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吉梁/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创业活动逐年升级。作为这一新时代的高职学生,不仅要顺应社会趋势,提升自身创新创业的能力,更要学会直面创业过程中欣喜、兴奋、膨胀、低谷等周期性或突发性的情绪心理问题。研究新时代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背景下情绪管理,一方面切实辅助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磨练提升情绪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高质量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018年国务院推出《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再次为“双创”落地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南,激发潜在的创新基因。全雄伟老师归纳总结出新时代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学生应该在以下六维能力结构,即“目标管理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创业韧性、决策魄力、执行能力及创新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来适应并成功实践创新创业项目,同时这也是新时代创新创业背景下社会对高职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
这六维能力中都和情绪智力息息相关,目标管理能力需要强大的自律性和恒心;沟通谈判能力需要察言观色,调节众多角色关系;创业韧性需要强大的越挫越勇的情绪控制能力;决策魄力需要综合分析,果断的判断力;执行能力需要调动资源,高压前进的动力;创新学习能力更是需要不断挑战突破的探索过程。朝气蓬勃尚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涉世未深,但又热情饱满,在创新项目创业道路上各种未知因素带来的困难,伴随的就是不断波动的情绪。情绪管理的好,一切顺利;管理不好,一盘散沙。
高职学生情绪智力总体较好。孙淑芬研究指出,85.66%的高职学生显示情绪智力得3 分以上,这就表明高职学生在整体水平上,情绪智力处于良好状态。许翠娟(2019)发现高职学生能够“很好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变化的比例占到49.3%,可见高职学生的情绪认知还是很好的。即使是在情绪低谷期,进行情绪管理方式上,仍然有3.7%的高职学生会有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34.8%的高职生会选择向朋友倾诉,其它看书、运动、看剧、音乐等转移注意力方式约占到45%,还是非常积极应对情绪管理的。同时调查结果显示89.7%的高职生积极主动选择“希望”有正规情绪管理辅助介入,并有意愿接触系统指导和教育。但是在创新创业背景下,高职学生还是面临以下显示问题:
通过文献梳理、高职在创学生访谈并参考专家调研结果可知,当前高职学生无论源于自给自足减轻家庭负担、参加实践接触认识社会、构建优质人际圈,还是贡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等各种创业动机,可以看出其创新创业欲望非常强烈。主要人群表现在大一大二较低年级,他们从之前繁忙学业重压走出,对社会充满好奇,精力充沛,自我中心爆棚,相对自由时间增多,同时社会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市场众多项目的利益诱导,促使很多高职学生投入其中。但随着阅历增多,更加务实,风险、成本、能力以及困难、社会潜规则等,众多不可规避的现实因素会腐蚀掉创业激情,这就出现情绪波动。正处青少年期,荷尔蒙分泌较高,遇到创业中的暂时性瓶颈很容易出现激动、愤怒、悲观、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会出现冲动性行为,如果不能很好的控制管理情绪,在持久的创业过程,每一次决策的正确性都是会考验高职生的不仅是智商,更是耐力和坚韧性,不能持久的冷静理智调节团队成员的分歧,审时度势分析庞杂的社会关系,就会引发系列情绪,如谩骂、发怒甚至暴力,致使团队解散。
在各级别的创新创业大赛中,高职学生会碰到各种等级水平的竞争对手,竞争团队,越是高端赛事,接触高水准的对手概率越大,这时智商差距、知识架构与知识储备就会显现,学术水平带给高职学生的信心打击浮出,导致自卑、低落、紧张、退回安全区等情绪症结。如果这种情绪无法调整,往往在创业过程、创新创业大赛中高职学生被自己打败。智商、知识储备往往与课堂成绩、阅读积累等相关,可以借助后天习惯养成、时间利用等积极弥补,但是在赛事和创业过程中,情绪的处理、调整和有效管理相当大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参与人积极主动,团结凝聚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协调日常事务,均需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但是高职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在初高中等之前学习经历过程中,往往学习成绩较差或者由于家庭原因生活中缺少重视,这些内在经验会束缚形成自我设定的封闭舒适圈,即使学习很好,但是孤傲,对再学习缺乏热情,没有责任意识。这类高职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很容易进入恶性紧缩的人际圈,情绪进一步封闭,有可能沉默自闭,有可能彻底爆发,这就必须引起管理人士高度关注,辅助其引导学生重构强大内心,学会正确表达情绪,从而顺利完成创新创业项目,避免恶性事件发生。
高职学生中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者具有相对较强的学习能力,内心的强大是情绪管理的最高境界,应积极引导他们自觉主动系统借助书籍、专家讲座、系统课程、社会实践等学习如何调节情绪,来顺利渡过在创新项目、创业过程中由于众多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焦虑,以及在协调众多供应链成员如供应商、零售商、消费者等,企业员工,投资人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等多方利益关联者,加强他们自我情绪管理和激励能力,从而更加专注、自律、高效推动项目步步为营,时刻保持工作热忱,同时激励团队保持高昂情绪。
1、设置理论课程
诱发性事件只是影响情绪的一个因素,除此之外根植于内心的认知信念对情绪会用更深刻的影响。所以通过设置相关理论课程,高职学生,提高理性认知水平以及识别情绪能力,来改变调整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对高职学生传统偏见、社会阴暗面的承受力、项目技术资金团队瓶颈等外界因素造成的压力以及情绪周期性波动,辅助学生从外界获取援助力量和关怀。
2、协办丰富多彩的社团协会
当个体被诱发性事件激发情绪反应出现的刹那,大脑皮质瞬间启动兴奋点,如果没有另一兴奋点代替,这一兴奋点即刻爆发波及开来。所以,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情绪低谷或瞬间爆发时,为避免不良后果和损失,须及时植入另一种兴奋点,可借助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站、邀请专业心理人士,或者借助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协会活动来冲淡原有情绪的兴奋点,达到转移情绪路径的目的,例合唱团、游泳、音乐等来实现情绪转移和调整。
在全社会普及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核心精神,推动全社会包容多样性教育,各层次教育,“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给予高职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过程时人格上的平等对待,摒弃排斥和歧视,每次太阳升起,每个机会到来,所有人都是崭新的开始,父母、亲戚、朋友、路人等全社会都应给予高职生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这是他们自信的来源之一,社会的尊重和鼓励,会辅助高职生重新审视、重新建构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攻克艰难的内心,获取社会的认可,也是高职生实现管理情绪的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