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飞 欧阳毅翔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将来的历史使命,其发展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密切。如何解决好大学生存在的厌学问题,是一个当前及未来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对做好青年学生的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我们指的厌学,是说学生消极地对待学习和活动所反映的行为、行动,在学习实践中,它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还会妨碍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一点的话,还会对社会造成不好影响[1]。经查找资料,厌学其实是属于一种学习行为障碍,当前有部分青年学生存在这种情况。学习行为障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学习行为障碍,主要是指学生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妨碍正常学习任务的一切不太适应的行为;而广义的学习行为障碍,还包括妨碍学生潜力得到充分开发的一切不适应行为[2]。
赣南医学院学生厌学情绪不容乐观,笔者曾在医学院做过一个有关学生厌学情绪的问卷调查,从大一到大三的三个年级共300 人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问卷285份,收回率是95%。在问卷中,把学习状态分成了四个类别,其中“很不想学习,讨厌学习”的有59 人,占总数的20.7%;“不必太认真,能过关就行”的有101 人,占总数的35.44%;“不想学习,但不学又不行,被逼无奈”的有95 人,占总数的33.33%;“不厌学,觉得学习很快乐”的有30 人,占总数的10.53%。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拿到毕业证书才学习,对他们而言,学习就是一种痛苦,而不是快乐,厌学心理比较普遍。长期的这种厌学状态令人担忧。大学生厌学情绪存在的原因在问卷中也有所显示:因课程枯燥,提不起学习兴趣的有85 人,占总数的33.33%;因心理障碍而厌学的有48 人,占总人数的18.82%;因学习能力较弱,自信心不足的有69 人,占总人数的27.06%;因失恋等刺激因素导致情绪不良而厌学的有53 人,总人数的占20.79%。
厌学是一种现象,是许多大学生共有的一种不良表现,但其原因却是千差万别。只有针对每个厌学学生的原因去采取措施,效果是最好的[3]。但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是很有难度的,有难度不等于没办法,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努力,在尝试过程中寻找解决办法。
(1)提升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如何在课堂上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学生们喜欢的内容是教学老师必须解决的。其重点是要对教学老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提高要求,在考核上也要做相应的要求,让老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
(2)强化成功体验,培养学生自信。每个人在获得成功时都会非常开心,经常体会成功的喜悦就会增加许多信心,这对于缺少自信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学生有小小的进步,我们就要比较高调的表扬,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的,也许某一次的表扬,就会改变一些学生的命运[4]。同时对以学生的进步,可给予一定的奖励,以强化成功的体验。
(3)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天津市高校的统计,在5 万名大学生中,16%以上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5]。赣南医学院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也不容乐观,因心理障碍而厌学的占总人数的18.82%。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已迫在眉睫。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措施对消极情绪进行控制,以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6]。另外,我们还应想办法消除导致产生情绪困扰的根源,最好是以自然的方法来清除消极情绪。
要激励学生,就要有激励措施,而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学习的动力源泉。研究表明,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采取内部动机开启和外部动机诱导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其主要是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渴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价值的认识[7]。其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作出解释或推测的一种过程,从心理角度来看,就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人格定量。它对学生的后继学习,可以说有着深远影响。究其然是因为它有助于推动学生努力向前继续学习;反之,则是会抑制学生继续学习的情绪,导致厌学的主因。所以说,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功与失败进行正确地分析。不能盲目地做出结论或是一棒子打死[7]。
圣人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轻松愉快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