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贝马斯技术意识形态思想的分析

2020-11-18 13:48唐浩东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16期
关键词:哈贝马斯生产力框架

唐浩东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 530004)

何为技术?何以有技术意识形态?何以应对技术意识形态?技术由来已久,古老传承的各种工艺,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及生产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的规范等都存在经验、方法、技巧的总结,应用,进而演化为相应的技术,规范性的物化科学;解决问题,提高效率,改善社会交往等;到工业革命发生的时期,技术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性,不断与科学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马尔库塞的一些社会分析中技术和意识形态是一种合理性和压迫,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其为一种特有的融合。哈贝马斯对此进一步发展,谈到技术在社会系统领域各个层面的扩大,带来政治的技术化,生活的技术化,人的技术化;但是技术本身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着巨大的进步作用,不过社会领域需要突出人的价值,不能整体技术化,应该使技术得到合理发挥,不至于限制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的积极发展,所以应该将技术限制在劳动中,限制在目的理性活动子系统中;在社会制度框架中,人应该发挥人与人的交往沟通,利用交往理性,规避人的技术化,实现人的解放及价值理性。

1 哈贝马斯技术意识形态内容简述

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文中从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概念及赫尔伯特马尔库塞的合理性分析出发,结合发达工业社会发展中的目的理性活动系统和制度框架的研究,分析了技术意识形态论形成的原因及特点。他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变成了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成了一种支配力量。在科技进步制度化条件下,其决定了社会系统的发展,形成了使自我理解同劳动和相互作用二元论相分离的隐形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技术意识形态,表现于社会系统层面的目的理性活动结构化,掩盖了目的理性活动与相互作用的差别。技术意识形态论表明反思无反思基础的新意识形态的两个必须条件,首先是与历史上既定的马克思学说,有特权形式的政治意识形态论的前剥削阶段的阶级斗争居于主要冲突地位的阶级利益相脱离,而且是在晚期资本主义的两个新趋势的基础上,即国家干预的补偿纲领和技术的科学化趋势基础上。其次是技术意识形态论显示了新的利益关系,维护主体通性的理解,摆脱意识形态的交往,就是显示出在新的意识形态下失去作用的日常语言的相互作用,产生反思的思辨力量,表明对被掩盖的实践问题和改进的压迫(新的意识形态)的认识。哈贝马斯对隐形意识下的技术意识形态论的产生作出了总结性回应,通过分析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框架学说及技术意识形态论者和马尔库塞及其他人的局限性,提出自己的合理化标准和方式,具体表述为,从人们最初的行为动机需要相互作用来说明,到目的理性活动子系统的发展不依赖相互作用的解释,还对世界传统重新作出了解释。这种文化发展模式的主动与被动两方面因素不协调及其被具有意识形态意义的科学技术而掩盖。提出马克思的批判目的在于借助意志和意识,变被动为主动,进行控制社会发展。技术意识形态论者用避免反省的规范的技术的控制,控制社会发展和自然。交往、谈论的出现可能克服制度框架的被动,但意志主动,意识仍然被动。劳动的合理化,要成为解放的潜力,同时要抑制它的反作用,不能取代制度框架;制度框架合理化要消除交往限制,社会规范的合理化可以使社会成员获得解放和获得在个性化道路上前进的机会。技术生产力(超额潜力的思维形象,但是被束缚)与国家调节的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相适应,这种生产力的充分利用会有技术进步(晚期资本主义),但不会直接产生制度框架的改变这种人类的解放性结果。哈贝马斯的这部分总结性回应,表明了自己的技术意识形态论思想,科学技术是一种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但是要同时抑制它在社会生活世界的中通过技术理性而给人的生活带来的物化,技术化,模式化。晚期资本主义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我们需要从劳动和相互作用来作出新的认识,要使得制度框架和目的理性活动有一定界限,发挥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来使社会成员获得解放和自由个性发展。

