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的图景: 论“放翁体”的形成与流变

2020-11-18 04:39商宇琦
文艺理论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七律陆游

商宇琦

陆游在南宋已颇负诗名,其作品在后世更被称为“放翁体”或“陆放翁体”。“放翁体”一语首见于《瀛奎律髓》中:“刘潜夫初亦学四灵,后乃少变,务为放翁体。”(方回771)方回提到刘克庄经历了从学晚唐到学陆游的转变,其所言之“放翁体”,即指陆游之诗。陆游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诗风对后世文人影响颇深,自宋至清,不断有效放翁体作品出现。

今人一般认为,“放翁体”的特征是以忧怀国事为重要主题,情调高昂,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接近盛唐之音。①然则“放翁体”在不同时期的特质如何?后人对“放翁体”的认知是否有差异?“效放翁体”诗又流行于何时?检讨目前的陆游研究,学界对此或语焉不详,或未臻深入,但仍有部分成果为笔者从通代的角度探究“放翁体”内涵的演进历程提供了借鉴。②事实上,“放翁体”意涵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的特点不尽相同。因此,笔者拟通过集中研究“效放翁体”诗,对“放翁体”的内蕴作历时性动态考察,以揭橥其在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特质。

陆游自绍兴年间诗名鹊起,至嘉定年间去世,不断有文人模仿其诗歌创作。其间代表,当属其好友周必大、张镃,后学戴复古、苏泂、刘克庄。周必大对陆游推崇备至,并常向其讨教诗法,其诗主要受陆诗清新雅澹特质的沾溉更多一些。张镃与陆游交游密切,互有诗篇赠酬,其豪迈放旷、清新圆融的部分诗作亦颇类放翁。戴复古于仰慕陆游“飘零忧国杜陵老,感寓伤时陈子昂”(戴复古105)般光明俊伟人格之同时,追摹其诗,接续陆诗雄豪悲健之风,其心系黎庶之怀也与放翁一脉相承。苏泂与陆游同乡,“从学于游,诗法流传,渊源有自。故其所作皆能镵刻淬炼,自出清新,在江湖诗派之中可谓卓然特出”(永瑢等1400)。上述诸家中,尤须注意者为刘克庄。刘克庄《刻楮集序》云:“初,余由放翁入,后喜诚斋,又兼取东都、南渡江西诸老,上及于唐人大小家数。”(4063)后村虽生也晚,未能如戴复古、苏泂般亲从放翁门下受业,但他极力追摹陆诗,效其旨趣,部分诗作深得放翁三昧,对其诗艺亦颇加推重:“近岁诗人,杂博者堆对仗,空疏者窘材料,出奇者费搜索,缚律者少变化。惟放翁记问足以贯通,力量足以驱使,才思足以发越,气魄足以陵暴,南渡而后,故当为一大宗。”(6742)刘克庄“务为放翁体”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追步陆诗的沉雄激昂、发扬蹈厉和精于对仗与用韵等方面,其部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小诗明丽新巧、自然流畅,亦深得陆诗的渊源与精髓。③

与之相应的,是南宋文人对陆游忧君忧国精神与悲愤激昂、闲适细腻两种诗风的客观评价与肯定。南宋先后面临来自金国、蒙古的军事压力,疆圉孔棘、国步多艰,故陆游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拳拳在念往往易引起彼时文人的共鸣,对陆诗中的忠愤慷慨也感悟尤深。郑师尹《剑南诗稿序》称放翁“忠愤感激,忧思深远,一念不忘君”(陆游3)。刘辰翁对陆诗中想象浪漫、雄奇悲壮的边塞诗极其推崇:“陆放翁诗万首,今日入关,明日出塞,渡河践华,皆如昔人想见狼居胥、伊吾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6册520)林景熙则云:“前辈评宋南渡后诗,以陆务观拟杜,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悲惋实同。”(342)当然,陆诗除豪壮悲健的风格外,尚有平和淡雅、丰腴俊逸的一面,且后者实占据其近万首诗的大部分。罗大经《鹤林玉露》称陆游晚年诗“和平粹美”(71),魏庆之《诗人玉屑》则言:“杨诚斋尝称陆放翁之诗敷腴,尤梁溪复称其诗俊逸。”(478)元代,烽烟暂熄,相较陆诗的题材内容,士人更乐于探讨其中的诗艺技巧。吴师道云:“世称宋诗人句律流丽,必曰陈简斋;对偶工切,必曰陆放翁。”(593)方回评价陆诗“悲壮感慨,不当徒以虚语视之”(方回1372),“豪荡丰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3册302),“短章异大篇,往往蛟龙腾”(320),即是对南宋中期以来“放翁体”意蕴的总结。

