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法 韩佩
摘要: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根本与表层两大层面的问题,前者是关乎思政课本身认知与价值的问题,后者是思政课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局部性、阶段性的问题。根本问题决定着表层问题,表层问题又往往关涉着根本问题。有效解决思政课教学问题表里层面的症结,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共生、共建、共享理念下的思政课教学机制,扭转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失衡现象。
关键词:共生;共建;共享;思政课教学
基金项目:广东理工学院2018年校级科技项目“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编号:GKJ2018026)的阶段性成果。
思政课教学中存在根本与表层两大层面的问题,前者是关乎思政课本身认知与价值的问题,后者是思政课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局部性、阶段性的问题。根本问题决定着表层问题,表层问题又往往关涉着根本问题。有效解决思政课教学问题表里层面的症结,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探索共建共享理念下的思政课“共生”教学机制。
一、 当前思政教学中存在问题之反思
思政课作为我国各大高校的公共必修课,其核心价值与目标为“立德树人”。这一定位本来是自然契合“人之为人”“学以成人”的根本发展方向。然而,现实中人们由于对“功利主义”的偏执追求与理解,使得大家关于“人”的意义的理解呈现出扁平化、狭隘化的特征。这种风气反映在高等教育上,就表现为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乃至于对具体课程的重视标准为“有用”、“无用”,更直接地讲就是看能否增进自己现实的财富。由此,思政课作为一门极为重要的必修课反而被误解为边缘性学科。立足这一理论视域,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便可以得到更深层次的审视。
根本问题——认清思政课的“无用之用”
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关于“思政课”本身内涵、目的、根本价值等的认知、认可问题。提及“思政课”,我们惯常会从“什么是思政课”与“思政课是什么”两个方向切入。前一个问题根本涉及到的是“思政课”的定义内涵及核心价值、核心目标;后一个问题主要指的是现实中存在的历史生成的思政课形态、样态。前者是指“思政课”的理想形式,后者是指“思政课”的现实样式。这两大问题相关而又有所区别。
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往往与对“何为思政课”“思政课为何”的认识偏差密不可分。思政课的核心价值与根本目的在于“立德树人”。这种价值的“有用之用”“无用无用”是需要加以澄清的。从个人层面上来说,思政课不会像专业技能类课程那样成为增进我们物质财富的某种直接手段与工具,就这方面而言,它是無用的;但是,“立德树人”却又涉及到“人之为人”“学以成人”的一系列生命之问的终极关怀,是指向人生幸福的必要修养课程,就这方面,它又具有“无用之用”。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思政课不是主要指向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标准)的课程,就此一点它是“无用”的;然而,它又是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保障经济基础、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剂,就此而言,它又是每个社会形态中所不可或缺的方面,又具有“无用之用”。
现实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对“思政课”的误读误解或多或少都与无法准确认知这种立德树人意义上的“无用之用”相关。从而,该课程得不到某些师生足够高的重视,看不到自身课程的真正价值,进而也往往忽视这门“无用之用”的“公共必修课”。
简言之,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当恰当定位自身价值,树立“无用之用、是为大用”的意识。要运用辩证法的方法,既不让之偏向功利化,又不使之沦于虚无化。
表层问题——优化思政课的教学过程
区别于思政课教学的根本问题,其表层问题是指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教学策略、方法不当以及相伴随的参与度低、互动性差、实效性弱等问题。如教师方面的问题有: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互动环节少、师生沟通少、一言堂、独角戏等。学生方面的问题有:思想不重视,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差以及相伴随的迟到、旷课、低头族、上课玩手机等现象。
关于以上问题,学界并非没有注意到,众多学者也从不同视角及维度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如在教学目标上从往常偏重工具理性的训练到注重价值理性的培养,教学策略上借助新的信息技术与手段,丰富教学方法,增进师生沟通与互动,不断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方案。切实而言,很多探索是相当富有成效的。但是,“思政课是什么”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教学活动又相当地富有个体性的特征。我们亟待将思政教学的局部环节的有效经验整合成一个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策略的完整链条的理论与实践机制。当然,教学机制并不是单一的、唯一的,但至少是融贯教学过程始终的。
二、问题解决之新视域——共生、共建、共享
思政课的实效性最深层的在于价值认同。要达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关键在于要在“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上达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这里强调的“德”和“人”的意义并非纯粹抽象意义上的,而是有其社会性历史性内涵。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两大根本问题上达成某种共识,正是基于我们共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生活境域。这种历史传统和现实境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是在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大学生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统而言之,大学思政课是关乎大学生立足当代面向未来所产生的一系列“青春之问”、“中国之问”的重要课程。
