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薇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为核心的管理模式,该模式满足了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需求。本文阐述了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上的优缺点,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为完善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图书馆;RFID技术;电子标签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高校图书馆管理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模式,采用RFID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化管理模式管理图书馆,该模式由自助借还系统、分拣系统、检索系统、盘点系统、门禁安检系统、RFID电子标签系统、数据库组成,主要涉及自助借还书机、自动分拣机、检索机、移动式盘点车、馆员工作站、标签转换器、门禁等设备(图1)。该模式不仅能简化借还流程,提高流通效率,又能改进图书管理方式,降低馆员工作强度,既为读者提供了便捷服务,又提升了馆员的工作效率。虽然RFID技术的应用基本满足现代化图书馆的需求,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RFID技术概述
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起源于二战期间,属于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其原理为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以非接触双向通信的方式达到识别目标内容的目的。21世纪初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得到了飞速发展和普及,广泛的应用于交通系统、物流、生产线自动化、门禁等多个产业和领域。
完整的RFID系统由数据管理系统、阅读器、电子标签三部分组成(图2)。数据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向阅读器发出指令,阅读器接收指令后通过天线发送射频信息,射频能量形成电磁场,其内的电子标签被触发并向阅读器发送或修改存储在内的数据,阅读器通过解调和解码后反馈信息给数据管理系统。
RFID技术于1988年首次应用于新加坡图立图书馆,此后世界各地图书馆陆续开始使用这种技术。国内最早于2006年应用于集美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现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高校图书馆,其主要实现图书自助借阅、定位、安检等基础服务,具有以下优势:
1.自助借还系统简化借还流程
基于条形码的传统借还手续需在服务台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手动操作,借还过程复杂、操作时间长、效率低下,还受到人员和时间的限制。自助借还系统不仅能够快速查询已借阅图书的书名和数量,还能一次性借还多本图书,避免重复操作,节约借还时间,提高借还速度。同时自助借还系统还能延长服务时间,打破借还书的时间约束,减少排队等候时间,真正实现24小时自助借还服务。既方便了读者,满足了读者的借还需求,还简化了流通处理流程,变人工借还为自助借还,提高图书借还效率,营造出更加现代化、科学化的图书馆(图3)。
2.自动智能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图书盘点系统包括图书定位、理架、倒架、盘点等功能。主要通过RFID标签转换系统制作圖书的电子标签,并通过对图书电子标签、书架、层架进行关联,从而实现图书的准确定位。读者在检索系统中不仅能查看图书的定位所在,还可以看到书库的三维立体地图,免去了因不熟悉书库无法按索书号找到图书的烦恼,提升了图书查阅速度,方便借阅,增加了读者阅读体验与满意度。同时在理架时通过移动盘点机的图书盘点系统对整层图书的图书电子标签进行批量扫描可发现由读者乱放、错放等因素导致的乱架、错架图书,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更正,实现图书的快速精准理架,改善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此外RFID电子标签较传统标签相比具有易读取、可修改、体积小、隐蔽性好、防水、防磁等优点,放入图书内不易破损,提高读写的可靠性。
自动分拣系统对读者归还的多本图书进行自动分类,减少人工处理流程,缩短上架时间,提高流通利用率。然而由于场地、价格等各种原因目前这个系统很少有高校图书馆使用。
3.门禁安检系统提高安全性
门禁安检系统不仅可以对出入图书馆的人员进行统计,还可在指定区域内阅览图书,改变图书馆封闭式、半封闭式管理模式,真正实现图书馆藏借阅一体化的大流通模式。此外具有RFID电子标签的未归还图书在通过门禁系统时会被发现,工作人员通过报警器、远程监控可发现被盗图书的详细信息,避免未借阅图书流出馆外,降低丢书率。
4.数据统计分析有利于馆内管理
RFID技术可以统计流通总量、图书流通率、读者类型、结构及到馆率等数据,根据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可反馈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可根据统计结果为读者推送感兴趣的图书资源,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图4)。
二、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存在的问题
1.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1)由于各个高校图书馆的需求不同,厂家提供的标准化设备很难完全按照图书馆的要求生产设计,同时各个厂家的设备也存在不兼容性,这就导致高校图书馆的自主选择性很小,后续的再建设工程也只能延用一个或几个厂家的产品。
(2)RFID系统改造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涉及图书的电子标签改造。现在大部分高校采用超高频标签,这种标签相对传统的条形码具有读取速度快,读取范围大,抗干扰性好等特点,有一定的优势性。然而虽然RFID电子标签有共同频率范围,但厂家在范围内可自行改变,并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厂家生产的电子标签互不兼容,这就造成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图书无法相互识别,这对馆际交流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同时,电子标签价格较高,每条标签需一元左右,许多高校图书馆内有几百万藏书,全部更换电子标签需要较高的费用,这就导致了改造成本过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无法完成全部改造。
(3)读者隐私容易泄露。由于图书电子标签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容易遭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不法分子在不接触读者的情况下能读取图书中电子标签上的各种数据,这就存在泄露读者隐私的风险。
2.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超高频电子标签因其具有反向反射的特点,易受到金属等物的屏蔽,若图书上有金属或将图书夹在金属内则电子标签无法读取,这导致门禁无法报警,造成图书的流失。同时部分读者恶意撕毁图书电子标签,导致图书丢失或无法在自助借还书机上识别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超高频电子标签具有一次可识别多本图书,读取距离远等特点,这就可能存在借阅过程读者中将其他图书误借到自己卡内的现象。
