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资源价值与建设概论

2020-11-18 06:25
图书馆界 2020年5期
关键词:粤剧剧种史料

何 虹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623)

1 引 言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广东地方戏曲纳四海新风,融汇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种群。广东地方戏曲在漫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产生大量丰富的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成为广东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有十几个不同的地方剧种,各有不同的发展演变历史和艺术特色,有关广东戏剧的历史文献、研究论著以及有参考价值的各种资料,散见于国内外书刊报章,为数甚多,很少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1]1。一直以来,基础文献分布零散、史料难觅,是广东地方戏曲研究的主要障碍。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省文化主管部门、地方志编纂机构以及戏曲学者、地方文献专家等对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整理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广东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编有《广东戏曲史料汇编(第一辑)》(1963年)、《广东戏曲史料汇编(第二辑)》(1963年),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有《广东戏剧资料汇编》(1983年),《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纂有《中国戏曲志·广东卷》(1993年),广东省地方志史编纂委员会编纂《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2001年),《粤剧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粤剧大辞典》(2008年)等。赖伯疆的《广东戏曲简史》(2001年)系统梳理了广东地方戏曲剧种形成、发展以及演变的历史。骆伟的《广东文献综录》(2000年版)和《岭南文献综录》(2016年版)从地方文献角度系统整理了广东各图书馆藏戏曲类文献目录。刘红娟的《西秦戏研究》(2009年)、余勇的《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2009年)搜集了一批稀见珍贵史料,为广东戏曲史料征集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线索。吴国钦、林淳钧的《潮剧史》(2015年)为潮剧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学科基础史料。然而,至今针对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建设的系统论述并不多见。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属于戏曲文献学的学科分支,也是广东地方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史料系统、完整是开展广东地方戏曲及其文献研究的第一步。以粤剧为例,戏曲研究学者毛小雨[2]指出:“以往,粤港澳三地研究者已做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工作,但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建立完备的粤剧理论大系,还要将粤剧史学、粤剧作法学、粤剧音乐学、粤剧表演学、粤剧美学、粤剧文献学统统囊括进去。粤剧要走‘整理、求精、稳定’的发展道路。”2019年,广州大典研究中心编纂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广州大典·曲类》正式付梓,此乃广东地区首次把俗文学文献纳入地方文献典籍之列,掀起了近代以来广州地区大规模整理地方戏曲文献的高潮。因此,全面认识和深入了解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更为必要。

21世纪以来,尽管广东省部分地级市公共图书馆已分别建立了粤剧专题图书馆,对广东戏曲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做了不少文献征集、数字化加工和二次文献开发工作,但精通广东戏曲发展史,深入发掘史料中的有机关联,为广东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提供系统专业咨询服务以及深层次文献信息开发的研究并不多见。掌握广东地方戏曲概况,了解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内在特征与生成规律,顺应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生成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资源建设成为本文研究的目的。

2 广东地方戏曲概况

回顾广东戏曲发展的历史长河,广东地方戏曲基本上是外来剧种经过漫长的地方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3]。自宋元时期始,部分外省戏曲入乡随俗,逐步适应广东的民情风俗和戏曲市场的需要,进行自我调整,经历了较漫长的地方化过程,逐渐成为广东地方戏曲剧种。

岭南主要分为四大地群,即客家、潮汕、广府和粤北少数民族,并形成各自的语言习俗。地域与方言的差异、广东本土与外地民间艺术的融合是构成广东地方戏曲剧种的重要因素。广东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形成各有特性的戏曲文化氛围,并相沿至今。广东多个戏曲剧种之间关系密切,有些剧种同源同流,时有交往,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为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截然不同。广东地方戏曲剧种共有十七个,包括三大剧种:粤剧、潮剧、广东汉剧和其他剧种:琼剧、正字戏、白字戏、排楼戏、贵儿剧、花朝戏、梅县山歌剧、乐昌花鼓戏、粤北采茶戏、临剧、粤西白戏、雷剧、西秦戏、陆丰竹马戏(1)关于广东地方剧种的数量,不同著述有不同的看法。本文主要以《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中国戏曲志·广东卷》所载史料为依据。。