树立教学理念上的“共生”意识
“立德树人”作为思政教学的核心价值目标,单纯从教材或以教师宣讲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这种僵化外在的教学方式从现实效果上来讲并不理想。通过对思政课多方面的现实调查可知,很多大学生都把思政教学当成了意识形态的直接灌输,这就是对“思政课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现实回应。我们应当从“思政课是什么”这一现实状况返回到“什么是思政课”这一根本出发点,重新开启“思政课是什么”的新路径。“思政课”是一门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注重价值观教育的课程,但这种价值观教育是立足于教学共同体本位的价值“共生”过程。
教学理念与过程的“共生”性,其实是立足人生在世的“当下境域”呼唤价值观教育的“内生”性,真正让师生领悟到我们共同探索和坚守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内在地契合于我们当下境域的心灵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当下境域中相互“启发”而自我开出的美丽花朵。同时,要明确的是,虽然作为教学成果的“价值观”是教学过程中“共生”的,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仍然是有所区分的。“共生”过程师生互动发生双向影响,但“教师”角色之所以位于“学生”角色之前,在于其在世经验与理论积淀整体上是优于学生的,所以在教学中应当承担更多的教学责任。“教学相长”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两者并不冲突。
简言之,师生应当立足于共同的时代现实境域,在“教学”中,实现目标价值的共同体认与生发成长。
(二)贯彻教学过程上的“共建、共享”理念
要想达到这一教学“共生”的目标,必须在思政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上注重“共建、共享”。
目前,“共建、共享”理念在思政教学上的运用仍旧停留于校际、校企等宏观主体间的教学资源上。这固然为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支撑,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共建、共享”理念的运用也可以是微观方面的。例如,思政课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等的实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往往是教师备课、学生听讲,而其实际效果很可能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各行其是”,学生对课程缺乏足够准备,师生之间难免缺乏有效沟通,学生對教学成果缺乏有效认同。但是,共建、共享的思政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就某个主题、某个案例进行共同备课或小组备课,进而师生带着各自的备课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有机生成与共同成长。从实际情况来看,辩论赛、主题会讲等形式往往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其实这正体现了“共生、共建、共享”的教学理念。然而,这些方式并非思政课的常态教学手段。而“共生、共建、共享”的思政课常态教学正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其二,共建共享理念也不仅仅限于资源方面。“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包括高校自身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上,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都已投入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压力。”[1]共建共享思政教学资源有其现实需要与积极意义。“思政课专职教师需要在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打造思政课课程群平台,实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共享,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2]思政教学应当汇聚师生的共同智慧,合力生成教学过程,它既包括对资源搜集,更包括对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多样化整合方式,而这种整合过程往往蕴含了教学的更多内涵。
共建、共享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时刻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抓大放小、避轻就重、变“灌输”为“引导”。教师做最主要的事情,把学生能做的事情留给学生自己,引导学生真正转变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思政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关系。共生、共建、共享的理念与机制是针对传统思政教学中教重学轻、师重生轻等现象的一种新的教学探索。我们要真正面对的问题是一场教学领域中的“哥白尼式革命”,力图从教学理念的转变去扭转思政教学中的主体失衡现象。
参考文献
[1]钱结海.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建设[J].滁州学院学报,2013(03):92.
[2]周祎、王维江.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大学精神与立德树人——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8(26)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