2 哈贝马斯技术意识形态文本阐述

哈贝马斯是以劳动和相互作用二元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所体现的目的理性子系统和制度框架的坐标来分析隐形意识形态的技术意识形态。他认为,技术的科学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标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而采用新技术的制度压力一直存在。随着大规模的工业研究,科学、技术及其运用结成了一个体系[1];在工业研究的进行过程中,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而且大多工业研究是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及其研究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国家计划的科研任务首先是为了促进了军事方面的科技进步,提升军备力量;这方面主要和那个时代的战争要素有关。军事部门科学研究的进步进而影响到民生资料生产部门,于是,技术和科学便转化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物质生产;这里由于工业研究的进行,科学情报资料获得了进步,并在军事上得以运用,而后作为一种创新性科学技术进入到商品生产部门,就是一种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但是否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还需考量,而且这种技术进步不一定来自于制度压力,对于零星的自发创新可能是制度压力,也可是个体兴趣或需要。当生产力还一直同从事社会生产的人及他们的合理决断和使用工具的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产力就有可能有潜力成为日益增长的技术支配力量;就是生产力有潜力成为技术支配力量,此前提为科学技术是第一位的生产力。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稳固,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这种力量就能够使劳动和相互作用的差别在人的意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科技进步从自发形态进入到制度化形态,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人们的意识中的地位得到提升。整体的社会利益会引导决定技术在社会系统中进步的方向、作用和速度。经济增长,实际上取决于科学和技术的准独立的进步,社会系统的发展就会表现为由科技进步来促进。这是一种假象,但发生了效力。成为隐形意识形态的技术意识形态论,渗透到居民意识中,获得了承认,其意识形态合法性在为承认而斗争中又前进了一步。这种新的意识形态能使相互作用和社会的自我理解相分离,并使得科学化代替自我理解;自我理解科学化,进一步是自我理解的物化,进而代替了人对社会生活世界所作的文化上的既定的自我理解;这是合理化过程,是技术作用在社会领域的扩大。技术意识形态下的新的隐形的意识形态不再具有虚假的意识形态要素和看不见的迷惑人的力量。它以技术科学化合理性为前提渗透进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交往,对人的行为和意识产生影响,也为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提供了现代的合法性基础,是一种进步,不仅去除愚昧,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使得晚期资本主义政府的补偿纲领能得以持续实施,获得民众的忠诚度,控制社会矛盾冲突于一定程度,稳定社会秩序。

3 总结与展望

对于劳动和相互作用,目的理性活动子系统和制度框架,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我更觉得应该在具体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交往上坚持技术与价值坐标。劳动科学技术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需要坚持技术维度,发挥技术工具理性。但对于相互作用,主要谈及以语言为中介的交往,其中,哈贝马斯认为日常语言的相互作用具有反思的力量,而后他也是提出交往理性,主要是为了把技术理性限制在他应该存在的范围内,不能无限制的扩大到所有社会领域,不能模糊人的价值理性的边界,替代价值。所以人自身的价值实现是一种重要维度,但人本身的价值理性维度如何把握。对人类而言在为承认而进行的斗争中,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相互作用中应该会实现交往理性,不过哲学承担着价值功能,真善美等高尚道德伦理在人的意识中的地位,可以通过社会文化进行培育,至于在政治领域,应以崇尚人的价值,坚持以人为中心,发挥技术的高效率原则解决社会治理问题使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代化,科学化,人性化,实现社会生活的巨大发展和人的幸福生活。总之,哈贝马斯在书中对技术意识形态思想作出了合理的分析,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的一部分,是社会批判理论的一部分,虽然和文化批判有所差异,但都是在意识形态功能上对发达工业社会作出了批判,不论文化工业意识形态的批判,技术的隐形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并超越是一贯主题,都是为了社会成员获得解放和有个性化发展的机会,使得人可以自由而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哈贝马斯生产力框架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框架
“知识分子如果有一件事情不能容许, 那就是变得犬儒”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On the Phubbing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ory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论“科技理性”下现代社会的出路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