综上,我们大致可知宋元时期“放翁体”的特点,即主题上既可抒家国情怀之真切,又可言个人里居之恬然自安,兼取陆诗豪放沉雄与平淡俊逸的风格。宋元文人对“放翁体”的体认,不仅受士大夫积极入世精神与退居意识交替互动的诗学创作传统之影响,也是士人心态与国家治乱间复杂关系的一种呈现。这就是“放翁体”在宋元时期的基本面貌。

笔者拟将明清文人所摹拟陆游之诗统称为“效放翁体”诗。④通过分析这些“效放翁体”诗,我们可反推、综括出“放翁体”在明清时期的核心意涵与特质。

马中锡,字天禄,有《东田漫稿》六卷。《四库全书总目》称“中锡诗格,实出入于《剑南集》中”(永瑢等1562),可知其有鲜明的学陆倾向。细考中锡的“效放翁体”诗,对偶工稳,句律平熟,得力于放翁处痕迹宛然。试看《述怀》:“懒性从来通刺疏,紫宸朝散避门居。闲中静坐花参我,醉后狂吟酒起予。六载虚名占仕籍,一言无路达公车。几回欲上危楼卧,自愧元龙豪气除。”(马中锡325)再如《自遣》:“免被红尘污两梁,拂衣归卧水云乡。骅骝络觧霜蹄健,鹦鹉笼开翠翮长。五柳先生陶靖节,四明狂客贺知章。寒醅一瓮诗千首,紫蟹初肥稻正香。”(429)二诗末皆注有评语,分别曰“句律颇类陆放翁”(325),“律纯熟似陆放翁”(429),着重模拟陆游乡居诗作的顺其自然与委缘任运。诗中的花鸟、酒馔、田园与诗人怡然自得的神情融为一体,在闲淡的境界中起到补偿生活、平衡身心的功用。

文徵明曾与何良俊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何良俊237)从其自谦之语看,他所效仿的应是陆诗飘逸潇洒、清新平和的一面。此处仅取《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一诗核之,可证其语不虚:“腥红簇簇试榴花,四月江南恰破瓜。山鸟初闻脱布袴,美人能唱浣溪沙。方床睡起茶烟细,矮纸诗成小草斜。为是绿阴将结夏,两旬风雨洗铅华。”(文徵明149)这首次韵沈周之作,以沿袭《临安春雨初霁》诗句、脱胎陆诗诗意的方式,复刻了陆游闲适诗的放逸潇散与平淡流畅,在明中叶书画家所作的“效放翁体”诗中较为典型。

杨巍,字伯谦,万历年间官至吏部尚书,有《存家诗稿》《续存家诗稿》等著述。其“效放翁体”诗代表为《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十首》,兹录《其一》《其七》二首于下:

日高犹未整襟裾,正是庄周梦蝶余。扣户俄传七字律,得君胜读几年书。王门每羡悬车早,帝阙深惭启事疏。从此相将愚谷隐,浮名浮利不关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85册517)

草色西园绿映裾,雨晴小阁景偏余。穷如阮籍仍耽酒,愁过虞卿懒著书。向日鸟声何历乱,绕亭竹影自扶疏。静中忽得高人咏,世事无能可到予。(518)

以上二诗对仗工稳,诗风恬美平和,描写日常生活的亲切光景与随心所欲的适性之举,曲尽人情自然,营造出一片与庙堂的喧哗相对立的乡居空间。

明人“效放翁体”诗中追和陆游原诗的作品亦值得注意。冯应奎,字景神,作有《和陆放翁诗》二卷。张邦奇《和放翁律诗序》称其取陆游七言律尽和之,“视放翁殆不多让”,究其原因,乃应奎“恬泊无求之节,坦夷真率之心”与同样多“居闲之日”的陆游心境相类,故能“旷数百年而相感”(张邦奇474)。陆游《初春遣兴三首始于志退休而终于惓惓许国之忠亦臣子大义也》深受公安袁氏兄弟喜爱,袁宗道《初春和陆放翁韵二首》与袁宏道《和陆放翁初春遣兴》即为和韵之作。这两首“效放翁体”诗与陆诗原作相比,呈现着近似的思想主旨,在意象的层面有迹可循,在诗风的向度殊途同归。

清代是“效放翁体”诗蓬勃涌现的时期。与明代相比,这一阶段出现了更多诗题中明确标示“放翁体”的作品,在诗题中即道出对放翁的崇敬与模仿,其内涵与意蕴颇堪玩味。

钱谦益是清初较早规模陆诗的诗人之一。吴伟业云:“牧斋深心学杜,晚而更放之于香山、剑南。”(666)牧斋部分“效放翁体”诗如《病榻消寒杂咏四十六首》其二十七、其四十六即颇见陆游晚年诗般的闲情道韵。钱谦益虽于南渡诸人中首推放翁,却主要学其闲适之作,这固然与贰臣身份及入清后复杂微妙的心态有关;而作为清初诗坛盟主之一,其偏好陆游、陆诗的诗学主张,深刻影响了清代的一批诗人。