3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

目前人们熟知的广东地方戏曲其源流、沿革从何而来?没有地方文献史料作为依据,我们无从查考和研究,更别提继承与发扬。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史料的学术价值与艺术价值对岭南传统文化研究影响深远。当前,广东省图书馆界对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认识尚停留在版本目录学研究与文献保藏阶段,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蕴藏的丰富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亟待系统地深入开发。

3.1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概念

什么是文献?《辞海》(1989年版)曰:“朱熹注:‘文,典籍也;献,贤也。’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亦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4]今天,人们所认识的文献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人类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等)上”。《辞源》里标注“文献”:“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多闻熟悉掌故的人。……后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5]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定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而地方文献的概念长期以来却存在着分歧。广义理解为有关本地方的一切资料,包括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这是以杜定友为代表的学者的意见。狭义理解是地方史料,即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在文献这一属概念下,地方文献与其他类型文献的本质区别在于“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6]。“地方文献”,就是内容上具有地方特征的区域性文献。

地方文献有两个特征:1)地方区域性;2)历史资料性[7]。地方区域性指地方文献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反映某一区域范围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山川河流、气候灾异、建制沿革、物产资源、语言文字、风俗人情、名胜古迹、政治军事、经济生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历史资料性指地方文献要起到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必须具有历史价值,背离文献老化的规律,能够提供且重复使用。

杜定友提出“地方文献应包括三个部分:史料、人物、出版”的理论框架,于乃义进一步将“史料”解释为“论及地方的著作”,将“人物”解释为“地方人士的著作”,将“出版”解释为“地方出版物”,大体上成为如今公认的地方文献构成与分类准则。这是严格从地方辖区进行划分的概念,体现了地方文献具有地区独特性和唯一性等特征,能够降低各个图书馆的藏本重复率。

在“地方戏曲文献”的概念中,“论及地方的著作”应指国内外论及该地方戏曲的著作,如外文文献关于这个地方戏曲史料、地方戏曲著名人物以及地方戏曲资料的研究著作等,这是从文献发挥应用价值以及学术价值的角度考虑。基于广东地方戏曲的海外流播特征及其文献生成规律,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概念应考虑以地域戏曲、地方戏曲人物或地方戏曲出版物史料为核心,广泛涉猎国内外相关文献及论著等,因此,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概念应具备广义性。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记录反映广东地方戏曲历史与现状的知识和信息并具有历史价值的一切载体。

各历史时期的广东戏曲史料真实反映了特定地域的社会人文风貌、民俗文化、历史变迁以及意识形态等,是在不同价值体系和社会环境下催生的地方文献产物。广东戏曲文献的珍贵之处在于从历史研究角度看,这些文献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色,起着辨明艺术、考镜源流的作用:从文学研究角度来说,它体现的是当时广东地区的艺术创作水平以及艺术风格;从文献收藏机构角度而言,它是考验广东地方文献工作者征集、协调、统筹、文献辨识与综合服务等能力,且分布广泛的一个复杂文献综合体。

3.2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内容范围

近代以来,广东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条件造就了数以千万计的粤籍海外华侨,他们热爱自己的地方文化,看戏成为海外侨胞不可或缺的文化需求。清朝太平天国时期,广东天地会主要领袖李文茂起义失败后,粤剧演出一度被禁,不少广府戏班被迫加入外江班或流散到海外演出,在此过程中广东戏曲大量吸取外来剧种演出特点,逐步扩大地域影响力。今天,世界各地凡有粤籍华侨的地方,几乎都有广东戏曲的演出活动。早在20世纪初就有文献记载:“广东之人爱其国风,所至莫不携之,故有广东人足迹,即有广东人戏班,海外万埠,相隔万里,亦如在广东之祖焉。”[7](2)出自1903年美国旧金山《文兴报》载的署名为无涯生所作《观戏记》。至今,出国演出依然是广东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生存形态之一,是广东戏曲园地较独特的人文景观。现今,广东戏曲的唱调遍布全省、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各国及海外华侨聚居地区,一些剧种已在当地落地生根、不断发展。一些重要的广东地方戏曲史料在海外产生、存藏并陆续被发现。因此,当我们提到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时,切不可忽略省外甚至海外的广东戏曲文献。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内容范围可制订以下划分原则:

