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张文静 李琳竹
摘 要 课堂场基于师生、依靠师生、在师生中产生。积极课堂场能激起学生高强度的学习需要,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身份是“场能量”的发现者、研究者与探索者。积极课堂场的特征表现为教师教学展现独特魅力,学生学习释放天然活力,活动过程呈现持久磁力,课堂体验具有无限魅力。学校教学中可以通过培育课堂时空向往感、满足课堂设计期待感、营造班级团队归属感、提升学习结果成就感等策略生成积极课堂场。
关键词 课堂场 生成 课堂
一、课堂场及其功能
根据物理学的定义,“场”是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施加影响,二者间产生相互作用。例如电磁场中的带电粒子会受到电磁力的影响,在引力场中任何物体均会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场”的概念也同样存在于课堂中,课堂中的每个学生就像是一个个带电的“粒子”,教师在课堂中塑造的氛围便为“场”,学生受“场”的作用成为课堂中的一分子并发挥自身能量, 从而产生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产生的“场能量”使教学主体实现“质”的升级──思想、情感、意志等因素得到整体提升,这种理想的效应即为课堂中的“场效应”[1]。师生双方在课堂上营造出的“场效应”能激起学生高强度的学习需要,教师及时高效地利用这种需要可将其成功转换为学生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获得长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收获真正的快乐。
“场效应”下的课堂,教师的一切活动能够基于学生、为了学生,而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身份是课堂的发现者、研究者与探索者。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更大限度地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而这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又能反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周而复始形成良性课堂生态循环。
二、积极课堂场的表现特征
1.教师教学展现独特魅力
(1)展现良好的教学仪态
教学仪态是指教师的仪容仪表,包含内外两个方面。外部表现在教师的外在形象,如衣着打扮、行为举止、面部情态等,内在表现为教师的思想态度、道德情操、文化修养等。就外部而言,具备良好教学仪态的教师的衣着符合职业特点,肢体动作优美稳定,面部表情自然亲切;就内在而言,具有良好仪态的教师文化积淀丰厚、学识广博。良好仪态之教师,外部视觉与内在气质完美融合,给学生“如沐春风”般的享受。
(2)彰显非凡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原理与美学标准,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开展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教学活动。每门学科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理论性知识,这部分知识的困难度与枯燥度难以消除。具备丰富教学艺术的教师在课堂中总能将枯燥乏味的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3)呈现独特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是指有经验的教师在长期教学探索中总结形成的,具有成效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2]。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尽相同,教师只有根据自身优势与特点“审时度势”,才能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现教师独特魅力。
2.学生学习释放天然活力
(1)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踊跃参与学习活动是指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敏捷、全情投入,如积极踊跃地进行思考,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这样的课堂表现为: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投入高强度的有意注意,充分调动个体思维的勤奋性、集中性、敏捷性进行思考;课堂形成鼓励发言、无惧表达的和谐氛围,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活动,释放天然活力。
(2)激发合作共享
竞争模式下学生或团队间是相互对抗比拼的状态,合作模式下的学生或团队间是交流共享与协作共进的状态。两者看似冲突,但并非水火不容。充分释放学生学习天然活力的课堂表现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以竞争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合作共享中齐头并进。
(3)展现精神状态
精神状态是指人内在气质的外化表现,是由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力。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衡量课堂是否具有积极“课堂场”的重要指标。学生精神状态昂扬向上表现为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环节、形成良好合作竞争关系、在课堂学习中得到获得感、热爱并享受课堂。
3.活动过程呈现持久磁力
(1)过程设计疏密有致
过程设计疏密有致是指有节奏的课堂会呈现疏密相间的波浪结构,密的地方快锤敲打,进度快,讲解浅,疏的地方和风吹拂,进度慢,分析深。疏密有致的过程设计表现为教师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对于教学重点、难点宜“疏”设计,進行深度讲解,并且合理预设学习跨度,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思索回味,练习巩固;对于简单内容则加大密度,跳跃讲读,引导学生自读,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活动内容联系生活
活动内容联系生活是指活动内容在设计上应具备很强的应用性,能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活动内容联系生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另一方面又能构建起新知与原有知识结构间的桥梁,学生不仅能通过实际生活理解知识,又能将新知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与创新的能力。
(3)活动形式新颖有趣
呈现活动内容时,应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活动形式不能单单依赖言语与记忆,还要充分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等活动形式。新颖有趣的活动形式往往能对活动内容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活动过程,表现为推陈出新、寓教于乐。
(4)活动推进难度适中
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任何活动都有某种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水平过高都会导致活动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的兴致不同而改变。若活动难度过高,学生完成度低下,会产生厌烦、畏惧等负面心理;若活动难度过低,学生无法产生成就感,学习兴致便会降低;而适中的活动难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维持其完成活动的欲望,又可以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4.课堂体验具有无限魔力
(1)学生孜孜以求
