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2020-11-18 03:31何丽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31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创设

何丽

【摘要】创设好的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学生的兴趣从何而来呢?创设恰当、有效的教学情境不失为一种良方。如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更应该摒弃枯燥的说教,通过各种特设情景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自然、由文本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感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适应社会生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学情境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1-049-01

众所周知,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德育方式。作为中学德育重地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并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运用情境探究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一些偏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展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进一步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那么,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创设有价值的教學情境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简要谈这样几点认识:

一、情境创设的要求

1.教师要有高素质

情境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但是创设恰当有效的教学情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实际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更有心,更有智慧。

1.1积极夯实专业知识。“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效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从知识到能力,都是驾驭课堂的基础。一堂生动精彩的课绝非出自一位庸师之手,课堂的创造性往往会闪耀出教师的智慧之光。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才能更准、更远,才能更有深度,这也是学生所崇敬的地方。

1.2善于聆听窗外声音。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倡导师生要善于聆听窗外声音,切不可搞关门教育。如果教师缺乏人生阅历,就难以点燃孩子的人生激情,难以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聆听窗外声音”可以引导师生关心社会,形成多元的价值观;开展“与大师对话”,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大型思想碰撞交流会,则可以培养他们创造的激情和欲望。

1.3学会关注教育对象。初中阶段是人的心理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自身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感知能力,但是这种理解和感知又往往不够清晰和深刻。因此,教师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选取学生关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素材,能够对他们的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2.学生要有好习惯

情境探究式课堂要高效就得将所选创设的情境、情境问题用到实处、分析透彻,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形式表面、走马观花,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辩证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我校实施的高效课堂实验给予我很好的学习实践的机会,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3.材料要有精品质

用于创设课堂情境的材料要精、不要滥。在备课时,要对教材内容认真领会、深度把握,克服那种认为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创设情境的误区。结合教学重难点,创设恰当精妙的教学情境。这一点同时也再次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广阔眼界,教师选取的情境材料要既具有时代性、新颖性,同时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起他们的思维火花,这是课堂情境创设成功的一个关键。

二、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创设故事情境。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所以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走出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误区,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着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设视听情境。思想品德教师应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视听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活跃课堂气氛,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问题情境。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应在问题上下功夫,培养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勇气和毅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激活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并适时创设问题情境,做到精心设计,巧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考,加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自主探究、认知,同时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价值观上有所收获。

三、情境创设要注意的问题

1.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前提,怎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进入探究情境,激发探究“高潮”,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重要,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2.变“节外生枝”为“锦上添花”。情境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一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课可能往往会有很多意料之外,课堂中学生的“出轨”行为或许会打乱教师的教学计划,影响课堂的教学秩序,但是,教师不可有意去回避,而是应该灵活地调整教学转向,不断地捕捉、重组课堂上新生成的这些教学信息,创设新的教学情境。

情因境生,境为情设,达到情与境的统一方为情境。一堂成功的情境探究课绝对不能流于形式,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做到这一点,教师既需要智慧,更要走心。

【参考文献】

[1]赵志卿.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2):146-146.

[2]马小林. 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 考试周刊, 2019, 000(039):129.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道德与法治创设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