(1)内容具有广东地方戏曲特征,且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

非广东出版、关于介绍广东地方戏曲的著作,如《中国戏曲志·广东卷》(1993年),是经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一项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由原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组织编纂,是一部比较完善的广东地方戏曲文献。主编谢彬筹、莫汝城,副主编黄镜明、李国平,均为广东地方戏曲专家。该著作的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毋庸置疑。因此,它是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广东戏曲人物、学者在广东或境外写的文献资料(包括作者写的不反映广东地方戏曲方面的文献资料)、演出活动的记录等。

例如,香港文化界人士余慕云协助陈非侬编写出版的《粤剧六十年》一书;香港中文大学梁沛锦深入香港、大陆、海外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多种资料编著的《粤剧剧目通检》《粤剧研究》《香港粤剧现状》《粤剧研究通论》等论著;香港集文出版社于1956年8月出版红线女的《红线女日记》等。另外,还有清末民初时期,广府戏班远赴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演出的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粤剧团、广州粤剧团赴北美演出以及泰国、新加坡潮剧在当地传承发展的史料。这些演出记录包括演出活动产生的有关图书、资料,乃至戏箱、道具、戏台碑刻、拓片等,均属于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范围。

(3)正式出版物与合法编印非正式出版物。

地方文献学家骆伟的《广东文献综录》(2000年版)把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列于一级类目“七、文学、艺术”的下位类目“曲类”下,包括元杂剧、南北词宫调以及粤讴、南音共136种 1 003 卷,龙舟歌45种85卷,班本182种(戏文本、戏文、剧本),而粤剧、粤曲、歌谣被编入同一类别。在骆伟的《岭南文献综录》(2016年)中,“八、艺术部·曲类”类目下,南北词、杂剧、弹词(曲艺)、潮州戏文也被纳入其中,共收录班本(3)班本:是指粤剧戏文、剧本,其内容包括戏文、唱腔、道白等,是民国年间的粤剧祖本,个别刊本上标演员名字,如白驹荣、薛觉先等。民国时期,广州姑娘们唱的多半是班本、粤讴、山歌、水歌,内容不同,腔调则相差甚远。67种,广东粤剧和粤曲、俗曲等也被一并收录其中。可见,广东地方戏曲文献中藏有大量班本、戏单等,是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末民初时期的粤剧班本、剧本泥印本、唱本、戏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剧协等研究机构编印的大量内部编印资料价值斐然。例如,20世纪60年代,原广东省文化局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联合组成广东省粤剧传统艺术调查研究班,挖掘了大批传统剧本、唱腔音乐、表演艺术和历史沿革等方面的资料,编印《粤剧剧目纲要》2册,收录清代至1949年的剧目纲要 1 565 个;编印《粤剧传统剧目汇编》25册,收录清代至民国初年剧本132个;编印《粤剧传统排场集》1本、《粤剧传统唱腔音乐选辑》9辑。原广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室编印《广东戏曲史料汇编》第一辑和第二辑。20世纪80年代后,相关研究成果更为丰硕。广东粤剧院研究室编印的《粤剧研究资料选辑》辑录了一些清代戏曲曲文,其中不乏稀见文献。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的资料汇编《广东省戏曲和曲艺》(1980年)、广东省戏剧研究室编印的《广东戏剧资料汇编》(1983年)等资料虽为内部编印,却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因此,应重视内部编印史料和各种稀见剧本、戏单、纪念特刊(如《徐若呆纪念特刊》等)的征集。此外,新中国成立以来,很多广东戏曲研究机构和教学机构出版的核心期刊包括《广东艺术》《南国红豆》(4)《南国红豆》前身为《戏剧研究资料》。《粤剧研究资料选》《潮剧研究资料选》《粤剧南拳》《广东戏剧年鉴》《潮剧年鉴》《潮剧艺术通讯》等,都是重要的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资源。《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粤剧演员谈表演艺术》《粤剧唱腔音乐概论》《广东汉剧资料汇编》《论潮剧艺术》等文献,都是广东地方戏曲研究机构的整体研究成果,它们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都很高[8]。

3.3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载体类型

《辞海》(1989年版)与《辞源》(2001年修订本)均指出“文献载体”的概念为“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其中的“图书”与“文物”均被称为文献。《中国大百科全书 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补充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由4个要素组成:1)记录有知识,即文献的内容;2)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文献中的知识和信息是借助于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记录下来并为人们所感知的;3)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等,它是文献的外在形式;4)记录的方式或手段,如铸刻、书写、印刷、复印、录音、录像等,他们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9]据此,一些与广东地方戏曲有关的“文献”“文物”亦可被认定为广东地方戏曲文献。