宋琬对陆诗独有会心,王士禛云:“宋浙江后诗,颇拟放翁。”(《池北偶谈》254)宋琬后期诗歌多学陆游,善于在平常生活中发掘诗意,使事妥切,属对精工。试看《舟中病齿效陆放翁体三首》其三:“少年编贝羡东方,马齿谁知有短长。逝矣难留如脱兔,忽然相失似亡羊。命非蔡泽生何益?健比张苍老不妨。黄独青精真耐久,芋魁新软更须尝。”(宋琬285—86)诗中融注了诗人病齿状态下的达观自适,其所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情趣的淡泊,与陆游晚年诗的艺术精神具有深层的同构性,且用典浑成,精切雅致,与放翁平淡隽永之作持有相近的风格蕲向。

查慎行尤瓣香心折放翁,《四库全书总目》云:“今观慎行近体,实出剑南。”(永瑢等1528)其七律深受陆诗沾溉,洪亮吉《北江诗话》说:“七律之多,无有过于宋陆务观者,次则本朝查慎行。”(26)查慎行的七律“效放翁体”诗,洗练工整,清真妥帖。如《二月二日晴效放翁体》:“一月阴寒惨不舒,风光也解转庭除。门开雾野三竿日,冰跃盆池二寸鱼。倾倒空箱旋晒药,揩摩涩眼试看书。吟成聊用龟堂格,犹记年当十七初。”(查慎行1669)此诗写晒药看书的冬日家居场景,透出诗人平淡而欢愉的闲趣,极类陆游的田园诗作,富有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尾联“吟成聊用龟堂格,犹记年当十七初”下有自注:“放翁有‘常忆年初十七时’之句,乃其七十七时所作。”(1669)“常忆年初十七时”实为“常忆初年十七时”(陆游2784),出自陆游《绍兴辛酉予年十七矣距今已六十年追感旧事作绝句》,烛照出其对放翁暮年村居题材七律的钟情。

赵翼《瓯北诗话》于陆游生平考证与诗学研究方面贡献卓著,其诗亦多效陆游,在诗材择取、诗风倾向、艺术技巧等诸方面渗透着陆诗痕迹。如《闲居效放翁体》:“却老空闻服玉方,暗中不觉渐颓唐。兼金安得买酣睡,上药不能医健忘。邀客寻花消日永,呼僮说鬼遣宵长。爱闲偏是闲难耐,始悟英雄种菜忙。”(赵翼1041)诗人老病状态下邀客寻花、呼僮说鬼的背后,是内心对经年往事的沉淀及对现世安稳的诉求,形成如放翁乡居诗般的书写肌理。

除上述文人外,明代的李时、瞿佑、张弼、沈周、王世贞,清代的钱澄之、吴伟业、方文、王士禛、汪琬、冯廷櫆、邵长蘅、厉鹗、郑燮、铁保、祁寯藻、俞樾、樊增祥等,都是以陆游闲适诗为师法对象作“效放翁体”诗的重要作家。他们对放翁体的独特观照及由相似生活经验所兴发的诗情,不仅构建起通达透悟、适心自守的生活美学,更从内外双向维度织就了“效放翁体”诗在明清的发展主线。限于篇幅,暂不细论。

至此,我们可得出两点结论:

一、 明代的“效放翁体”诗并无陆诗的悲健之风,而代以清新工巧与冲澹简远,多学陆游的真朴秀丽之句;筛去对家国时事的关注,转而欣赏放翁乡居时恬淡自得的生活态度。这正与费经虞所论“近日家弦户诵不能得其深厚悲壮,但得其率易而已”(44),即以“率易”为学陆秘本的现象是一致的。职是之故,贺裳《载酒园诗话》云:“天启、崇祯中,忽崇尚宋诗,迄今未已。究未知宋人三百年间本末也,仅见陆务观一人耳。实则务观胜处,亦未能知,止爱其读之易解,学之易成耳。”(453)指出明人拟陆未能体会陆诗悲健沉郁、诗意深刻的一面,而为其平易流畅的词句所迷惑。应注意的是,在明末清初宋元诗的流行过程中,“人们实际接受的诗歌未必是真正代表宋元诗精神的作家和作品”(蒋寅17),甚至钱澄之、方文这样裹挟着亡国之痛的明遗民诗人,亦偏好陆诗冲淡平粹、比偶华蔚的一面。⑤

