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夏目漱石《心》
——对真善美的不懈探索

2020-11-19 12:27刘瑀婷
名家名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夏目漱石小姐人性

刘瑀婷

长篇小说《心》发表于1914 年,是日本近代文坛巨匠、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纵观夏目漱石一生的创作,我们会发现他一直很关注社会现实。他的作品风格淳朴、诙谐,其结构十分巧妙,描写生动、细致,语言朴素、细腻、平和,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夏目漱石的创作方向是很复杂的,但主要是倾向于现实主义。他的作品《心》《春分之后》《行人》被称为“后爱情三部曲”,它们都是以知识分子的恋爱为主要叙述内容,以揭示由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酿成悲剧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心》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夏目漱石在后期的作品中细致地分析人物心理,在批驳人性自私的深入方面更进一步,而在作品中抨击社会的内容变少了,其批判力度也减弱了不少。他集中精力在知识分子的爱恨情仇方面表现出来的自私和因此产生的抑塞、寂寞和消极等情绪之上,用他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人性。

略读小说,《心》运用第一人称写了“我”暑假期间在镰仓遇见了一位内心觉得很特别的先生,他仿佛有一种很神奇的吸引力。于是“我”主动跟先生结识了,并慢慢地了解先生这个人。换用剧作的角度来钻研,《心》就等同于是一部局中局。通过“我”觉得先生不同于常人进而激发好奇心去了解先生这个人的过程的细致平叙,将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通过“我”的视角去了解先生的故事:先生是怎样来到东京,又是怎样在租房结识小姐,然后又是怎么样将朋友引见并安置到小姐家和自己住在一起。展现三个人相处中的各怀心机,以及先生早于朋友一步向小姐表白,而K 自杀。先生虽然如愿地跟小姐结婚,但又一直生活在深深的不安和自责之中,最终先生在写下一封信给“我”说明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往事,之后自己也选择自杀,希望以这种极端的方式获得解脱。在这些日本小说极具特色的“烦冗的”语言中,将先生或者“我”的心理活动描述得细致入微,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极具矛盾性且自我纠结的“先生”的形象。

夏目漱石作为明治时代的人,亲身经历了明治时代近代化历程中社会的变迁、风气的改变,而在他的小说《心》中也经常出现“明治精神”这个词。引用古月先生学术论著,日本诗人石川啄木认为“自然主义思想是明治时代日本人思想的萌芽,自然主义是人们最热心追求的哲学”,这说明自然主义反映了一般日本文人的心理,我们都知道日本文学一向乏见西方文学中常有的、较为强烈的反抗性和积极性,更喜欢表现家庭及围绕家庭的这些人的情愫,这也决定了日本文学在题材上的单一性。当自然主义文学泛滥于日本文坛时,出现了两位置身于自然主义文学潮流之外的优秀文学家,为推动近代进步文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夏目漱石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中,消极成分很大,他由于原生家庭的不幸,所以想用极高的文学素养来摆脱社会现实带给他的痛苦,而这一思想也导致他逐渐走向消极、逃避社会现实的道路。这种消极、孤僻的趋向在《心》中得以体现,或许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才引发夏目漱石在《心》中描绘出隐忍、淡漠、利己的人性。可也正是这些人性阴暗面的细致描写,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反衬出作者对人性美好纯洁的向往和追求。

书中所提及的“明治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日本知识青年的精神和思想紊乱而又极度纠结的状态。立足于西方个人主义和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冲突的时代背景,明治时代一边在推行浅显的西化个体意识思想,而另一边又想要恢复传统日本的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就出现了新旧价值观交汇的激烈冲突,人们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也由此陷入了更大的混乱和纠结之中。《心》中的先生与K 便是处于这种混乱的时代,他们两人这种对立的文化认知,使其面对两种价值观取向举棋不定。旧有传统观念在这种新思潮的冲击下丢盔弃甲,但新的价值观念的产生又没有足够的现实基础。于是在上述种种原因之下造成了这种明治时代知识青年的惘然和孤独。