在广东众多地方剧种中,粤剧文献载体类型的丰富性尤其典型。例如,佛山粤剧博物馆珍藏的粤剧物品载体多样,包括:顺德的“八音锣鼓柜”;反清起义将领、粤剧名伶李文茂的塑像;粤剧基本功“四功五法”的生动形象演示;“琼花会馆”模型图……还有粤剧早期的铁质打击乐器,各年代、地区、版本的珍贵木鱼书以及任剑辉、凤凰女、薛觉先、马师曾等用过的道具、戏服及书画真迹等[10]。通过照片或摄像机把这些文物记录下来,作为存史资料,归属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琼花会馆”模型图、木鱼书以及广东戏曲人物的书画真迹等,通过文字、图像、符号等记录了知识和信息,有外在物质作为载体,属于广东地方戏曲文献。

据黄君武的《八和会馆馆史》记载:几十年前,在佛山大基尾河边有一块“琼花水埠”的石碑,上面刻着“大明万历琼花水埠……”埠头靠着粤剧行会琼花会馆。《冼玉清文集》提道,1954年欧阳予倩来粤,要求广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到魁巷调查梨园会馆,拓出碑记11张,其中大部分重要碑记被保存下来。这些碑记是200多年前广州剧坛盛业的原始资料,广东文献所从未著录,是粤剧史料的重大发现。这些碑刻、拓片记载着粤剧形成的时间,包括相关来源剧种文献、曲本,反映清末广东戏曲现状的古籍、戏台碑刻拓片等,承载着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具有重要历史查考价值,属于广东地方戏曲文献。

在档案史料方面,香港太平戏院后人源碧福于2004年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捐赠民国时期太平戏院文物等大量档案史料,这些史料系统、完整地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粤剧在香港地区的创作、演出、经营、生存状态等情况。

其他地方剧种亦然。通过上述文字、图像、符号、数据等记录有关粤剧形成与发展的图书、资料、文物、档案均可称为广东地方戏曲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粤剧文献的载体类型已从纸质图书、期刊、班本、剧本、曲谱、照片、胶片、磁记录资料(录音带、录像带)、黑胶唱碟发展到CD、LD、VCD、DVD、电脑光盘、数字录音、录像资料、电影胶片,甚至是现在的数码电影、专题资源库、数字人文项目、馆际合作交流平台、全媒体、移动服务平台等载体形式,将来,还将出现更新颖的复合型文献载体类型。载体类型的多样化也造就了粤剧文献的综合性与立体性。

3.4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来源

3.4.1 机构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我国政府部门主导编撰出版的有关史料;国内外戏曲界关于广东地方戏曲的研究成果;广东戏曲各剧种演出院团;海内外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馆藏以及古籍市场、二手书店;广东戏曲研究机构出版物;合法注册的民间戏曲团体(如广州市振兴粤剧基金会、广东繁荣粤剧基金会、广东八和会馆、广东粤剧促进会、广东省潮剧研究会、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等)编印的合法出版物;全媒体平台、传统新闻媒体、中国粤剧网粤剧剧本资料库;港澳台地区戏曲文献机构馆藏档案文献,如香港文化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粤剧博物馆、香港电影资料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中国音乐资料馆、香港历史博物馆、粤剧研究计划机构(1991年在香港成立的研究机构,隶属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戏曲资料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馆(该机构设有专门的粤剧文物馆,是研究香港粤剧发展的重要机构);台湾傅斯年图书馆馆藏;海外国家和地区广东地方戏曲剧社、粤剧行会组织以及组织广东戏曲海外文化活动的领事馆、华人协会等。

3.4.2 私人收藏。包括专家学者、收藏家、表演艺术家、编剧家、撰曲家、评论家、舞美设计师、服装设计师、民间艺人、私伙局、戏曲爱好者等。

3.4.3 艺术生产活动。粤剧院团、民营剧团、电影工作者在粤剧艺术生产过程中,或者其他机构、项目、人员与粤剧产生跨界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文献材料、音像资料等。

