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莉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六小学
识字和写字是语文课程的学习基础,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是从识字开始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语文教材的创新性运用,科学的挖掘有效的识字教学资源,采取正确的识字教学策略,调动学生识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识字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1]结合猜谜游戏完成识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生字的特点,牢牢记住字形,提高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
比如,在学习到“粮、紧、强”这几个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食物中,米质量最优良,缺少它,饿得慌”;“两竖多个又,绞丝中间藏,小人底下扛”;“弓长同样高,无力拉不动,只要强拉弓,力量大无穷”这样的谜语引发学生的思考,让一些复杂的字更好地拆分开来,在谜语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从偏旁部首中掌握不同生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在提出这样的谜语之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借助旧知识完成新生字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有效减轻识字教学的枯燥乏味感。借助猜谜语的形式完成识字教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对生字有更深刻的记忆,另一方面还可以在谜语中把生字的含义更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也能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取得更显著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控课堂教学的节奏,总结归纳识字教学的规律,探究适合这一年龄段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识字学习的技巧,让学生真正爱上识字学习。
比如,在学习“震、振、阵、郑、挣”这几个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快速掌握字形和字义,不断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汉字体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字音和偏旁部首方面进行教学引导,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震”可以从“雨”字头入手,可以是由一些突发的地质运动引发震动;而“振”则要从提手旁进行分析,有振动之意;又如“阵”可以从“车”字着手,有一阵子,一段时间的含义;“挣”是由手去争取的,可以有挣钱之意。通过从字音和偏旁部首出发,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完成不同生字的学习,加强对形声字和形近字的理解和把握,帮助学生做到学一个字,懂一个字,写一个字,记多个字。借助对比识字法,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教学的全方位拓展,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增添更多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有所获,并做到受益匪浅。
知识不应该是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发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拓展识字教学的途径。[2]
比如,在学习“肩膀、手臂、腹部、肠胃、胸膛”这几个新生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汉字本身具有的规律中掌握具体的读音和书写方法。首先,教师要唤醒学生对识字学习的感性认知,帮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与自己的身体有着密切关系的。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生词,其中都有“月”字旁,从其内涵来看,“月”代表的是身体,也就间接地说明这些生词与身体部位有关。通过对这组生词的学习,学生就会发现不同的生词与其部首之间有着内在含义,提高学生对生字学习的认知。在这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主动在生字学习中通过部首来猜测其意思。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完成“花、草、荷”、“吵、品、味”等生字的学习,通过自己掌握的学习技巧提高识字学习的效率。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在自主探究中找到识字学习的成就感,帮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会对识字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识字效果也能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显著的提升。
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课题,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识字教学计划,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传授识字学习的方法,拓展学生识字学习的途径,提高学生识字学习的技能。进一步让学生在识字学习中强化对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程的学习,推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