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蜀津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逐步推行,三维设计和创意作为其中的一个教学模块,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该课程。本文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准备、课程设置与实施、课程反思几个方面总结了我校开展三维创意课程以来的实践和经验,以期为本教学模块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三维创意设计;校本课程;新课标
2015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新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日常应用,探索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新教育模式”。教育部于2017年底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突出了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其中三维设计与创意模块则作为选择性必修模块之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标准的颁布,三维设计与创意课程逐渐在中小学课堂里开展起来。但在高中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只开设必修课程的相关内容,而选择性必修内容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我校在2017年颁布了《珠海市斗门区和风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以此为契机,我校开展了新课标环境下三维创意设计的校本课程。
一、三维创意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目标
以《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指导,我校结合校本课程开设的实际,开设三维创意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空间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人才。
(二)课程准备
三维创意设计是运用三维建模软件和3D打印机进行三维实体创意设计的课程。三维建模软件种类繁多,常见的有3D Max 、SolidWorks、3D One、123D Design等。我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123D Design作为教学软件,并以计算机教室一间并配备三台桌面式西通3D打印机作为硬件支持。
(三)课程设置与实施
1.课程内容从三个方面进行设置
(1)三维建模模块:初步了解三维创意设计基础知识,包括工作原理、三维作品赏析,让学生领略到3D打印的魅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学习三维建模软件 (123D Design) 的基本操作和工具运用,掌握3D建模方法,为设计3D作品打下软件操作基础。
(2)自由设计模块:根据已经掌握的三维建模方法设计一件自己的作品。学生从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变为运用技能完成个人创新、展现个人思维和设计的过程。
(3)作品实现模块:掌握切片软件MakerWare的基本设置。在这一模块,学生会体验一个作品从三维模型到实体模型的过程,充分体验利用3D打印完成自己的作品所带来的成就感。学生可以展示自己設计的三维作品,讲述在设计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展示其思维过程。
2.课程具体实施
(1)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
(2)时间:每周一课时。
(3)课程安排:
第一课时:三维设计简介、123D Design软件入门基本操作、利用基本几何体进行建模。
第二课时:铅笔、糖葫芦建模。知识点:对象的选择、移动和三维旋转,吸附,多个对象的对齐。
第三课时:奖杯建模。知识点:基本几何体、对象的缩放、智能缩放、对齐和复制。
第四课时:马克杯建模。知识点:对象的抽壳、倒角和圆角,多个对象的分组与解组。
第五课时:葡萄酒杯建模。知识点:多个对象的布尔运算(合并、相减、相交),对象的材质。
第六课时:创意花瓶建模(一)。知识点:草图的绘制(草图圆),放样,环形整列。
第七课时:创意花瓶建模(二),知识点:草图(多段线、样条曲线的使用),利用草图旋转产生三维模型。
第八课时:心形吊坠建模。知识点:草图的绘制(矩形、圆、修剪),构造(拉伸)的使用。拓展:构造(扫掠)的使用介绍。
第九课时:齿轮建模。知识点:草图的绘制(圆、多段线),环形整列,构造(拉伸)。拓展:整列(矩形、环形、路径、镜像)的使用。
第十课时:收纳盒建模。知识点:草图(多段线、矩形整列、草图圆角、修剪),拉伸,扭曲。拓展:修改(压/拉、扭曲、分割实体)的使用。
第十一课时:姓名牌建模。知识点:草图(多段线、偏移、圆角),拉伸,文本的使用。补充:两点圆弧,三点圆弧,延伸。
第十二课时:自由创作,根据已经学习的123D Design软件建模技能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一个最终作品。
第十三课时:建模的实现。学习切片软件MakerWare的基本设置和使用,学习西通3D打印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把三维建模通过3D打印机实现出来。
(四)课程反思
本课程最初是高二年级信息技术课开设的选修课之一,并且实施了两个学期。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较为浓厚,课堂教学初见成效。但随着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实行,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时调整为54课时,所以高二年级今后存在不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可能,于是把本课程的开设和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结合起来。
课程实施过程中,本课程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内课时的多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我校高二年级选修课开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比较紧凑,所以在课时上会适当压缩。例如,在涉及123D草图部分的学习时,由于之前课程已经开设了各类平面设计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Corldraw),并由于平面软件的互通性,所以会适当压缩草图工具的学习和讲解,以三维设计部分作为学习和讲解的重点。另外,第十二课时的自由创作会适当删减,以软件学习为主,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第十三课时建模的实现,则主要通过教师在课余时间把学生的课堂作品打印出来,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来开展。
而在高一年级的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每个学期课时相对宽裕,课程内容可以适当扩展。例如,由于高一年级学生缺乏平面软件基础(如Photoshop、Corldraw),在教学草图的绘制部分的时候,操作上可以讲解得更细致一些,给学生多一些时间来练习操作技巧,如草图中多段线的绘制和Photoshop中的钢笔工具操作。另外,在第十二课时,自由创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课时,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作空间和时间。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项目式教学和小组合作教学贯穿于整个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主要运用于软件学习阶段,每节课给予合适的任务,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个合适的课程评价体系能有效指导并督促学生的学习。在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占比70%),终结性评价为辅(占比30%)。在过程性评价中,主要包含学生的考勤(占比10%)、软件掌握程度(15%)、作业完成情况(20%)、学生的自评互评(10%)、创新性思维的体现(15%)。而终结性评价主要以最终3D创意作品来进行评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可以掌握基本的三维建模,还可以锻炼空间想象力。123D Design可以让学生从6(前、后、左、右、上、下)个视角对物体进行观察,建立物体空间感和各个视角之间的联系。123D Design通过构造命令(包括拉伸、扫掠、旋转、放样)产生三维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面和整体的关系。例如,花瓶建模的过程需要运用旋转建模,这就需要学生想象平面经过旋转会产生什么样的三维实体。另外,本课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利用基本几何体建模过程中,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技巧建立火箭、高铁等三维模型。
本课程主要是面向大部分学生的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深度有限,学生时间有限,所以学生作品尚不足以参加各类竞赛。其次,硬件设备也属于入门级别,打印精细程度有限。我校將会在这两个方面继续加强,争取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晴晴.STEAM教育理念下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小学3D打印课程开发为例[J].中小学电教,2020(04).
[2]贾金元,等.高中3D打印校本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