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贞 陈春娜 梁小棠
摘 要 微课以小视频的形式对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短小且完整”,单个微课内容单薄,微课之间缺乏连贯,难以起到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教学目标。针对这种现象,应依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小学数学的学习规律,将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发挥视频激发学生兴趣的优点,形成关联化和体系化的小学数学系列微课,并在教学时优化学习任务、教学流程和课堂评价,使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有序、有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系列微课 学习者责任
随着线上课程的开展,微课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强调形式“微小”、内容交互的同时,更应注重对于学生认知特点、教材编排特点、知识学习规律的研发。笔者立足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对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依据视频编辑的特点,遵循小学数学的学习规律,将这四个方面进行关联化和体系化,设计形成了小学数学系列微课。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系列微课不仅能使学生实现精准化个性学习,而且避免了内容上知识点零碎、微课之间缺乏联系的现象的出现。
一、围绕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设计系列微课
小学微课必须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和数学学科特点来进行整体性设计。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去设计系列微课。
1.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原则选定微知识点
系统性原则是指拆解、合并的小系列微课要覆盖新知识的教学重点,根据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教学的内容自成系列。
科学性原则是指:一是知识点的划分要相对独立。各个知识点有知识的内容及边界,是一个明确的知识内容,知识点之间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要有过多的交集,各个微课新授的知识不相同,避免学生重复学习。二是方便学习。知识点的排列顺序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顺序,由浅到深,层层递进,方便学生理解,可参考课文中知识点出现的顺序确定知识点的排列顺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按以下两个步骤开展。
(1) 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设计,特别是核心知识的提炼,简单来说就是要确定好知识的重点。知识的重点是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基本知识点,是教学主要的针对点,要把在新授内容的知识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的知识点确定为重点。
(2)拆分、合并教学重点,形成3个左右的微知识点
把所有筛选出来的教学重点进行整合、提炼,设计成几个用于制作微课的微知识点。所谓的微知识点,从课程教学的层面来看,可认为是从教学内容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一定独立性、完整性的知识结构[1]。微知识点是微课的教学内容,每个微知识点对应着一个微课,微知识点要覆盖教学的重点,考虑到要当堂完成学习任务,微知识点数量不能过多,一般3个左右比较合适,每个微知识点录制成的微课时长一般不要超过3分钟。
如人教版六年级小学《数学》“圆的认识”一课,教材以归纳的方式安排知识点的呈现,一共有9个知识点,对它们要根据必要性进行筛选,保留其中的7个知识点(教学重点),并按演绎的方式进行合并和排列,得到“什么是圆”“圆规画圆”“圆的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三个有逻辑顺序的、按演绎的方法排列的微知识点,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基本内容,如图1所示,方框表示教材中的知识点,实线箭头表示教材中出现的顺序,圆框表示经过筛选、拆分、合并、排列后的三个微知识点,虚线表示每个微知识点合并的教学重点。
2.根据“三三”简化原则制作微课
“三三”简化原则强调小系列微课的“小”,一是系列小,二是时间短。这样可以保证制作的微课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一般40分钟)内实现二次甚至多次学习的要求。
例如,“圆的认识”一课,经过知识点的提取、筛选、小系列化设计,“圆的认识”一课共设计了以下三个微课组成的小系列微课(见表1)。
二、优化导入、讲授与评价环节,实施系列微课
小学数学系列微课将以微课的形式播放知识点,强调的是学习者的责任。
1.学习任务分层,保证系列微课实施的有效
将系列微课在课堂上的教学任务进行分层,引导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进行二次学习,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能进行拓展学习,使系列微课有效实施。
课堂教学任务可以按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进行划分,相应的练习题目可称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每个知识点都配套必做题和选做题,教师播放第一次微课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必做题,完成必做题的学生可以做选做题,没完成必做题的学生不能做选做题,必须再看一遍微课进行二次学习,学习后继续回头做必做题。为了确保学生真正学会,做必做题的过程必须独立完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主决定学习的次数。
2.教学流程定时,保证系列微课实施的有序
学习任务分层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同时开展差异化的学习。为避免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必须将教学流程进行定时,使用微课进行学习的串接,分配好时间,设计好步骤,保证系列微课有序实施。
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上,可以围绕着三个微课设计三关进行学习及突破,每一关的时间限定为10分钟,这个时间包括三个小任务:统一的学习(看微课)、课堂练习时间(必做题)、二次学习或者拓展训练(选做题)的时间,除了第一个任务——统一播放微课时间是固定的外,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但每一关总的时间是固定的,每一关时间到了之后就必须统一进入下一关的学习及挑战,保证微课学习的同步推进,完成总体的任务。
3.互动评价衔接,保证系列微课实施的有趣
鉴于小学生持续注意力时间短,一是通过游戏化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体会深度学习后的快乐;二是让学生通过评价,判断自己学习的程度,逐渐形成在系列微课的指引下自我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上,可以设计如下闯关游戏,共设三关,每关针对一个知识点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微课,游戏规则如下:
每一关都有三个题目,这三个题目的难度系数分别是“★、★★、★★★”,每正确完成一道題,都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智慧星颗数,闯关后由组长统一登记在登分卡上。
“★、★★”为必做题,要求全班同学都必须独立完成,不会做必做题的同学不能做选做题,必须再看一次视频,然后重新做必做题。
“★★★”是选做题,必做题能做出来的学生才能做选做题,正确完成选做题的同学,最后可以用平板进行终极闯关,而且还有机会当上“小老师”,为全班同学讲解“★★★”的解题方法。
全部闯关结束后,奖励“智慧星总颗数超过15颗”“小测试满分”以及“智慧星总颗数最多的小组”免做本次课后作业。
本例的评价设计有三个优点:一是评价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覆盖了基本的学习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采用了表现性评价,让学得好的学生充当小老师,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其互助学习;三是较好地设计了奖励的规则,通过奖励本节课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免做本次作业的方式,既避免了学生重复练习,又激发了他们达成目标的积极性,增强了其荣誉感。
参考文献
[1] 李宏贞.以学为导向的微课设计框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1-2).
[2]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第4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