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8 09:54肖惠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1期
关键词:趣味化初中化学实验

肖惠英

【摘要】化学作为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教师通过设置趣味化学实验,有利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   趣味化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192-01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帮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但是由于一直以来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未能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导致化学实验流为一种形式。因此重新发现实验对化学教学的作用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论述了趣味性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的应用。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迫于学生成绩分数的压力,教学过程中倾向于教材文本的理论知识的探究,导致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影响。

(一)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

“课改”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影响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实验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学情,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中应用实验教学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实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化学实验教学能力不足,甚至部分教师认为实验探究耽误课堂时间。

(二)学生缺乏化学实验探究兴趣

实验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因此需要教师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较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未学生充足时间开展实验,从而导致实验教学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另外教学过程中,部分化学教师缺乏理论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对于化学实验动手操作兴趣逐渐降低。

二、趣味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对于实验教学不重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指导,导致实验难以在初中阶段教学开展,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下建议。

(一)利用实验现象,吸引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缺乏实验兴趣的情况,教师利用有趣的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说:NaOH与CuSO4的实验现象。(1)教师首先播放一段视频,一边介绍实验的规则,一边带领同学观看实验现象。(2)当学生看到溶液蓝色逐渐变浅并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物时,老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有两种化学物质在反应时,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有谁知道这两种物质吗?”课堂上提问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气氛。(3)当学生了解到是NaOH与CuSO4这两种物质时,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猜想是哪三种现象。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提高了实验的可探究性,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由上可知,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利用实验现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建教学情境,实现趣味化学实验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处于一个熟悉的空间内进行学习活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运用方式。例如借助语言创建情境:教师在指导学生清洗化学仪器时,可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刷过碗、盘子,通过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联想。再比如借助实物和图像创造情境,以氨气的趣味性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教学导入情境,教师:“最近电视节目上的魔术,最近老是也学习了一个模式,叫做桃花朵朵开。”接着教师准备好同一根桃花枝并在上面挂上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放入一个透明的大烧杯罩,在准备一个装满氨水的小瓶,也放入大烧杯罩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学生观察到“桃花”从上到下变红了。教师趁机引导学生:“同学们,有谁能揭开这个魔术的奥秘呢?”最后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氨气无色,并且具有挥发性,密度比空气小。

(三)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实验趣味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课改后也进一步强调各学科应当加强与现实生活得了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化学学科中的生活性因素,将生活现象与化学教学进行紧密得了信息,从而开展趣味性的教学。

比如天气热或者剧烈运动时比较容易出汗,会导致衣服上出现难以清洗的淡黄色汗渍。许多人会将衣服先放入盐水中浸泡,让用肥皂清洗。这其中包含了什么样的化学现象呢?比如种田或种菜的时候会用到化肥,这些化肥是怎么合成的呢?为什么会促进植物的生长?比如在学习水的净化时,教师可教导学生利用肥皂水来检测硬水和软水。比如对比人体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空气时,教师利用将一只集气瓶收集空气。在用另一只瓶子收集呼出的气体,点燃两根火柴放入两只集气瓶中,观察火焰燃烧的情况。从而得出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一致。

结论

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利用实验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构建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现象展开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趣味性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学化学趣味性实验教学课程需要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开发。

【参考文献】

[1]张永先. 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成才之路, 2019, 000(025):81-82.

[2]陈若玲. 初中化学趣味性实验教学方法探讨[J]. 知识窗, 2020(12):6-6.

[3]马晶晶. 初中化学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践[J]. 文渊(小学版), 2019, 000(006):532.

[4]高淑敏. 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性实验的运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 486(02):52.

猜你喜欢
趣味化初中化学实验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一次对文言知识的创意教学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