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也意味着高职教育面临着新时代的新任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提升内涵和质量,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那么,如何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有效解决高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政教育缺位现象,促进学生智慧全面发展,这是新时代对高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尽管国家、省委、学校都强调思政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但部分行政部门、专业院系仍将“思政课”归属于“可有可无”或“占有专业课程学习时间过多”要求挤压学时,意识转换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工作开展的执行力。很多学校在设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没有凸显“思政元素”的首要地位,思政类课程在课时和学期的设置上没有从顶层设计出发,把育人工作做足、做实、做透。而专业课程在指定课程标准时,也往往忽略“思政元素”的参与。当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着重技能技术训练,轻德育品行的培养。
现在教育各个层面重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但是教师队伍结构却不均衡。教师队伍建设中,也应该将思政建设贯穿始终,让所有教师都是思政课程的学习者和传授者。目前高职的普遍情况是扩招思政专业的教师,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个方面,这是对思政育人队伍的大力补充;但同时,由于没有做好全员参与思政育人的思想工作,专业教师反而造成一种更大的误解:即思政育人的重任就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这个重担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这种情形与国家层面推行的“大思政”、“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不一致,也与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相违背。
就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来看,对于学生“思政教育”的途径往往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情况下,高职的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等)充当了全部的思政育人工作。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这些课程往往是合班化的大课,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也很难以把控。学生对这类课的普遍心理认知存在着偏差,只是为了完成必要的学分,应付相应的考核,对未来的职业和专业发展没有关联。而“三全育人”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因此,高职的育人过程应当结合课堂、课外、社团、学生会、实习实践等等环节。
学校的绩效考核已经在有序的推进中,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却是分散于各个部门考核量化环节中,并不受重视。如何完善激励机制保障“三全育人”的实效性,进而推动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大思政”教育的合力联动,是目前高职育人机制需要解决的保障措施。
转换意识是实施思政育人的必要前提,目前高职院校中存在着对思政育人主体责任意识的误解。部分学校把思政育人的职责主观地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组的教学任务,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内容,认为思政教育就是思政育人,与基础教育、专业教学无关。在思政育人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方面,也会存在着思政课教师就是唯一的承担者和实施者,专业教师、行政管理教师都与思政育人无关。因此,高职思政育人机制应该建立思政课程为平台,统筹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实现不同学科间育人价值的勾连,以课堂内外的互通和多学科教师与行政管理者的联动,实现“三全育人”。做到育人过程覆盖高职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是育人工作的实施者、传播者、监督者;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有育人的功能;每一节课堂都是育人的实施现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因此,教师队伍是思政育人工作的关键。思政课堂教育作为思政育人的主阵地主渠道是,任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育人的效果,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自觉树立“三全育人”的意识。与此同时,专业课程教师也应该成为全员思政育人队伍的重要成员,专业课程的比重往往要比思政课程要大,在专业授课中融入当前社会、时代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价值观,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高职院校的所有教职员工都应成为全员思政育人的传播者,在提高个人品德情操的同时,在课堂教学、校园服务、社会服务等场所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培养。
资源挖掘是有益补充。除了思政课程教育外,所有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我们要不断发掘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育人资源,如建工学院、医化学院等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可以发掘出创意意识和工匠精神,文学院、法学院等人文社会专业课程教学中可以深挖人文关怀、公平正义等真理追求精神。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团学会、校企合作机构的实践资源,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传播时代精神。学校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文化、多彩的历史传统文化也能为思政课程教育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的素材。以作者所在的学校为例,可以充分挖掘台州当地的红色文化:一江山革命纪念馆、大陈岛垦荒精神
、三门亭旁红色起义、戚继光抗倭历史、台绣文化等等。对于课程的育人,也可以采取“走出去”实地参观学习,也可以“引进来”邀请专家讲座汇报等等多种渠道,通过各门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等环节明确育人要求,全面提高“三全育人”质量保证。
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就很难保障相应目标的实现。要落实“大思政”背景下“三全育人”的艰巨任务,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常态化有效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三全育人”的高职教育模式得以落实到位。以笔者学校为例,实施了“校长、书记上讲台”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让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聆听学校主要领导的新生教育课,更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二级学院的专业导论课,要求二级学院的院长、副院长必须主讲其中一个模块(专业的成长与职业规划);专业主任必须邀请往年的毕业生作为专业导论课模块(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讲人分享个人成功的经历。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安排,旨在提高多元化育人的效果。教务部门则发挥资源统筹优势,制定课程建设的要求,规范思政元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体现,强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相应的内在联系。人事部门推出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切实履行思政育人的工作职责,在教师培养、发展、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的支持。在鼓励育人方面,学校要树立典型、宣扬榜样的力量,在教师队伍中、学生群体中挖掘思政育人的模范人物代表,强化校园内“思政育人”的内涵建设。只有把全校各个职能部门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才能让“三全育人”渐有成效。
在“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推行“三全育人”的办学理念,其本质就是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为教师,自觉承担“三全育人”的重任,就是牢记了我们“为民族复兴办教育、为国家富强育英才”的使命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思政育人的高职教育中潜移默化,就是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因此,大思政背景下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过程正是体现了高职教育“以人为本”的本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这一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