二、 较明代而言,清代“效放翁体”诗质高量大,特别是出现了更多诗题中直接含有“放翁体”的作品。淑世主题的缺失使清代“效放翁体”诗多刻画日常光景与生活片段,从对家国世界的深切关注转向内心世界的随缘放旷;诗风上不取陆诗的沉郁雄健,而偏爱其清新流丽、简淡古朴的一面,继明代后继续发掘陆游闲适类作品的生活经验与艺术价值,进一步开拓了“放翁体”的诗意内涵与空间。当然,清人这种学陆倾向也遭到了有识之士和清廷官方层面的纠偏,如贺裳说“至如近人之称许宋诗,不过喜其尖新儇浅,乃南宋中陆务观一家,亦未能深窥宋人本末也”(399),《御选唐宋诗醇》云“然一时所为翕然者,不过喜其陶写风云、流连月露而已,而其惓惓宗国,悱恻缠绵,顾未有及之者”(《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8册893),却鲜有响应者。毕竟,陆游打动后世好几百年读者的,正是那些“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钟书270)的作品。陆游的闲适类诗歌为明清文人所着重关注和模仿,“效放翁体”已然成为他们包容淡化困顿,以思理消解逆境的艺术表现载体。

如前所述,清初以后,“效放翁体”诗迎来了创作热潮,形成了一条相对连贯的脉络,“放翁体”的意涵范畴亦渐趋稳定成型。笔者对拙目所及之明清“效放翁体”诗进行爬梳后发现,就其体裁而言,主要为七律,偶涉七古、五律、六绝;从形态来说,多组诗形式,不乏十首及十首以上规模的组诗;从题材上讲,多村居意趣、山水情韵等日常生活题材,传递着摆脱世累、淡泊自守的尚闲心态。因此,上文对“效放翁体”诗的解析给予我们的启示在于: 审视明清时期“放翁体”的主要意涵,可把握四个关键词: 七律、组诗、日常生活、尚闲心态。这四个关键词从诗体特征、表现形态、题材内容和创作心态四个方面提供了探析明清“放翁体”内蕴的切入视角。

七律是陆游用力较深的诗体,“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陈487),在诸多体裁中,“于七古、七律尤为擅长”(孙望 常国武114),数量不下千篇。清人对陆游七律颇加赞誉,毫不掩饰对放翁七律在对偶精工、取材比兴和寄托抒怀上的推许。如王士禛即奉放翁七律为圭臬,强调宋人中唯陆游之七律可与唐人相媲美:“七律宜读王右丞、李东川。尤宜熟玩刘文房诸作。宋人则陆务观。”(《带经堂诗话》122)明清“效放翁体”诗多为秀润之七律,如彭孙贻《不寐仿放翁和吴二仲木》主要效放翁晚年七律的悠然自得、超然忘世,格律平熟,造语浅白,故《定香亭笔谈》有“彭仲谋七言律诗效放翁而稍弱”(阮元78)的评价。而邵长蘅《冬日寓斋杂兴戏学放翁体十首末章专呈漫堂先生》七律组诗所着重学习的是诗风平易潇散、少硬语僻典的陆游七律,故蔚然有唐诗风韵。

组诗形态亦为陆游最喜使用的。直至诗人晚年,创作组诗的兴致亦丝毫不减。放翁自开禧三年(1207年)起,陆续作有《八十四吟二首》《杂赋十二首》《六言六首》《病思六首》之类,不胜枚举。另外,在清初流行的《宋诗钞》《剑南诗钞》《宋十五家诗选》等选本所录的陆诗中,七律组诗便有52组。明清“效放翁体”诗亦多以七律组诗形态呈现,如杨巍《次第和海洲翁韵效放翁体十首》、邵长蘅《冬日寓斋杂兴戏学放翁体十首末章专呈漫堂先生》、纪迈宜《偶效放翁体四首》等等。显然,独诗所能表现的情感和意趣远不及组诗热烈而丰富。明清诗人敏锐地抓住陆游多组诗的特点,使“放翁体”诗在叙事、议论、抒情等层面上所能容纳的内容更丰富。

“体”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术语,不仅有艺术风格上的含义,还有题材取向上的意蕴。对日常经验的精致表达和村居生活的灵动刻画,是陆游乡居诗的显著特征。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云“务观闲适,写村林茅舍、农田耕渔、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记寒暑。读其诗如读其年谱也”(43),归纳出了陆游晚年特别是致仕后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质。纵观明清“效放翁体”诗,或品酌新酒、燃松煨芋——“新酒留人酌大盆,薄醉然松煨芋母”(鲁之裕242),或晴日赏樱、西湖采莼——“樱花东国移来晚,莼菜西湖采到多”(俞樾299),或饮酒品茶、知足而乐——“兴酣自饮鸡鸣酒,午倦频烹雀舌茶”(徐世昌32),与陆游乡居诗在思想内容与生命情调上产生共性。闲居生活中的品茶弈棋、饮酒赏花,四季更迭下的亭台楼阁、田园阡陌,村舍古宅边的茂柳连荫、小桥流水,足令诗人们跳脱一切社会芜杂与人世纷扰,形成一种可圆融调和身心的宁静与惬意,成为明清“效放翁体”诗重要的题材来源。