(2)由于RFID改造成本较大,很多高校图书馆仅对部分图书进行更换,这就导致剩余图书仍需运用馆内原有借阅系统进行借阅,这就必须对软件系统进行改造,使得RFID智能管理系统与原借阅系统得以兼容,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兼容后的双系统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3)日常上架、理架、盘点等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传统的图书整理是先分类,再找索书号上架,RFID智能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定位扫描工作。由于扫描枪灵敏度较高,经常会扫描到周围图书,使得图书盘点管理系统扫描出的图书数量与实际图书数量不符,存在多读、漏读图书的现象,导致图书定位不准确,还需人工校对,反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4)乱架问题没有改善。读者随意将图书插入书架内导致图书定位不准确,后来读者无法按定位找到图书的现象时有发生。
(5)图书损毁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各馆都有不能损坏图书的相关规定,但因实行了自助借阅系统,读者自行借阅归还图书,工作人员无法判断图书由何人损坏,无法实行惩罚措施,无法有效遏制毁损图书的行为。损毁图书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图书甚至失去收藏价值。
(6)RFID智能化管理模式可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其工作强度,大量重复、繁冗的图书借还、图书理架等工作被机器取代或优化,这就必然导致机构人员优化重组,流通、书库工作人员向技术、咨询等岗位分流,部分馆员会因角色转换、岗位调整、技能不足而产生心理焦虑与不满,影响服务质量。
三、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改进方法
1.RFID自身存在的缺陷需厂家技术人员与高校沟通研究,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加强加密算法,提高保密安全性,不断从硬件和软件上完善和改进RFID技术,以满足高校个性化需求。在实际使用中应定期联系厂家进行技术更新、完善,出现问题应及时联系维修,保证智能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2.RFID电子标签在制作过程中需反复检查确认,读出数据后方可确定制作完成,电子标签放置应尽量靠近书脊,避免被人发现。在自助借阅机处张贴公告提醒读者仔细清点借阅清单,以免误借。对于盗窃图书者工作人员需加强监督,一旦发现必须严惩。
3.在进行电子标签转换之前做好规划,按图书流通率进行图书更换,将流通率较高的图书进行RFID改造,流通率低的图书统一放置书库不进行流通,等分批次改造完毕再回流通库。若转换与未转换图书混放,则在借阅大厅中放置转换器,随时加工需借阅的未转换图书。这样既可逐步替换原借阅系统,又避免一次性资金投入过大,也不影响图书的流通借阅。
4.将理架、盘点工作融入日常上架工作中。按细分粗排的原则,上架前对图书分类,上架时图书只按分类号排序,不再按书次号排序,这样可减少一部分的乱架图书数量。同时对流通量率高的图书书架进行经常性扫描定位,对流通率低的书可以定期进行扫描,这样既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又掌握统计信息,还可以实现图书定位基本正确。
此外还可采用智能书架替换传统书架,智能书架不仅可以实时监控馆内图书信息,对其进行实时清点,还可以实时记录和更新图书架位信息,实现每本图书精准定位,降低错架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馆员工作量,提升读者满意度。然而由于智能书架其成本较高,现使用率不高,还未普遍推广。
5.图书损毁管理可由读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图书馆可以在RFID管理系统中增加变量“图书状态”,读者在图书借阅时须翻阅图书,确定图书是否正常,并在自助借阅机上查看图书状态是正常还是损坏,若发现图书与机上图书状态不符时,可及时把图书交给工作人员,由工作人员追究前读者责任;若相符时则正常借阅。这样图书损毁的现象将得到一定的遏制。
6.加强读者教育,倡导文明借阅。图书馆应加强读者教育,提醒读者注意文明礼仪,引导读者树立良好道德观;在馆内张贴管理制度,发放读者手册,定期展开新生入馆教育及知识讲座,引导读者文明入馆,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必要时进行处罚;同时通过图书馆网站、公众号等方式宣传推广,以此提升读者素质。
7.加强馆员管理,一是定期对RFID智能管理系统进行培训,了解其原理,掌握其技术,更好的为读者服务。二是对调整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发挥其专长,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服务水平。三是对馆员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责任意识,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读者。
四、结束语
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应用了RFID技术,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水平和馆员工作效率,提升借阅效率和读者满意度,是现代化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目前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图书馆与厂家紧密合作、沟通研究,从硬件和软件系统上不断完善,才能使RFID技术真正应用于图书馆,真正的实现图书馆智能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杜少华.高校图书馆采用RFID技术遇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兰台内外,2019
[2]龙春芳.物联网时代 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及影响[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倪 燕,蔡灶林.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凌宇飞,周柳丽.论RFID传统应用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新型智慧图书馆的构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
[5]景祥祜,蔡孟欣,戴淑儿,郑世福.图书馆导入RFID的标准与互操作探讨——以香港高校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書馆学报,2009
[6]司敬新.高校图书馆在关怀“大学生弱势群体”中的作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7]卢家利.高校图书馆对校友信息的收集及募捐方法[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
[8]李振东.从图书馆学采访馆员到学科书目馆员——提高高校图书馆图书采选质量的关键之举[A].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9]庄云云.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
[10]陈嘉懿,郭 晶,曲建峰,李 鲍.高校图书馆中的RFID技术应用与展望[J].新世纪图书馆,2012
(作者单位:武警海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