其实《心》中主人公所经历的一切,也就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浅显式的西化强调传统观念的混乱迷惘,这既是小说的时代背景,也是作者所曾真实经历过的。《心》所处的明治时代,必然会产生像先生和K 这样双重性格的知识分子——具有内敛的东方文化修养和开放的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素养,所以《心》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使用以个人为中心的方法,就是为了表现在这种背景之下知识分子内心的跳动,努力寻找个体内心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回归小说,K 君和先生,对只有一个小姐而言,其结局必然是要牺牲其中之一。但若是将获得相对幸福的人判定成为无耻的利己者,这其实是不合理的。毕竟生而为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自由。但是试想,如果最后K 君和小姐在一起了,读者的关注点自然而然地便不在先生的利己之上了。作者对小说的构思从这个角度展现出令人震惊的巧妙。不过,也正因为小说描述中死的是K,于是大家便自然而然地把矛头指向先生,而K 从遇到“小姐”到爱上她,对指导自己的生活的理论逐渐产生怀疑,陷入理论与情感这种类似弗氏理论“超我”与“本我”的冲突的艰苦斗争中。在明治时代,日本崇尚“自由和独立的个人精神”,但在当时并没有真正形成自由民主的“由外到内”文明程度的开化。K 即是时代思想浪潮下不可避免的牺牲品,他从小便被灌输传统教条的理论,成人后即使发现存在着先进的“自由主义”却也一时无法接受。细细品味,书中先生的妻子在明治天皇死后所说的殉死,殉死是谁啊?不正是K 吗?这本书不能只看重最后的结局,或认为,K 真正可悲的并不是最后死的结果,而是如小说中所说,先生依据背负的罪孽而选择道路,没有在选择的道路上背负罪孽。

在日本文学中,那种深入骨髓的悲观主义随处可见。日本作者的孤独总是有些瘆人,中国人很少谈论寂寞、悲观这样空洞的文词,可能更多表现在少部分文人墨客隐逸山林的那种洒脱闲适或是自嘲,但这种恬淡的情绪早在沽名钓誉中消散殆尽。而西方对这种感情的倾泻更偏向于随性自然,或一首小诗,或一篇散文,全部的情绪便倾泻而出。在众多日本文学作品中,我们会感觉里面的人物好像特别偏爱自杀。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无法坦然地面对内心的罪恶与过错,并且对自己内心的焦灼痛苦不愿向任何人倾诉,以至于内心的苦痛进一步蔓延生长,最终在沉默中爆发、灭亡。这种消极、颓靡与悲观,又因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而很难自由地去排解,于是可能对他们最有效、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自杀。对他们而言,死亡可能就是一种最有尊严地完成自我救赎的方式。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普遍体现了日本人相对独特的美学观念:樱花精神——刹那的光辉胜过永恒,所以作品中多会出现关于死亡、永恒、时间等问题的终极意义的探讨。

明治精神就是明治天皇终其一生将濒临西方殖民地化的日本打造成与西方列强为伍并实现现代化的追求,是日本人在近代化中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明治天皇的死象征着明治精神的结束。历经明治社会变迁的先生,将自己的个人命运与明治社会这一更大的巨船的命运捆绑在了一起。明治天皇的驾崩意味着这个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新时代的到来。当历史即将跨入下一个时代的轮回,这种近现代化社会所不能解决的争议,将会以什么契机出现?又将会以怎样的形式收尾?对此,先生深感迷惘,并发出哀于时代的悲鸣,对未来没有做好准备的先生,选择在以天皇归天为标志的明治精神的终结时自杀,这是在旧的已去、新的未来的动荡的年代,在社会大潮下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这是自由和独立、怀疑和孤独的一次大爆发。

《心》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可以深刻地洞察人性。夏目漱石将人性的微妙细腻地再现,通过人物的心理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虽然并无太多的实质性事件,但却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立体。夏目漱石则用他细腻的笔触带着我们跟随主角感同身受,以展现最真实、最丑陋的人性来追求探索人性中的绝美光辉。

猜你喜欢
夏目漱石小姐人性
晚霞小姐
抓住对方的心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抓住对方的心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夏目漱石生前去过的地方——跟着作家去旅行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谁在跟踪雁小姐
找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