放翁身老丘园,虽有功名未竟下独善其身的无奈,但亦其本性使然。陆游早在宦蜀时所作《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盖隐白鹤山中》中即说:“我本澹荡人,此心实爱闲”(681),晚年退闲山阴后更偏爱退隐尚闲之情,其《八十三吟》云“自爱安闲忘寂寞”(3897),《幽居》亦言“爱闲自是从来癖”(2909)。陆游面对诡谲多变的朝堂政局,在出仕与乡居阶段皆力图以安闲宁适的心态淡化、消解抑塞牢落的悲慨,为自己营造一个泰然自若、和谐无争的精神世界。而明清“效放翁体”诗诗题亦多含“闲居”“闲吟”等词,如赵翼《闲居效放翁体》、铁保《闲居效放翁体》、祁寯藻《再次松龛设帐闲吟学放翁体二首》等;以诗句论,沈周《睡起自遣》所云“时时具酒招邻曲,闲与桑麻较短长”(577)、李元鼎《甲辰七十初度效放翁体》中的“剩有闲情营竹石,从无生计到田庐”(574)及陆奎勋《遣兴效放翁》所言“谁信客中闲有味,楚骚读罢又南华”(348)等,无不体现明清士人疏朗达观、追求闲适的精神内核,这与晚年陆游的尚闲心态正是一致的。

明清“放翁体”的艺术面貌受陆诗选本影响甚巨。陆游存诗万首,普通读者阅读全部陆诗的机会并不多,故明清文人所能接触到的陆诗多源于选本。而由冉孝隆、黄漳先后刊刻于弘治、嘉靖年间,以收录闲适恬淡之作为主的《精选陆放翁诗集》,“就是明末以前绝大部分读者能看到的全部陆诗,也是当时选家编选陆诗新选本所用的共同底本”(张毅23)。正德年间的朱承爵《放翁律诗钞》共选陆游七律三百多首,专收和平粹美者。明末,李蓘《宋艺圃集》、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潘是仁《宋元诗集》等亦热衷选录陆诗,并多表现陆游倦客宦游、乡居老境的一个侧面。这些选本的审美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明人对陆诗的印象。

清初以降,多种陆诗选本接连刊行,其中最流行者,当属杨大鹤《剑南诗钞》。《剑南诗钞》共选陆游各体诗2 276首,其中七律907首,数量居各体诗之冠。⑥此本虽流播甚广,所受批评亦不少。沈德潜说:“明代杨君谦、本朝杨芝田专录其叹老嗟卑之言,恐非放翁知己。”(234)李慈铭云:“近人讥杨氏大鹤选剑南诗,概取平熟,致失放翁真面,其论诚是。”(29)沈、李二人指摘杨本所选陆游“叹老嗟卑”的“平熟”之诗,正是明中后期以来“效放翁体”诗的主要取法对象。明清陆诗选本在选诗观念及艺术上的偏颇与缺陷,令时人以为陆诗的代表性特征便是“尖新儇浅”“流于浅弱”,缺乏含蓄的情致与深刻的意蕴:“务观于宋,亦可称正始,惜其流于浅弱,而无高浑磊落之气。”(黄子云205)再如,成书于道光年间的《宋诗三百首》虽选陆诗数量仅次于东坡,却亦多为平淡隽永的闲适之作。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批评陆诗选本云:“[……]后人选其诗者,又略其感激豪宕、沉郁深婉之作,惟取其流连光景、可以剽窃移掇者,转相贩鬻,放翁诗派,遂为论者口实。”(永瑢等1380—381)由是可知,明清文人对“放翁体”的建构,与他们由那些并未去取抉择、精极权衡的选本入手了解陆游形象、陆诗主导风格有直接联系。

明清时期“放翁体”特质的生成,与当时文人的精神世界与审美趣味亦有关联。明中期以来,文人们从自身生活经验与阅读趣味出发,有意识地选择了陆诗闲适小巧、平滑雅致的一面进行效仿。原因在于,那些仕途畅达却向往山林,远离庙堂并闲居乡里,沉沦下僚且不得仕进的文人是明清陆诗接受的主体,他们的生活世界中既无宋末刘克庄等人所面对的敌国外患、异族交侵,亦对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争权夺利颇为厌倦。所以,放翁诗中的复土灭虏之豪情、眷怀君国之赤忱与他们并不相干,明清文人们所青睐的,是陆诗中闲淡平和的诗歌风格、雕琢精工的艺术技巧和脱俗高蹈的生活态度,从而寻找到安顿生命之道。这种对人生得失的超越、自然万物的虚怀,安时随化的淡然平静,何尝不是与放翁晚年心境同气相求、同理相应的结果?因此,他们根据现实处境的需要对陆诗进行诠释和重构,赋予“放翁体”雍容的气度和生机蓬勃的兴味,使之成为表现闲适和超然情怀的符号,有着超脱闲雅、邃美明朗的艺术魅力。