学生孜孜以求是指学生在了解、学习、领会与把握新知识和学科技能时拥有高强度的努力意愿,并保持高持久度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倾向。当面对课堂之外的刺激物时,学生能根据兴趣、求知欲、课堂规则等因素指向性地选择课堂学习,而不理睬其他的刺激物;学生对课堂各环节的进展反应灵敏、全员参与。这种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展现出浓厚的求知欲望,令人体会到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2)教师全情投入
教师全情投入是指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课前精心准备,设计出独特新颖、内容充实、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课上尽情演绎,与学生倾情互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完美把握课堂走向,展现卓越的教学技能;课后及时反思,善于分析,正视问题,形成终身学习观,向研究型教师迈进。教师全情投入的课堂展现出井然有序、节奏鲜明、波浪式前进的特点,让人体会到教学的无穷美感,感受到课堂的无限魅力。
三、积极课堂场的生成策略
1.培育课堂时空向往感
(1)优良适宜的课堂物理环境
课堂中的物理因素主要指教室中的光线、温度、噪音等。优良合适的课堂物理环境能使学生感到舒适,产生安全感,从外部产生天然的向往。打造优良合适的课堂物理环境应该使教室光亮适中;教室中的温度应根据天气与季节进行适当调整,使学生在冷暖适宜的环境中心无旁骛地学习;教室中尽量避免出现噪声,营造肃静的环境让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
(2)大方自然的教师仪态
课堂时空的向心力很大程度上受课堂主导者——教师的影响,教师具备大方自然的仪态,能使学生产生“近师感”,对教师和课堂产生向往。首先,教师的仪容仪表要符合职业特点,具备一定的审美取向,又不过于标新立异;其次,教师要举止大方、表情自然,流露出真情实感,将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呈现于课堂之上。
(3)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有的教师课前带领学生们背古诗、唱歌谣,以休闲轻松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的教师事先安排学生收集图片、描绘花草、手工制作等,课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营造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4)和谐共生的课堂互动
良好的师生互动是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润滑剂。课堂互动激活师生间的双边关系,知识流从单向变为双向。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其注意行为必然会带动脑力思考。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互动型课堂上不再是一味地“鸭子听雷”,而是积极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情况检验教学效果。
2.满足课堂设计期待感
(1)新颖别致的课前导入设计
精彩的导入设计不仅在上课之初就为整节课打下了良好的根基,还能够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因素合理创新地运用情境、游戏等导入方式,既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又能使得学生对未学之内容产生期待感。
(2)环环相扣的教学程序设计
紧密的教学程序是成功课堂不可缺少的要素。因为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串联着本节课的知识点,而知识点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比如有的课堂教学程序分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目标、分组学习、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展示成果、反馈检测、总结拓展。各个步骤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谁也不可或缺。
(3)动态变化的课堂组织设计
课堂组织是师生在相互依存中共同完成任务的流程,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它是教学活动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连续展开的程序结构。要建立积极的课堂场,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难易程度,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使课堂呈现动态变化之势、异彩纷呈之态。
(4)先进适度的信息技术辅助
新时代的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让学生产生期待感。例如将直观型与抽象型媒体结合,利用视频、音频、PPT等技术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知识。
3.营造班级团队归属感
(1)全纳关怀, 营造“家庭”氛围
班级归属感是指学生能够把自己当成班级和学校中的一员、能够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及与他人融为一个整体的一种情感[3]。班级里每个成员的心理状态、道德标准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着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通过全纳关怀的方式让学生对学校、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教师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对需要帮助的学生及时予以帮助,使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只有这样,班级成员才会热爱学校和班级,课堂才有动力和活力。
(2)主动参与,争做班级主人
首先,管理职位全覆盖。在班级中除设置班级日常管理的职位之外,还要根据班级需要和学生特点增设新的职位。其次,班委选举全自主。实行全透明的公开选举模式,由班级同学自由投票选举出班委成员。再次,事务监督全纳入。全班非班委学生轮流担任监督官,随时监督班委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最后,要经常在班级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扩大交际范围,增强班级凝聚力,打造班集体的共同记忆。
4.提升学习结果成就感
(1)激发兴趣,提升成就感
此策略是指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感。观察发现,许多优秀教师都喜欢用新奇的导入引出学习内容,在课堂中采用游戏或设疑等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全员参与,提升成就感
此策略是指教师开发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同时提高活动吸引力,以提升其学习成就感。优秀教师往往会设计衔接紧密的教学流程,环环相扣,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几乎不留“真空期”。
(3)开发潜能,提升成就感
此策略是指教师观察学生的优点,通过谈话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并不断开发其潜能,以提高学习能力和成绩,提升其学习成就感。观察中发现,开发潜能是教师常用的提升学生成就感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浩.构建有效教学“场”充分发挥“场”效应——实施“有效教学”的新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2(20).
[2]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M].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 姬海寧,陈海德.中小学生班级归属感培养途径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