对信号传播的渠道进行一定的优化,就需要运用几何的相关知识来对信号分布进行一定的规划,那么这时如果学生将这一问题合力的合成、分解这一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的话,就能够发现两者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相似的,两者都有向量与数量的问题存在。教师如果想要帮助学生来真正的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就需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教师再展开高中物理的教学时,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突破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学习障碍,并且能够勇敢地进行面对,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