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健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继《舌尖上的中国》后,《风味人间》再次让人们通过“饮食”的切口,探寻饮食文明于中华民族的影响。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古谚。“吃”是人类所必需的行为,与民族无关。然而,怎么吃?却是体现了民族的独特性了。越过远古人类生吃饮血的时期,从火种起源开始,在黄河边的民族便开始了对“饮食”文明的探索。从器皿伊始,白陶、黑陶、彩陶及青铜器,再至烧、煎、烤、焖等多种方式,愈到此后八大菜系的创生,与此齐进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不知是这个民族造就了“吃”,还是“吃”造就了这个民族。
与此同时,大自然的许多巧夺天工之处,也赋予了这个民族在饮食上因地制宜、取法自然的特点。内蒙平旷草野上,牦牛肉风干的风味是在内地红烧所不及的。海南的椰子鸡在他处总重现也总缺少一些什么。有些味道就只能是某个地方的独特标签。
这种饮食文明所赋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吃”上的满足,它更有对“人”本身的意义。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些味道是地方的独特标签,也同样是一类人的代表。我们常说成都、重庆是火锅的城市。辣油重涮,红红火火,仿佛也造就了川蜀之地人民的直豪大方。广东煲汤的蒸气仿佛也酝出广东人温润的性格。吴地多喜甜,因而人们说吴人说吴语仿佛都软糯糯的。
这是这种饮食文明予以他人城市的记忆,人文的记忆。
而于每一个自我而言,一种风味更是自我心中不变的记忆。正如陈晓卿心里的那碗阿“Sa”汤,汪曾祺笔下难以再得的观里的蒸糕。一种风味成为一个人一生的烙印。
也许,正是因为心里的某一个烙印,陈晓卿用镜头将许多人心中的烙印记录成永恒,汪曾祺用笔下的文字勾起无数人心中的烙印背后的思绪。
汪曾祺曾说:“相比于很多眼前的美味佳肴,一座城市,一隅乡村,一角锅台,一次简单的翻炒就能轻易勾起一个人简单而确定的幸福。”一种文明对人的影响有时并不一定能建成万丈高楼,但它却会是万丈高楼的一块基石,是在这座高楼下简单而确定的幸福,
《风味人间》中从饮食文明对于这个民族的影响,恰恰是它让人间变得是“风味”的人间。人间有“风味”,人也自有“风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