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英 林莉莉 曾金艳 闫 莉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无锡 214028)
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实践教学的大部分任务,是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场所。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基础设施与运行状况直接反映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其开发与建设的成功与否,是职业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共享,既是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有利于教师在共享实训室过程中提升教学能力。本文以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健康管理实训基地为例,围绕建立共享体系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进行实践研究。
实训基地要共享首先要共享实训室,实训室不仅仅是作为某一门课程课堂实践的场所,更应是学生课后实践练习、拓展、服务校内师生的实际工作场所。目前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作为课堂实践场所共享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2](1)实训基地作为一个专业或一个专业群的实践重要场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职业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大多停留在一个实训室仅属于一门课程使用,如该课程实践学时不多,则大部分时间实训室无人使用,造成利用率过低、教学资源浪费现象。(2)实训室建立的初衷是为了满足相关课程中的实训项目,但部分院校因办学条件限制并未扩大实训室的规模,以致实训资源显得匮乏,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实训。(3)实训室的归属与管理问题阻挠实训室的共享,因管理机制的限制,一个实训室或实训基地的部分区域归属于一个管理人员,或者手续繁锁或其他原因,存在主动或被动不共享的现况。以上问题均凸显出共享实训室是必要的、必需的,在共享实训室作为课程教学的同时,更应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应用课堂理论于实践,服务校内师生。
实训基地建设遵循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律,按照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促进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我校在实现实训基地共享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有效共享联合管理机制。我校健康管理实训基地服务于康复保健专业群,学校成立康复保健专业群指导委员会,从实训室设计布局、专业建设到专业群发展,进行论证调研,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系部、专业群教师团队共同联合协同管理的运行机制。
(2)营造企业环境共享职场氛围。实训场地融合企业管理理念、渗透企业管理文化,实训场地营造职场环境,校企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引入企业导师制进行全员育人,在实训基地的模拟职业环境中,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3)互联网+实训基地平台建立与应用。利用校内实训资源数据搭建物质资源的共享平台,开放实训设备、实训耗材等资源,全面调配实训基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教师可以调配利用全校实训资源为教学服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及重复建设。利用实训室管理平台进行实训室使用预约登记,调配全校所有实训室供教学使用,不再出现实训课冲突,需要课外补课或调整授课计划的现象。
(4)建立校内实训室共享服务机制。健康管理实训基地不仅仅服务于康复保健专业群的教学,利用基地设备进行校内师生的健康管理服务,才能更好体现实训设备的最大优化利用,才能真正体现工学结合,发展职业技能。成立学生服务团体,由企业导师指导、校内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完成服务实施,建立“企业导师-教师-学生”服务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全校师生体质测试、心肺功能、血管机能、中医体质辩识等健康信息采集,建立师生健康管理档案,评估健康风险,制定健康处方,跟踪健康信息变化,行成闭环健康管理。在校内服务过程中学生体会职业成就感,调动学生主动进行实训基地共享服务的热情,也为企业选送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的积极性。
(5)建立实训基地共享师资管理机制。在学校原有教师考核办法基础上,组织共享实训基地教师定期培训,利用共享资源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较好地发挥管理考核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健康管理实训基地共享体系构建以来,2016 级健康管理专业学生(40 人)在健康管理师资团队带领下,于2019年对护理系教师进行体适能、心肺功能、血管机能及中医体质辩识等项目的健康信息采集。数据全部录入健康管理系统,形成健康档案。学生随机分组,4 人一组,教师将健康档案信息进行随机发放,学生团队进行分析,评估健康风险,制定健康处方,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向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制定健康促进活动方案,并跟踪随访,师生团队不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活动,对校内教师进行健康宣传。为期一年的活动后,向教师团队(12 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在共享服务过程中教学能力提升度,见表1。
表1 共享实训基地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情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团队普遍认为教学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均认为管理能力有较大提高(100%);教学设计与创新能力、师生互动沟通能力提高也较显著(75%);科研能力与学术交流能力提升为中等(50%)。由此可见,实施校内实训基地共享对教师教学能力有提升作用,利用提升实训基地教学服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人才培养品质。
校内共享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与企业共建实训室及课程。与企业共建共享有利于专业建设,更符合健康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国内较常用的校企共建模式有以下几种:
(1)定向班培养模式:[3]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工科类学校采用较多。结合我校实际,可以尝试在第三或四学年引入合适的企业进行课程切入,学生同时拥有两位导师,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有效帮助学生明确专业方向,清晰职业生涯规划。选送学校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提高师资教学能力;实训室与企业共建,保持设备先进性;学生毕业时合作企业可以优先挑选优质生源。
(2)为企业培训员工:[4]部分职业院校通过免费给企业培训一定数量的员工,换取需要的实训设备,既锻炼培养了本校师资,又解决了设备投入问题。
(3)校企紧密合作,加强交流:[5]校企双方高层定期进行互访,建立合作总体框架,同时为双方各部门高效工作打好基础。与企业共建的同时,可以适当引入企业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建立一套适合我校专业建设发展的规范的管理流程和制度。[6]
综上所述,建立良好的实训基地共享体系有利于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减少办学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训基地共享进一步缩短健康管理专业建设与区域健康产业需求之间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