明清“放翁体”掩蔽了陆诗感慨沉郁、雄浑阔大的一面,还与政治介入文学领域后诗人们对之自动筛选与过滤有关。特别是清代,文字狱独多,文网高张,此举给诗歌创作领域带来的,是诗歌题材风格、诗人批判意识及创作灵感的萎缩,从而使诗人形成一种非“政治化”的心态。陈衍《小草堂诗集叙》云:“道、咸以前,则慑于文字之祸,吟咏所寄,大半模山范水,流连景光。即有感触,决不敢显然露其愤懑,间借咏物咏史,以附于比兴之体,盖先辈之矩矱类然也。”(684—85)出于对文字之祸的恐惧和对政治的排斥,明清诗人选择将目光和诗笔转向山川风物、田园景致与细腻的日常生活,“模山范水”“流连景光”的作品,无疑比那些慷慨扬厉、大声镗鞳之作更符合彼时诗坛的“温柔敦厚”之旨,也不易引起当朝者的忌讳与禁抑。毋庸置疑,“在一个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中会形成‘网格’,在再现的过程中,无所不在地筛选着不可以被表述及可以被表述出来的部分”(王汎森423—24)。那么,又该如何理解纪昀《总目》对前代陆诗选本的批评?首先,统治者希冀士人从陆诗的感激悲愤、沉郁慷慨中体悟忠君爱国之诚,以匡正世风教化。其次,纪昀对陆诗选本批评的实质,是其诗学理念与官方话语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作为高压政治下背负政治使命的馆臣,他别无选择地要为统治者代言,其文学主张或多或少地抹上了官方色彩。但从此后诸多陆诗选本的选诗倾向及“效放翁体”诗的实际创作来看,清廷官方的纠偏和驳正实收效甚微。

晚清以降,随着国势日蹙、民族危机空前加剧,文人们欣赏推重的就不再是陆诗中流连光景、清新圆润之作,而对陆游悲壮雄豪、沉郁深婉的爱国之篇格外会心,这正是出于对南宋内外交困历史处境的充分同情和深刻理解。民国时期,热烈的民族主义气氛、纷纭复杂的政治形势又使陆游成为“爱国诗人”“民族诗人”,同时也为“放翁体”注入了新的意蕴,陆诗也成为他们和作为“亘古男儿”放翁之间的传心之器。许文奇《放翁国难诗选》、陈延杰《陆放翁诗钞注》等选本,苏雪林《陆放翁评传》、胡怀琛《陆放翁生活》《陆放翁》等传记,皆突出了陆游“爱国诗人”的一面,包含着对陆诗沉郁雄豪的体认。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正是对民国时期陆游、陆诗新评价的注脚。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政治、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思想、文化层面的革新。截至21世纪初,学界对陆游的认识,亦继承民国以来的观点,肯定其爱国诗人的身份及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与构建社会共同理想、提振民族自信心的需求正合若符契。

结 语

“放翁体”的意涵在不同阶段不尽相同,对陆诗慷慨激昂、闲适平淡两种风格的慕习或推重,在后世也各有侧重。题材上多流连光景的日常生活琐事,风格平熟清新,体裁以七律为主,并偏爱采用组诗形态,重在表现自适、尚闲心态是明清时代“放翁体”的主要特质。明清文人以陆游晚年乡居诗为模仿对象,有选择地截取了“放翁体”中清新刻露、流易工秀的一面,镶入他们的“效放翁体”诗中,在呈现自身达观、散淡的精神世界之同时,塑造出经过滤、别裁、变形后的陆诗风格与陆游形象。究其原因,既与明清时期陆诗选本的传播有关,又涉及明清文人的生活境况、审美风尚与阅读趣味,也受当时诗坛风气导向及明清易代以来高压政治介入文学领域的影响。民国时期是陆诗接受史上重要的分水岭。随着政局变宕、民族危机深化,陆诗慷慨激昂、悲愤深沉的特色又受到推重,“爱国诗人”的形象亦逐渐得到恢复。“放翁体”内涵在后世重构的过程,其实是不同时代文人的认知和选择加之于陆诗本身的结果,它揭示了诗人、读者、文本三者之间潜移暗化的密切关系,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

注释[Notes]

① 参相关论著对“放翁体”的定义: 郭英德、过常宝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5页;钱仲联、傅璇琮、王运熙等主编: 《中国文学大辞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第575页;马积高、黄钧主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516页。