3.4.4 文化交流活动。国内外举办的“羊城国际粤剧节”“欧洲国际粤剧节”“全球华人粤剧文化节”等专题文化交流活动的相关文献材料、音像资料。

3.4.5 地方剧种教育与普及活动。“地方剧种下校园”系列活动,各类戏曲院校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专业教育与艺术传承过程中产生的文献材料。

3.4.6 学术研究活动。专家学者在地方剧种艺术及其文献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的成果材料,如手稿、学术刊物、论著等。

3.4.7 网络及全媒体资讯平台。全媒体时代海内外地方剧种网络宣传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官方网站等,还有未来可能呈现的地方剧种文献联合目录数据库以及大数据资源整合平台等异构信息来源。

3.4.8 其他信息来源。第一次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目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未形成文字记载的口传心授精华,如政府、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戏代表性传承人关于粤剧在世界各地的大量田野调查及民间亟待发掘的各种载体的口述访谈史料等。

4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价值

4.1 考证广东戏曲发展史的依据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记录着广东戏曲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是查考广东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源流和发展历程的重要史料。相较于南戏、北曲等中国古典戏曲文献,清代以前的广东地方戏曲,如潮剧等的演出较少涉足外地演出,因此,存世古籍文献极少。在1958年广东的出土文物中,有一部被称为“南戏之首”的《琵琶记》手抄本(5)据史料载,《琵琶记》手抄本是从明朝嘉靖年间墓葬中发掘出来的。,曲文中有“因乜去南桥讨药”的广州方言,可考证粤剧来源于南戏[1]123。伴随重要文献的发现,如明代潮剧戏本《刘必希金钗记》出土、广东外江梨园会馆碑记等史料的发现与研究,可以考证、辨析广东地方戏曲的历史轨迹。

4.2 记录广东地方戏曲艺术的流播方向与多语种特性

广东地方戏曲剧种中,粤剧文献的流播与影响广泛。根据粤剧研究者陈超平的研究显示,有史料记载的粤剧在世界各地分布情况如下:

东南亚——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帝汶、菲律宾;

南亚——印度、斯里兰卡;

北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中美洲——古巴、牙买加、巴拿马、哥斯达黎加;

南美洲——秘鲁、委内瑞拉、巴西;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汤加、所罗门;

非洲——南非、埃及;

欧洲——英国、爱尔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士、瑞典[11]。

海外文献与国内文献遥相呼应,潮剧、粤剧在海外各地生根发芽。广东省已有的地方戏曲历史文献、现行文献与港澳及海外相关文献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撑起以潮汕地区、珠三角广府地区等为源流,多个支脉并存发展的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生成与收藏格局,可见,广东戏曲文献的格局是随着演出流播的范围和方向逐步形成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粤剧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流播造就了粤剧文献的多语种特性。目前,全世界产生的粤剧文献语种包括英语、马拉语、法语、德语、印度语等。

4.3 反映广东地方戏曲源于外来剧种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影响的关系

关于粤剧的起源众说纷纭。粤剧经典剧目《六国大封相》来源于昆曲《金印记》;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同治年间粤剧戏本《附荐何文秀》的内容来源于昆曲《何文秀金钗记》。相较于《何文秀金钗记》,《附荐何文秀》戏文中鲜明的粤语方言口白和表演提示等,可鉴为粤剧早期戏本。此外,粤剧与广东另一个地方剧种正字戏拥有共同剧目《古城会》《金叶菊》《六郎罪子》《武松杀嫂》等,这些粤剧的来源与南戏密切相关,粤剧移植南戏也有据可循。可见,粤剧、正字戏的基础史料建设离不开南戏弋阳腔等来源剧种史料。通过存世稀有剧本,可窥南戏流播至广东并逐步生根滋养的艺术风貌。因此,粤剧源于外来剧种,与广东其他地方剧种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影响,体现在戏本、曲谱等传世文献的艺术特色与历史价值上。

综上,粤剧文献的生成与分布紧紧贴合广东地方戏曲的历史足迹与地域流播的方向。粤剧文献是广东地方戏曲历史的见证物之一,也是记录其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之一。

