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语言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广泛受到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应用学的重视,在符号学和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也受到广泛关注。语言景观的具体含义是指城市环境中的各类标语所构成的语言景象,语言景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将文字作为考察对象,关注重点是标牌语言使用的过程中所反映的社会语言现实。例如通过一个公众场合中的语言呈现的多寡,便可以分析出某种语言在社会中的地位。不仅如此,语言景观也反映了官方管理机构和标牌所有者和读者之间的语言搭建过程。
语言景观概念最早在1997年被Landry&Bourhis 在学术论文《语言景观族群语言活力》中正式提出并逐渐被广泛使用。两人在论文中将语言景观概念定义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楼宇中的公共标牌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某一地区或者是群的语言景观。”随着对语言景观的研究程度不断加深,语言景观的涵盖范围也越来越宽,在语言景观研究过程中也有学者从符号景观提出了新的研究理论,认为语言景观的研究除了关注标牌中的语言本身之外,还应当考虑语言与景观、文化以及视觉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对象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语言标牌,还拓展到了包含图像、音视频和语言等非语言符号的多元化话语。如宣传彩页和电子显示屏以及电影海报和车票等等。
相较于国外,国内对语言景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孙利于2009年12月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了名为《语言景观翻译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一文,这是国内首次应用语言景观概念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研究的文献,自此,语言景观的相关研究在我国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国内研究的不断加深,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多方面对语言景观展开了研究,随着研究角度的不同,语言景观在各个领域开始被广泛运用。
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汉语学习热潮,中国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设立孔子学院,以增强汉语的影响力,并在国内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从事汉语教育的相关人才,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世界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
在此过程中,语言景观作为一门语言的表现形式,具有潜在的文化功能,这在汉语言传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语言景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能进一步提升汉语的教学效果和中华文化传播,以此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公共空间中户外文字通常以形形色色的语言标牌为载体,这反映了某一地区的语言生态,也构成了当地的实体语言环境。语言标牌将人的生活空间转化成具有语言意识形态的空间,将信息或意义传递给读者,同时利用潜移默化的特征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将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使英语学习遭遇了巨大阻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快,英语在语言景观中越来越普遍的被呈现,这些英语文字作为英语使用的实例,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真实语境来源。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通常会利用街道上的标牌文字作为教学素材,以加深其语言意识。同样,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景观的构建,也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将标牌上的汉语文字作为教学素材,加深学习者的印象,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汉语。
皮亚杰的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对外部世界和规律的认知,从而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发展。”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语言环境进行知识探索,主动发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习者虽然在学习之初不认识文字本身,但能通过接触环境中的文字知道文字可以传递多种信息,这表明语言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意义上的构建和操控。语言景观在此过程中为这种构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境,借助语言景观使现实世界中的汉语成为便利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从而使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语言并学习所涉及的知识。
语言景观具有其独有的文化教育功能,不同类型的语言景观也能传播不同的文化。教育工作者可以依据语言景观进行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设计,使学习者通过语言景观中的情境设计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从而使学习者达到文化教育的目的。
在汉语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利用汉语标牌中的汉语情境结合教学活动,能有效促进学习者学习兴趣提升以及语言意识的培养。这样的功能给对外汉语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例如在国际交流学院和孔子学院中,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可以将语言景观引入到课堂教学,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教学情境和汉语语境。譬如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的楹联文化,选择这些合适的语言景观素材,不仅让学生在语言景观中更好的认识了汉语中平仄、对仗、修辞以及书法,满足汉语学习者的语言知识需求。同时更为深刻地认识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设计语言景观为汉语学习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素材,例如学习者设计文化标牌“入则孝,出则悌。”通过这种文化标牌给汉语学习者传递中华文化中的“孝”文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语言景观的设计运用于多种载体上,例如宣传标语、电子显示屏等等。
语言景观虽然遍布于人的每一个生活空间,但大多数语言学习者往往不会有意识的查看周围语言环境中的文字使用,也不会主动的反思语言所设计的社会现实问题。在此过程中,指导语言学习者关注身边的语言景观,能够更好的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意识,促进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地位和价值认同。对于学习者来说,通过语言景观进行语言意识的培养,能够帮助语言学习的发展语言形式的多样化,大部分学习者在进行语言学习时已经初步具有阅读环境中的文字能力,例如可以辨认公共路牌、地铁站牌标志等等,这些现象说明语言学习者在进入语言学习前已经开始了阅读探索,已经初步形成了探索语言环境中的文字的概念,培养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也逐渐成为识读能力发展的基础。
语言应用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语言是构成交际能力的基本元素之一,其具体内涵是指在具体情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的能力,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才是语言的交际意图以及语言形式和交际语言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提高语言学习者的用语意识和语言应用能力。这也是语言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培养任务。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获得真实语境的机会有限,而语言景观可以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一些公共环境中的标识往往包含一些完整的句子,例如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街道标语“城市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让学习者较直观、形象地感受这些文字中所包含的直接或间接的隐喻,并通过对这种语言的认识和学习,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效的培养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
将语言标牌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有效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教育者拓展教学素材。汉语标牌往往都有具体的修辞特征,并且带有结构对称和韵律和谐的特点,例如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常见的春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通过这些具有韵律感的教学素材,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语的结构特征。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将以汉语标牌为载体的语言景观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为学生呈现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以此体现语言景观存在的语言文化,促使学习者更好的掌握汉语,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语言景观作为一种教学工具,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应用能力等等,通过汉语标牌的使用,能够为教学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以此促进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兴趣,使学习者更有效的掌握汉语,语言景观的应用也能更好的反应汉语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传播,最终能提升我国的软实力和文化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