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结合促进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2020-11-18 08:54陈绍娜
新智慧·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中物理

陈绍娜

【摘 要】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授课会很枯燥,效果不理想。而“行知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各项能力培养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行知结合;高中物理;有效教学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强调在实践中产生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应用于物理教学,即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形成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以“本”为本,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而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又要尽量避免教材对学生的暗示和提醒,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根据操作中出现的现象,寻求其中的原委,进而内化知识,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笔者在学习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不断将该理论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根据“行知结合”理论,从新课的导入、与原有知识经验形成冲突和探究性实验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创新能力做简单介绍。

一、行在前,无痕迹引入新課,激发学生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将化为灰烬。”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新课引入时,教师要注意动手在前,通过小实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欲与知不得,欲罢不能”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诱导学生去猜想,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集中注意力,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新课导入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笔者拿了几张一元纸币,并且说:今天老师大方一次,我从这个地方释放这一块钱,你们的手放在这个地方,谁能用两个手指夹住这张纸币,这张钱就给谁。学生信心满满地一个个尝试,最终发现没有一个可以夹住的。为什么会夹不住呢?学生很懊恼,就差一点就夹住了。而实际上,根据人反应时间的长度,通过计算物体下落速度与高度的大小关系,在这个位置,学生是不可能夹住的。用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可以使知识的呈现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再如,在讲《超重与失重》这节课之前,笔者搬了一个体重计进班里,几个学生挤着等候称体重。一个学生说,“别挤,你一碰我就不准了。”

到上课时,笔者就问这位学生,“刚才我听到你说,一碰你就不准了,你能说说,你怎么知道不准了。”

“我看到指针在摆动。所以不准了。”“那你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碰你会使指针摆动呢?”从生活中简单的例子入手,引入新课,可以做到无痕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接着,笔者让学生用桌子上的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学生在测的时候也都是在钩码静止的时候读数,而不是在钩码上下跳动时读数。在上下跳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忽大忽小,这样可以自然地引入“超重”和“失重”的定义。

二、行知结合,当实验现象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冲突时,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而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大都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之后出现的现象,如空气阻力的影响等。在高中阶段,由于知识内容的局限性,我们研究物理问题时,一般会忽略一些次要因素,去研究物体的本质,因而会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产生一些冲突,但正是这些冲突,会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更感兴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这节课时,笔者将抽成真空的“钱毛管”拿到教室里,让学生观察羽毛和铁片同时落地,这与生活经验“轻的物体落地慢,重的物体落地快”产生了矛盾。有学生提出,生活中,物体在下落时会受到空气流动的影响,而羽毛比较轻,惯性小,运动状态容易被改变,因此,下落得比较慢。用钱毛管做实验时,空气不再流动,因此会同时下落。是不是因为空气流动的影响呢?笔者于是将阀门打开,让空气进入到钱毛管中。钱毛管是一个封闭的空间,空气流动几乎可以忽略。再做实验时,两物体不再同时下落,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并不是因为空气的流动,而是因为两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不同,使得一个物体下落得快一个物体下落得慢。

又如,一瓶水,下面用针扎一小孔,根据初中学过的液体压强的知识,大多数学生认为,由于水对小孔的压力,水会流出来。上课之前,笔者将每个矿泉水瓶里装满水,盖上盖子,在下面扎几个孔,发现水并没有流出来。学生都知道大气压可以支撑10.3米高的水柱,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所以水不会流出来。如果将盖子拧开,水就会流出来。这时,笔者将拧开盖子的水瓶直接从讲台上扔到教室后面,发现瓶子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滴水不漏。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中。

三、行知结合,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前,对于比较大的探究性实验课题,大多数教师采用先讲实验,然后再做实验,变“探究性实验”为“验证性实验”,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避免了学生进入实验室后无从下手的尴尬,另一方面,先讲实验,学生再有针对性地去做实验,课堂会比较有序。然而这种方法,学生对实验的印象不深刻,很快就会遗忘实验内容。正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一句醒目的格言所写的,“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然而,如果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鼓励,则当他们完成一个实验之后,收获到的知识比讲实验要多很多。

例如,在高中阶段经典的探究性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课上,笔者首先先让学生猜想,“你认为物体的加速度和那些因素有关?”学生回答:“质量,受的合外力。”笔者说:那你想办法先定性地验证一下是不是跟这两个因素有关。”学生就拿一个小车,通过用力拉和轻轻的拉,发现小车两次的加速度明显不同,说明加速度和力正相关;拿一个带有配重的小车与不带配重的小车用差不多相同的力来拉,发现质量大的小车的加速度小很多,说明加速度和质量是负相关。那从定量上如何来探究他们的关系呢?学生根据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已经知道该实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上课之前,实验员将可能需要的实验器材摆放在实验台上,让学生根据需要,自己取实验器材,而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就可以看到学生对“力相等的情况下,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学生形成一个过程性评价。实验器材安装完成之后,“平衡摩擦力”这一步的操作也可以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后,在实验操作完成后进行数据处理。在完成“a-F”图像时,大多数学生得到的图像是不过原点的,且随着F的增大,图像不再是直线,而是向下弯,与教材中图像形状不相同。学生针对这一不同再进行思考,分析误差形成的原因。在完成“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a-1/M图像”而不是“a-M图像”。

该实验之所以经典,在于选择实验工具、进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图像、进行误差分析等各个环节,都能引发学生思考,在整个过程中都可以形成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完成实验操作之后,再去做有关的练习题目,会比先讲再做轻松许多。并且这个实验会对后面课程《牛顿第二定律》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的学习产生很大帮助。

四、行知结合,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創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现阶段,社会日益进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运用陶行知先生“行知结合”理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物理的创新能力不仅仅表现在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现象,解释其物理规律,还在于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在课外时间里,可以开放实验室,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给学生一个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示自己的个性,从而慢慢培养学生进入创造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例如,在学完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一知识点之后,学生把自己的小台灯拆下来,将发光二极管接在干电池的两端,发现确实是单向导通的。在学完《变压器》这一节之后,有几个学生到实验室借了导线、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做一个小的变压器,并且测出了变压后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而这显然与理想变压器得出的结论会有差别。学生还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出现差别的原因。

五、结语

“行以求知知更行”,现阶段的教学中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要更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探究能力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时,要做到“做上教”“做上学”“教学做合一”,实现知识表征的生动性,促进知识的内化,增强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陶行知.行是知之始,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郑雪芬.从“知行知”到“行知行”谈起——信息技术教学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4(04).

[3]李宝银.高中物理“探索在前,教材在后”的教学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0).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