② 譬如,钱钟书: 《谈艺录》(北京: 中华书局,1998年),第291—338页及其《宋诗选注》(北京: 三联书店,2002年)第270—310页、张毅: 《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蒋寅:“陆游诗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国韵文学刊》1(2006): 10—19,就陆游诗歌的后世接受展开了不同层面的研究。近年来,学界以更全面客观的眼光对“放翁体”加以审视,如: 欧明俊: 《陆游研究》(上海: 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96—150页;刘蔚:“陆游的村居心态及其田园诗风的嬗变”,《浙江社会科学》11(2009): 100—104;莫砺锋:“论陆游写景诗的人文色彩”,《社会科学战线》9(2011): 214—21;李建英: 《陆游闲适诗研究》(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上述成果就陆游闲适诗、写景诗、乡居诗及陆诗流丽精工、冲淡平和的一面多有重视、探究,使以往单一平面化的陆游,渐渐过渡到多维多面的陆游。但有关明清“效放翁体”诗的特征、“放翁体”的意涵转向问题仍论及较少,尚待进一步挖掘。

③ 参见张瑞君:“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河北大学学报》4(1995): 51—53。

④ 本文所指明清“效放翁体”诗,既包括诗题或自注中直接标明“放翁体”的,也包括虽未注明但实际上也是仿效陆诗的作品。

⑤ 钱澄之冲淡平和之诗多类放翁,其诗《病》云“床头凭遣闷,一卷放翁诗”,将陆诗作消遣排闷之用。见钱澄之著、汤华泉校点: 《藏山阁集》(合肥: 黄山书社,2004年),第267页。方文《题剑南集》则评陆诗曰“妙语发天然,比偶亦华蔚”,偏爱陆诗的用词、对仗技巧。见方文著、胡金望校点: 《方嵞山诗集》(合肥: 黄山书社,2010年),第637页。

⑥ 《剑南诗钞》中,五古323首,七古207首,五律368首,七律907首,五绝45首,七绝426首。七律占所选诗体总数的约40%。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Chen, Xu.AnthologyofFifteenPoetsduringtheSongDynasty.CollectionofWorksMentionedintheCataloguebutNotIncludedin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 Treasuries. Vol.410. Jinan: Qilu Press, 1997.]

陈衍: 《陈石遗集》。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Chen, Yan.CollectedWorksofChenShiyi. Fuzhou: Fujia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1.]

戴复古: 《石屏诗集》,《宋集珍本丛刊》第73册。北京: 线装书局,2004年。

[Dai, Fugu.CollectedPoetryofShiping.CollectionofRareBooksduringtheSongDynasty. Vol.73.Beijing: Thread-Binding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04.]

方回: 《瀛奎律髓汇评》,李庆甲集评校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Fang, Hui.CollectedAnnotationstoThe Marrow of the Hall of Literary Notables. Ed. Li Qingjia.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6.]

费经虞: 《雅伦》,《续修四库全书》第1697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Fei, Jingyu.EleganceofPoetry.TheContinuationof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 Treasuries. Vol.1697.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2.]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北京: 中华书局,1959年。

[He, Liangjun.TalksfromtheSiyouStudi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

贺裳: 《载酒园诗话》,《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He, Shang.PoetryTalksfromtheZaijiuGarden.ASequeltoPoetry Commentaries from the Qing Dynasty. Eds. Guo Shaoyu and Fu Shousun.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3.]

何世璂: 《然镫记闻》,《清诗话》上册,丁福保辑。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He, Shiji.RecodingofRandeng.PoetryNotesoftheQingDynasty. Vol.1.Ed. Ding Fubao.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5.]

洪亮吉: 《北江诗话》。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Hong, Liangji.PoetryTalksofBeijia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83.]

黄子云: 《野鸿诗的》,《续修四库全书》第1701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Huang, Ziyun.PoetryEssentialsofYehong.TheContinuationof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 Treasuries. Vol.1701.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2.]

蒋寅:“陆游诗歌在明末清初的流行”,《中国韵文学刊》1(2006): 10—19。

[Jiang, Yin. “The Popularity of Lu You’s Poetr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Periods.”JournalofChineseVerseStudies1(2006): 10-19.]

李慈铭: 《越缦堂诗话》,蒋瑞藻辑。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

[Li, Ciming.PoetryTalksfromtheYuemanHall. Ed. Jiang Ruizao.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4.]

李元鼎: 《石园全集》卷二十,《清代诗文集汇编》第9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Li, Yuanding.TheCompleteWorksofShiyuan. Vol.20.ACompilationofPoetryandEssaysduringtheQingDynasty. Vol.9.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

林景熙: 《林景熙诗集校注》,陈增杰校注。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Lin, Jingxi.AnnotatedCollection of Lin Jingxi’s Poetry. Ed. Chen Zengjie.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1995.]

刘克庄: 《刘克庄集笺校》,辛更儒笺校。北京: 中华书局,2011年。

[Liu, Kezhuang.AnnotatedCollection of Liu Kezhuang’s Works. Ed. Xin Gengru. Beijing: ZhonghuaBook Company, 2011.]