5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建设概论与服务宗旨

5.1 依据广东地方戏曲发展特性及文献形成规律搜集整理相关文献

清代以来,地方剧种逐渐形成,地方剧种文献渐趋细化并逐渐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广东粤剧源流绵远。赖伯疆、黄镜明的《粤剧史》指出,以明代佛山琼花会馆的建立为粤剧的萌芽。麦啸霞在《广东戏剧史略》中记载,清雍正继位,京剧名伶摊手五南下,授诸红船弟子,后逐渐演变,历经重大改革、创新、发展,形成今日的面貌。本地班在从零星本地口白直至完全使用白话演出的演变过程中,逐渐融入广东当地俗曲如南音、板面、木鱼、龙舟等,经历了漫长的本地化过程。此外,随着流播海外,粤剧在剧目意识形态、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其间产生的史料、剧本、曲本、广告、戏桥(节目单)、书籍、刊物、音像制品等,均可收入广州地方戏曲文献中。基于戏曲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许多具有珍贵价值的口传心授的艺术精华往往无文字记载,因此,更应重视口述史料的价值。例如,广州文史资料第四十二辑《粤剧春秋》,通过整理编辑已故粤剧艺人的口述材料,还原了鲜为人知的粤剧童子班、八和会馆、广东优伶公会、“人寿年”班等丰富的历史细节,为粤剧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应主动搜集目前粤剧界兴起的口述历史和田野调查等材料,将其补充进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库,还可根据戏曲艺术的可变性,兼收同一剧目的多个版本。此外,由于戏台碑刻等文物遗存能反映最原始的历史沿革,因此,广东地方戏曲戏台碑刻文献、拓片等也需注重深入民间访查,还可根据碑刻遗存、戏台、会馆遗址等探寻相关线索,进一步查访相关史料。

5.2 依据地方文献理论探索规划广东戏曲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起源于历史悠久的图书馆文献整理活动。为了从专题信息组织和地方文献学的角度对各历史时期地方剧种文献进行拓展研究,可考虑通过地方文献专家与戏曲界专家委员会、学科馆员合作,发挥各方优势,以各时期地方剧种的剧目(曲谱)文献、主题内容或著名艺术人物等为纲,进行系统梳理,根据地方剧种的艺术发展规律和社会历史条件,进行相应的文献信息开发与史料挖掘,提供相关专业导航与咨询等信息加工服务,进而实现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传播知识信息、促进地方文化交流的价值与使命。

在地方文献服务过程中,可将地方文献建设理论作为指导,以揭示文献内在价值规律及提供数字人文服务为要务,做好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通过对文献价值的深度挖掘、寻找文献之间的横向联系,建立文献时间轴与地域分布图,在此框架下开展专题文献服务,为读者揭示各时期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面貌,还原此类文献生成及流变的历史过程。

5.3 深入挖掘粤剧文献特点进行信息组织与相关服务

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相关史料的深入挖掘与研究具有独特性,其与来源剧种之间也具有互为影响的特性。

明朝的徐渭在《南戏叙录》中谈到,“粤剧源于南戏,经昆曲、徽班到各地演出辗转流入两广”。清末,粤剧逐渐成为广东地方剧种。20世纪20年代,在朱次伯、白驹荣等粤剧前辈的锐意革新下,逐渐演变成为以白话代替官话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广东主要地方剧种,由此可知,语言是粤剧区别于其他剧种最鲜明的标志之一,这从剧本、曲本、木鱼书等文献就能反映出来。广东地方戏曲文献的演变反映了广东地方戏从产生、发展、传承到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全过程。文献内容与载体的演变反映了广东戏曲艺术的可变性以及不同时期的艺术风貌、人文习俗等,从中也可查考广东各时期的社会风俗、历史环境等。通过掌握广东地方戏曲形成与发展特性,可以挖掘粤剧文献特点,找出戏曲文献之间的内在关联,作出分析,提供相关咨询策略与系统咨询服务。同时,基于戏曲艺术的可变性,同一剧目的不同版本均有独特的价值,反映广东地方戏曲发展演变的过程,因此,不同剧种、相同剧种同一剧目不同版本的文献应尽量求齐、求全。而地方戏曲文献信息应系统归类,客观反映历史真实的同时,避免对地方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误导。

6 结 论

认识广东地方戏曲、掌握各时期广东地方戏曲剧种文献情况,顺应广东各地方剧种文献的生成特点和流播方向,以此为基础,建立广东地方戏曲文献资源建设方法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文献资源整体规划建设,可使广东地方戏曲文献建设及文献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

猜你喜欢
粤剧剧种史料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现存清代粤剧剧本初探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史料二则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