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就这么灿烂 之数字与俗语的碰撞

2020-11-18 03:31
关键词:晋军竿子苏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语言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继承发展、博大精深的语言宝库,俗语就是其中一件瑰宝。不知道各位同学有没有发现,在不计其数的俗语当中,有许多和数字有关的,比如,为什么“一问只能三不知”?怎么才算“八竿子打不着”……本期,就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些与数字有关的俗语吧!

一、一问“三不知”

一问“三不知”这个词,最早出自 《左传》。公元前 468 年,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临近的小国郑国。齐国怕晋国胜利后国力太过强大, 就派大夫陈成子带兵援郑。大军赶往战场的路上,有个名叫荀寅的将士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来的人告诉我,晋军打算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国的军队全部消灭!”没想到,陈成子听罢不仅没有慌张地撤兵,反倒对他大发雷霆:“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也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一千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现在竟然讲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

荀寅自知失言,于是感慨道: “君子之谋也,始中终皆举止,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聪明人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 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 然后才向上报告,而我什么都没搞清楚就上报了,反而把事情弄糟了。后来,人们就用“三不知”表示对事情一无所知,而所谓“三不知”, 即不知道事情的开始、发展和结果。

二、“八竿子打不着”

就是指关系疏远,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它出自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但也有说来自于台球运动,是说打八杆子也击不到的距离,比喻很远;还有说“八”在这里是一个虚数,并非实指;第三种说法是为“扒杆子”打不着之误。就是扒着杆子也够不着,“扒”是动词而不是数词八九十的意思。八竿子还有一种解释是放风干肉用的竿子,因为竿子很长所以用来形容关系疏远。

三、“八字还没一撇”

人们在说事情还没有眉目时,常常会说“八字还没一撇”,追根溯源,这句俗语是来自一个历史典故。

南宋理学家朱熹 《与刘子澄书》一文云:“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但人自不领会,却向外狂走耳。”就是说,通向圣贤的大门早已敞开,可是人们并不领会,不但不进去,反而朝外走。

因“八”字形似两扇门,朱熹在這里以“八”喻门,很是形象,俗语“八字没有一撇”即源于此。所谓“八字没有一撇”本意是指没门,和我们常说的“没门儿”一样,后来便演变为用来指事情还没眉目,早着呢。

四、“不管三七二十一”

最早出处在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

而后又有典故如此,当时苏秦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主张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苏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如意算盘,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能达到出三个男子当兵。这里有各种情况,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只是老弱病残,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

谓三七相乘之积为不祥之故,最早可能是谶纬家、阴阳家的用语说法。《汉书》载,路温舒的祖父就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三国时代的陈琳作《神女赋》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话,太平天国发布《奉天讨胡檄》也有“三七之娇运告终”的话。后来,人们把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的贬义词相传,并在含意上有所扩展,成了不顾背景和前提,不认清形势局面,不顾条件与可能,不问是非曲直,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过程与后果,一味胡干、蛮干、愣大头的同义语。但是,此说也不尽然,“不管三七二十一”有时也要作褒义词使用。如某人办事有魄力,有办法,不怕困难,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事情做好。这里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赞颂某人有谋略,不怕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的优良工作作风。宝应地区对“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应用非常广泛普遍,使用频率比较高。

相信小朋友们了解完这些有趣的俗语,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祖先用劳动和智慧创造了多么光辉灿烂的语言文明。小朋友们学习完本期小知识后可以向爸爸妈妈讲解一下这些有意思的小俗语呦。

猜你喜欢
晋军竿子苏秦
空军训练营
“晋军”小说中的乡土文化书写
我目睹的经历
短竿用途知多少
小姨妹的惊悚新婚夜:恩人姐夫缘何举起恨的锤?
为什么用二百五骂人?
儿歌解读中华典故
引锥刺股
黄河岸边“晋军”再集结
前倨后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