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幼教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可行性研究
——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1-19 15:38:36贾秀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教现代学徒制学院

贾秀珍/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2011 年我国正式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从而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院校需要借用相关部门的引导力量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专业教育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并且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通过密切合作,从而形成“教师 + 师傅”的教育新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而目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都逐步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幼教专业群建设已有7 年时间,“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符合专业发展的需要。新型教育模式构建也势在必行。

二、研究现状

笔者整理了其他学者在“现代学徒制”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如下:刘扬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构建》中提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三个构建策略,指出要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并且不断深化院园合作。戴柔柔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中指出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最主要是设置知行合一的课程体系,实行双导师制,形成教师、师傅、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 “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考核标准。张宁在《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可行性探究——以济南职业学院为例》研究了学前教育现代学徒制实验班的理想模式,包括教学周期、措施保障、 经济与交通保障、安全督导保障等内容。赖发明在《学前教育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中提到了学前教育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运作方式,学生层面、教师层面、“院园合作”层面的成效分析。在借鉴如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对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开展了实证性研究。

三、“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构建意义

本研究以我院幼教专业为例,进行“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学改革,并结合专业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定位为“定向培养班”。“定向培养班”是指学院与密切合作的幼儿园对大三年级的学生组织双选,定向输送,定制培养。虽然没有实行“工学交替”的模式,但开展了“实岗育人”,即:在幼教专业群大三年级的学生中遴选了23 位同学进行定向培养,从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思路。

我院初步构建了 “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学习平台,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行业企业参与幼儿教师培养全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熟悉幼儿园工作环境,进一步了解岗位职责,近距离的观摩、体验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活,这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成长大有裨益。首先,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工作环境、尽快的适应职业角色,以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其次,有利于提升幼教专业群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幼教资格证通过率;再次,“ 现代学徒制”模式要求学生跟随学院“教师”和幼儿园“师傅”共同学习,“园院合作”更加密切,从而促使幼教专业群教师素质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试点班运作模式

(一)试点班组成

以 2017 级幼教专业全日制三年大专生为试点,遴选出23 位优秀学生与9所密切合作的幼儿园进行双选,从2019年9 月1 日 到2020 年6 月30 日 截 止开展为期一年的定向培养。并且对六门课程进行了调整。《幼儿教师综合素质考证》和《保教知识与能力考证》两门教师资格证考证课程安排学生周六返校集中授课,课程结束时学生返校参加期末考试。另外四门课程《幼儿园主题综合活动设计》、《幼儿歌曲弹唱3》、《儿童舞蹈教学》、《创意美术5》开展线上教学,学院专任教师与幼儿园师傅共同考核评定。实习结束前,园院双方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权重分别为30%和70%。实习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并纳入学籍档案。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二)保障措施

1、教学保障

课程设置方面分为专业考证课程和技能课程。在“互联网+”时代,定向培养班课程设置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及直播平台,开发微课资源,实行网络教学,专业教师和幼儿园导师共同确定授课内容并共同考核。以幼儿园配班教师岗位实训为主,着力提高学生的保教综合技能。学生带着具体明确的工作任务,在师傅的带领和指导下, 依据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两者结为教学和育人的共同体,实现一体化育人。解决了幼教专业目前顶岗实习所不能达到的“精准实习”的问题。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把实习生变成了自己的“准员工”。

2、师资保障

在“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模式下,一方面,我院遴选幼儿园骨干教师,聘请他们作为校外兼职教师和学生专业实践的师傅,更加深入地参与课程建设改革,还传授学生实用技能;另一方面,学院专业教师也增强了与幼儿园的互动,在研究课题开展方面、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开展方面都提供了支持,学院教师与幼儿园师傅形成“双导师制”,实现优势互补。学院的专业教师和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相互合作、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完成“现代学徒制”模式课程教学任务。

3、考核评价保障

“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活动形式、实践成果及考核评价方式均不同于传统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双向性、灵活性特点,因此需建立“学业标准”与“学徒标准”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专任教师根据学生学习通、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的考勤、课堂参与度、完成作业情况以及期末考试进行综合评定。“学徒标准”考核由幼儿园对学生的实习表现,包括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技能等进行成绩考核。信息化教学及评价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过程痕迹化,既考核了学生也考核了老师,既能实现校内领导和老师的远程监管督促,又能满足学生对新型教学手段的需求,是实现“现代学徒制”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4、安全保障

学院 “生活导师”和“学习导师”双管齐下,为确保学生实习安全保驾护航。并且请幼儿园为每位学生购买意外险。由于23 位学生分散在苏州、无锡、常州9 所幼儿园,生活条件差异较大,有同学住在单位宿舍,有同学住在家里,上班路途存在安全隐患,班主任、辅导员对学生做到宏观管理,学生的生活细节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生活导师”及时介入,也需要“学习导师”的循循善诱。因此,专业教师不仅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时也会负责 1— 2 个实习幼儿园的学生管理与辅导,确保学生的实习安全。

5、三方协议保障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拟定定向培养合作协议,明确学院、幼儿园、学生三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与试点幼儿园及学生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三方协议书。

五、结语

我院幼教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班是育人新模式,专业建设与幼教产业需求较好对接,专业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技能类课程部分线上教学,部分就是幼儿教师一线工作过程,做到了课程与一线工作的对接,帮助学生提前进行幼儿园职业体验,促使学生全面熟悉幼儿园和其他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掌握专业技能。该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与幼儿园的界线,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虽然这种培养模式目前刚起步,只有一届学生,但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一定能不断完善创新并扩大规模。

猜你喜欢
幼教现代学徒制学院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初等教育学院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43:59
学院掠影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防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企业导报(2016年5期)2016-04-05 14: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