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若玥/西北大学
由于课程需要,这个月看了翟学伟老师的《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对于书中有关中国人讲人情、要面子等内容的分析非常感兴趣。一些本来是生活当中随处可见、习以为常的事,经过分析后发现背后还有着如此多的可以探讨的内容。
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拉关系、讲面子。人际互动的一切出发点都是“关系”和“情”。除了血缘关系之外的社会互动行为,也都建立在这种人情的基础之上。不管是婚礼、丧礼中的“随礼”,还是看望病人时的送礼,都存在着这种现象。就像梁漱溟所说的,人情关系能够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关系,是由“差序格局”所决定的。而“伦理本位”的价值观也成为人情关系的重要因素。[1]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翟学伟老师提出了在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存在的平衡性问题。 这个平衡性主要指的就是中国人交往时讲人情的实质——保持人际关系网络中的稳定。
在他的分析中,他采用了一种个案研究的方法,以一个住院的初中部老师为例,探究在这位女老师住院时,她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的全过程。经过实际观察和访谈,翟学伟老师大致勾勒出了一个比较详尽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这位女老师的人际关系网可以被划分为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两种。而不同关系间的人在与她互动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一种“平衡”。
这种平衡主要是说,在三个人以上的互动中,个人必须去按照一种特定的情境下所规定的、应当采取的行动标准来行事。这个“必须”就意味着个体在这种情境下是被动地、不自觉地采取一种行为方式,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自己没有遵循这种标准,就会使自己在人际关系中陷入不和谐、不平衡的状态。为了保持彼此关系的稳定,所以只能尽可能保持跟其他人的行为一致。
而且,这种平衡与我们以往认知的人际关系的平等还存在着不同。因为这种平衡背后是隐藏着一种“不平等”的。比如书中所列举出来的案例:大家会默认医生对待病人的态度存在区别。病人缴纳住院费、手术费等等杂费,医生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这是一种平等。但是,一些病人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后,医生为了维护他与病人间的关系,可能会不自觉地更加耐心。而其他病人在知道原因后,也不会因为没有受到相同待遇而感到愤怒,因为在他心中默认这是正常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在婚礼和丧礼上,都会有人使用“随礼”的方式去加固这种人情关系。无论以何种形式,无论金额的大小,我们都会主动地去选择适应这种行为,并且会自行在心理上去调整一些“不平衡”的想法,从而达到关系上的和谐,而这种调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我们人际关系网络的稳定。
而这与西方的社会心理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结果是有着很大不同点的。例如,在海德的P—O—X 模式中,他认为在任意一个三者关系中,只要你对于其他两个人(或者一人一物)存在着态度上的好恶,那么就会形成一个三角关系。而这个三角关系也会因为好恶的表现而呈现出平衡或失衡的状态。
这个研究成果说明,个体的态度会影响到他与周围人(或物)的关系。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欢或者是讨厌,都会使他人际交往的关系发生变化。
纽科姆的对称理论以及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都或多或少的从个体态度层面分析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变化。也就是说,在这些西方的理论研究中,他们认为个体的态度是否改变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和改变。 例如,我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认为他的一切都很好,他养的宠物也很可爱;而如果我讨厌一个人,就会觉得他的朋友也会和他一样烦人。在这两种情况下,我的态度好恶影响了我对于其他人(或物)的看法,也进而影响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对比后会发现,西方这种态度影响人际关系的结论,在中国的很多情境下是并不适用的。尤其是书中涉及的住院或看望病人等特定情境。在这种情况之下,个体的态度好恶对于人际关系是不产生影响的。因为我们在进行人际互动时所遵循的标准是外在的(例如送红包),在这时个体的态度如何并不会影响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同时,个体还会隐藏自己本身的态度,调整自身的行为来迎合他人,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稳定。
例如,A 是B 的同班同学,班级关系比较好。在A 生日时,大家决定集资给A 买生日礼物。即使B 心里并不喜欢?A,也不会表现出来,反而是与其他人一样与A 交往(防止与他人不同而成为异类),以达到班级关系和两个人个体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这种看似想法和做法不一致的行为,其本质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的平衡。这也就是翟学伟老师所说的,西方人的理论出发点是个人,而中国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集体主义(或者说整体性)的色彩。因此,这种区别也就成为我们去讨论中、西方理论土壤存在何种不同的基础。
由此出发,就回到了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在讨论的问题——本土化研究。之前上课的时候讲过,很多我们现在学科中探讨的问题以及用来分析问题的理论都是沿用西方的。但是对于这个理论本身是否适用于我们中国的国情并没有过讨论。就像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学习,这个理论本身产生的背景、它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对象,都与我们中国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因为这个结论似乎可以套用在中国新闻传播的一些情境下,因此我们就“拿来了”。而现在发现,有些内容是与我们的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出入的。
因此,有学者提出了本土化研究。翟学伟老师在这本书中对于很多本土化研究存在的误解一一进行了澄清和解释。总而言之,这种研究,是为了在解决中国问题时,可以不必套用西方的理论,并且可以使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在世界理论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产生的一种学术运动。因为对于西方理论来说,它自身也是一种本土化的理论,只是在历史上由于被普遍认可而当作一般性的理论一再使用。
就像翟学伟老师所说的“我们不必一定要用定量的方法来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或操弄若干个变量,以求得彼此之间的相关性为目的,而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不同来寻求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法。换句话说,我们不必去用现成的方法来寻求问题,而是用问题来寻求研究方法,关键还在于问题解决得怎样。”[2]
这也是在我们的课堂上一直谈到的,我们不能去用西方现成的理论来分析中国的一些现存问题,因为有些事是具有特殊性的。例如上面所分析到的一些案例,在这些案例背后是有着中国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的。因为我们一直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导,我们所探讨的人情是与“礼”分不开的。而这些都与西方人所接受和学习的思想完全不同。在分析中国人的行事逻辑时当然无法去完全沿用西方人的理论。当然,这些理论或许存在着一部分的合理性,但是并不具有普适性。
在对于中国人际关系的平衡性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简单地看出西方理论在解释中国问题时存在的不适用性。因此现在再去讨论要不要本土化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太大意义,应该被重视的是哪些理论应该在多大的程度上本土化。毕竟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排斥所有的西方理论,单从我们自身出发。我们所想要了解的,仅仅是对于这些特殊问题或现象,沿用西方的理论模式是否能够准确解释,以及是否只能够去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重点只是策略和方法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