陆奎勋: 《陆堂诗集》卷十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15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Lu, Kuixun.CollectionofPoetryfromtheLuHall. Vol.13.ACompilationofPoetryandEssaysduringtheQingDynasty. Vol.215.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

陆游: 《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校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Lu, You.AnnotatedCollection of Jiannan’s Poetry. Ed. Qian Zhonglian.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5.]

鲁之裕: 《式馨堂诗前集》卷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17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Lu, Zhiyu.TheFirstCollectionofPoetryfromtheShixingHall. Vol.2.ACompilationofPoetryandEssaysduringtheQingDynasty. Vol.217.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10.]

罗大经: 《鹤林玉露》,王瑞来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

[Luo, Dajing.JadeStewintheCraneForest. Ed. Wang Ruilai.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

马中锡: 《马东田漫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1册。济南: 齐鲁书社,1997年。

[Ma, Zhongxi.RamblesfromtheMaEastField.CollectionofWorksMentionedintheCataloguebutNotIncludedin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Treasuries. Vol.41. Jinan: Qilu Press, 1997.]

钱钟书: 《宋诗选注》。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Qian, Zhongshu.AnnotationstoSongPoetry. Beijing: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02.]

阮元: 《两浙輶轩录》,夏勇等整理。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

[Ruan, Yuan.CollectedWorksofZhejiangWritersduringtheQingDynasty. Ed. Xia Yong, et al.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2.]

沈德潜: 《说诗晬语》。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Shen, Deqian.PrimaryTalksonPoetry.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79.]

沈周: 《沈周集》,汤志波点校。杭州: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Shen, Zhou.CollectedWorksofShenZhou. Ed. Tang Zhibo. Hangzhou: Zhejiang People’s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 2013.]

宋琬: 《安雅堂全集》,马祖熙标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Song, Wan.TheCompleteWorksfromtheAnyaHall. Ed. Ma Zuxi.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7.]

孙望 常国武: 《宋代文学史》。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Sun, Wang, and Chang Guowu.HistoryofLiteratureduringtheSongDynasty.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6.]

王汎森: 《权力的毛细管作用: 清代的思想、学术与心态》。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Wang, Fansen.CapillaryFunctionofPower:Ideology,Scholarship,andMentalityduringtheQingPerio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5.]

王士禛: 《池北偶谈》,靳斯仁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82年。

[Wang, Shizhen.CasualRemarksfromNorthofthePond. Ed. Jin Siren.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2.]

——: 《带经堂诗话》。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 - -.PoetryTalksfromtheDaijingHall.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8.]

魏庆之: 《诗人玉屑》卷二十一。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Wei, Qingzhi.Poets’JadeBits. Vol.21.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78.]

文徵明: 《文徵明集》,周振道辑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Wen, Zhengming.CollectedWorksofWenZhengming. Ed. Zhou Zhendao.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7.]

吴师道: 《吴礼部诗话》,《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

[Wu, Shidao.PoetryTalksofWuLibu.ASequeltoPoetry Notes across Dynasties. Ed. Ding Fubao.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83.]

吴伟业: 《吴梅村全集》,李学颖集评校点。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Wu, Weiye.TheCompleteWorksofWuMeicun. Ed. Li Xueying.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0.]

徐世昌: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十六。民国十八年(1929)退耕堂刻本。

[Xu, Shichang.CollectedPoetryfromtheWanqingStudio. Vol.116. Edition in 1929.]

永瑢等: 《四库全书总目》。北京: 中华书局,1965年。

[Yong, Rong, et al.TheGeneralCataloguefor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Four Treasuries.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65.]

俞樾: 《春在堂诗编》,《春在堂全书》第五册。南京: 凤凰出版社,2010年。

[Yu, Yue.CollectedPoetryfromtheChunzaiHall.TheCompleteWorksfromtheChunzaiHall. Vol.5.Nanjing: Phoenix Publishing House, 2010.]

查慎行: 《查慎行全集》,范道济校点。北京: 中华书局,2017年。

[Zha, Shenxing.TheCompleteWorksofZhaShenxing. Ed. Fan Daoji.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17.]

赵翼: 《瓯北集》。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Zhao, Yi.CollectedWorksofOubei.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97.]

张邦奇: 《纾玉楼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36册。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Zhang, Bangqi.CollectedWorksfromtheShuyuBower.TheContinuationof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the Four Treasuries. Vol.1336.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2.]

张毅: 《陆游诗歌传播、阅读研究》。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Zhang, Yi.AStudyoftheDisseminationandReadingofLuYou’sPoetry.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14.]

猜你喜欢
七律陆游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七律·答友人》书法
一转身,就是一辈子——陆游和他的《钗头凤》
陆游是个资深“铲屎官”
七律·龙滩库湖景写
《七律·长征》诗歌朗读技巧
除夜雪
赵学敏书法作品
初夏绝句
七律·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