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腾 孙 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湖北部分农副产品消费需求明显下降。同时因运输不畅、农产品加工企业复工延迟等叠加因素,农副产品长期依赖的线下交易几乎停转,一些湖北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甚至出现滞销现象。
帮困境中的农户收获一个春天的希望成为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家媒体纷纷行动,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助农案例。 以湖北日报为例,通过组建公益助农平台、策划直播带货等方式, 实现了农副产品促销和媒体品牌影响力提升的“双赢”。
农产品滞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信息不对称。 试想,如果有一个农业信息平台,能让对农副产品产销数据实现匹配,就可以有效进行调整,促进农副产品供需平衡。
作为传播机构,主流媒体因其权威性和公信力,成为信息沟通的桥梁。疫情期间,湖北日报利用全媒体矩阵搭建“云平台”,想方设法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帮老乡销售农产品,实现供需信息对接,共同战“疫”。
开设新闻专栏,营造舆论氛围。 媒体手中的笔,就是帮助涉农主体战“疫”最有力的武器。 湖北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 湖北日报就积极宣传报道全省农副产品供货销售情况,帮扶政策,专家解读、为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积极发声,如《县市长直播“带货”,带来了什么》《战“疫”助农 粤鄂情深——广东协助湖北农产品走进粤港澳大湾区》《以“新意”尽“心意” 苏宁易购联合湖北日报卖“鄂货”》等有影响力的稿件。 截至4 月15 日,共发稿近200 篇,为湖北农副产品销售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调动媒体矩阵,组建信息平台。 面对湖北农副产品销售难题,全国媒体积极响应,通过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抖音、头条号、客户端等平台广泛宣传湖北农产品待销信息,引导各大电商平台、各类批发经销企业采购湖北农副产品;利用自有营销平台、借助本地网销平台,帮湖北导流带货,为湖北农副产品拼单。
湖北日报利用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全媒体矩阵构建信息“云平台”,将农副产品供需信息通过多渠道进行传播,缓解信息“肠梗阻”。 3 月,湖北日报整合发布经核实的农副产品供货信息数十期, 涉及茶企471 家, 小龙虾企业684家,不少外地企业看到报道后,主动联系产品滞销的企业。湖北日报农村版(农村新报)则与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共同发起“全国农报一家亲 共推湖北农产品”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带货效果明显。
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视化表达凭借其多样化、简单化、形象化的特点,被大众广泛接受。
在可视化的视觉表达中,新闻信息和服务通过造型和色彩的运动,满足受众的视觉感受,同时将信息内容更为直观、更加深刻地传达给受众,使整个信息传达的过程更加轻松,用户体验更好,给助农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
在助力湖北农副产品销售中,湖北日报《每周一字》栏目,推出“鄂有好货 等你下单”创意九宫格海报,九张图组合起来能看到一个“买”字,单独点击每张图则展示着湖北优质农副产品的形象,激发起网友的购买欲望,也包含湖北人民对全国网友助力的感谢, 这则创意海报的相关话题阅读量与互动达600 万,
同一时间段, 其他媒体也纷纷推出为荆楚味道吆喝“带货”的海报,利用媒体属性,把优质产品进行整合,进行专业的制作,通过优质的内容,进而给消费者呈现最真实、最优质、最美好的农副产品。 如央视新闻的“谢谢你为湖北拼过单”、人民日报的“为鄂助力,帮湖北拼一单”,这些可视化表达创意十足,在网友的朋友圈呈刷屏之势,有些海报上还贴心的附上购买二维码,欣赏之时顺手下单。
互联网时代,“流量”就能产生“销量”。在疫情期间,网络直播为受到冲击的市场主体找到了新的发展契机。 湖北日报积极对接电商平台,与阿里巴巴、今日头条、快手、抖音、京东、腾讯等平台合作,以“县长来了”为主题,聚焦农产品走出去的全过程, 带着网友看湖北优质农副产品是怎样从田间到餐桌,实地感受湖北农副产品质优价廉,来促进产品销售。
从4 月1 日至15 日, 湖北日报已开展带货直播11场,有18 位地方政府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副产品站台,鼓劲。实践证明,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帮助销售农副产品,效果不错。秭归县县长杨勇现场剥开秭归特产脐橙,一个小时内吆喝得非常起劲,卖掉两万斤脐橙。 洪湖市委书记张远梅现场下厨,制作排骨藕汤,这场直播现场网络销售45 万份洪湖莲藕。 “县市长请您品春茶”活动中,11位湖北县市长为春茶代言,总观看量超442.9 万人次,当天直播间成交122.08 万元。 带货公益直播在湖北日报客户端及联动电商平台播出后,全网点击量已过1 亿,带货价值超千万元,助农效果看得见。
首先,县长直播带货此前就存在,但没有最近这么高的关注度。 现场试吃、打折销售等网红主播常用的方法,也让网友看到了县长接地气的一面。 作为管理一个县市的党政官员,愿意在公开场合进行推广,从本质上说是以政府信用和媒体公信力为当地农产品背书, 让消费者更加有信心“买买买”。 农产品企业应提升产品品质, 特别要把好质量关,决不能夸大宣传,否则会对当地农副产品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媒体与电商平台合作探索出来的“内容+品牌+渠道”的“流量变现”之路,在疫情结束后的助农报道中,依然可以策划一系列主题活动,更好地服务于如何推广农村特色资源, 让脱贫攻坚之路走得更稳。
最后,农产品销售是市场行为,公益助农是应急之举。新闻媒体有必要和相关部门建立长效机制, 利用新闻发布平台,把党和政府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涉农信息全面及时发布,消除信息传播的单面性和不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