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芳
摘 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是完善农村多种收入分配方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健全归属明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可以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与生机,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集体产权;改革;探索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18-007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家庭经营收入得到显著提高,但农村集体统一经营的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随着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新一代农村人口已经不甘于农村的束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土地出现荒废现象。加上农村土地每家每户小片经营,种田效率低下,往往难以取得较高的收入,农村很多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耕地荒废现象。目前,土地已不再是农民唯一的经济来源。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土地荒废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农民得到多方面收入。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目标,清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摸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家底;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资格认定,探讨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方案;研究制定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股份合作社选举办法,建立健全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从而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农村集体经济资产改革各项权能的实现,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济收入。
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
2.1 坚持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
充分保障农村村民的权利,尊重村民的选择。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明白改革的目的、意义。坚持村民自愿原则,尊重村民意愿,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解决改革中产生的问题,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2.2 坚持严格程序、依法办事的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依法办事的原则。要把公开、公平、公正精神贯穿于改革工作的始终,改革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经过合法的民主程序。
2.3 坚持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增值、农民增收的原则
把促进农民集体资产增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守住集体资产不被侵蚀、农民利益不被侵犯的底线,明确村民对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具体份额,有效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3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建议
3.1 准备阶段
3.1.1 成立机构
及时成立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确定改革试点计划,制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上报,对改革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各村成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立足本村实际,制订各村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3.1.2 调研培训
有关部门和各村分别组织专门力量,围绕改革工作进行充分调研论证,摸清全镇改革“家底”。分镇、村两个层面,邀请上级部门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对参与改革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分批进行针对性培训。重点学习相关法规、上级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各级干部参与改革、服务改革的能力。
3.1.3 宣传动员
召开有关部门、管区书记和农村支部书记等参加的动员会议,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宣传发动。同时通过广播、宣传标语、走村串户发放《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公开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解答群众疑惑。引导广大村民关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打下基础。
3.2 改革试点推进阶段
3.2.1 动员部署
通过召开会议、发放公开信、印发宣传册、张贴标语以及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把改革的相关政策原原本本地传达给试点村的干部群众,做到家喻户晓。
3.2.2 制订方案
成立试点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制订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包括改革基准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格认定办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方案)。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2/3以上表决通过,并张榜公示。
3.2.3 认定资格
(1)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资格认定工作小组。通过民主商讨、民主决议,研究制订符合本村实际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2/3以上表决通过,并张榜公示。
(2)以户为单位编制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册,初榜公示时间不少于7 d;對于存在异议的,应重新审核,再次张榜公示时间不少于4 d。
(3)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名册以户为单位进行逐户审核。每户户主对自己家庭成员名册进行逐人审核,确认无遗漏、无信息错误后签字。终榜公示时间不少于3 d。终榜公示无异议后,报镇经管站备案。
3.2.4 清产核资
(1)成立由镇、管区、村三级人员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组,按照镇有关要求制定清产核资方案,报镇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审核后组织实施。
(2)村清产核资工作组对村集体各类资产进行全面逐项清理核实,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如片荒、坑塘、文化广场、村服务室等进行实地测量,按照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3种类型编制清产核资明细表。在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监督委员会没有异议并经清产核资报镇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初审后,向全体村民公示。
(3)公示没有异议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监督委员会确认清产核资结果。如有需要,可按有关规定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清产核资结果需报镇经管站备案。
3.2.5 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
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方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小组提议,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产生。集体经济组织资产除依法承包到户实行家庭经营的耕地外,其余资产实行到户记录。明确集体资产按股分配,股权量化到人,明确股权。
3.2.6 村集体资产股权设置
股权设置原则上只设个人股,不设集体股。鼓励各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探索创新股权设置办法。
3.2.7 股权管理
以户为单位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放股权证书,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股份、享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的有效证据。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采取一次性量化股权,不随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口增加或减少而变动。
3.2.8 建章立制
股权确定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本村实际制定适合本村相应的股份经济合作组织章程,建立健全股东大会、理事会(董事会)、监事会,拟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选举办法。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初期,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经选举可兼任理事长、监事长。待条件成熟后,应积极探索“政经分设”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进一步理顺集体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
3.2.9 归档备案
完成改制的集体经济组织要认真做好有关档案的规范整理,同时将改制的方案、清产核资结果等相关资料提交镇经管站备案。
4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4.1 统一思想认识
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应树立统一思想、一致认识,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发展,凝聚共识,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强大改革合力。
4.2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镇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负责同志为副组长、相关部门同志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具体措施。
4.3 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发揮各类媒体的作用,加强改革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不断强化广大村民的主体意识、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努力营造全镇上下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浓厚氛围。
5 结束语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要总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中的经验。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践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借鉴先进地区的实效性经验,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积极探索适合本镇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方案、措施。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程。在基础好的村首批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总结工作经验。树立典型村,利用典型村的工作经验带动基础差的村,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要多方面、全因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农民自愿、民主的基础上开展产权制度改革,使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集体资产股权,实现还权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保产权制度改革科学、有序开展。
(编辑:季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