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文
为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总结经验,反思问题,追踪前沿,推进新时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发展研究,2019年11月15日至17日,2019年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会暨“新时代中国文论创新发展方式及路径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桂林市召开,此次会议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开幕式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世文博士主持,广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林春逸代表会议主办方致欢迎辞,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南帆教授、副会长张政文教授分别代表学会致辞。大会分两场主旨报告和五个小组讨论。第一场大会主旨报告由吴炫教授主持,朱国华教授评议。第二场大会主旨报告由陈剑澜教授主持,南帆教授评议。学界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中国文论创新发展方式及路径研究展开热烈深入的讨论。限于篇幅,择其要者述之以飨读者。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理论,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首当其冲的是文学艺术的边界与审美的边界问题。南帆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以“解读边界与作品有机体”为题,对文学的边界和作品有机体的内涵作了精彩阐释,认为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表象之间存在一种紧张关系,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遭到割裂。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作者对于作品意义的规范和解释权正在消解。文学批评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性?文学批评如何有效地赋予文学意义和价值?这是今天的文学批评面临且必须解决的问题。
张政文教授探讨文学史书写中的知识考古学与文化阐释学问题,指出当前学术研究过度依赖话语或建构话语体系的问题,并提出理性的解决策略: 在文学史书写中强调知识考古学和文化阐释学的知识构建。一方面,重温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以考古学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建立人类的历史知识,事实优先,在总体性上拒绝线性的总体历史的法则,反对对文学自身进行非文学的分割,尤其是重视文学事实的不连续性和断裂性,有助于逃避目前话语过度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强化文学史书写中的文化阐释学的重大意义。陶东风教授对“新文科”进行深入思考,指出新文科的核心是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传统的“人”的观念和人文主义的挑战。新文科概念及内涵应扩大,不能只从技术及其应用层面来理解,更应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和美学等层面深入综合理解。
谭好哲教授指出新时代文艺理论建设,应把人民的需要作为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引领,以真善美为文艺的永恒价值追求。王建疆教授则以“思想是否欠缺”的激进提问方式引出问题,认为新时代的学术研究活动是一种别现代的和谐共谋。张晶教授认为在中西互释的方法论基础上才可能建构文艺美学的新框架。卓今教授认为中国阐释学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应重视中国古代阐释学理论资源的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时代中国文论的创新发展,必须立足于对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话语的内涵与意义及其现实价值的发掘。朱志荣教授认为王国维的意境说是以“意象”为基础进行的以西释中的现代性尝试,这种尝试对于建构意境理论具有重要价值。刘锋杰教授对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进行新阐释,认为刘勰通过对心、智、情的综论或分论,建构情志主体论。陈雪虎教授借鉴文化记忆理论审视章太炎的“文学”,发掘章氏文学在晚清民初时代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闫月珍教授讨论宫室之喻与中国文学批评话语的关联性,形成以宫室结构和建筑技艺隐喻文学经验的表述方法。戴登云教授认为《文心雕龙》的“文心”概念,是一个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关键词。将“文心”放到古今中西文论的互文性语境中考察,以“互参互证”的双重策略为古代文论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赵炎秋教授考察王弼“得意忘言”和“得象忘意”观,关注图像中的表象与思想表达问题。欧阳文风教授以宗白华的画论为考察对象,把“气韵生动”作为其体悟绘画艺术的最高标准,并有机结合西方生命哲学思想,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换。李健教授认为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学话语体系,须从中国古代美学中汲取营养,亦需借鉴西方美学的精华。罗成副教授、陈雪军副教授等青年学者对中国古代经典文本和重要范畴进行考察,尝试为文论的创新发展提供启示。
与会学者对当代西方文艺思潮予以批判,思考其对中国文论创新发展可能提供的借鉴意义。陈剑澜教授考察康德的审美自律论,指出其要义在于赋予“审美-艺术”独立于认知和道德活动的自足意义。汪正龙教授讨论布鲁姆文学批评与诗学建构的基本问题,认为其理论对于中国文论研究和发展具有启发借鉴意义。汤拥华教授探讨新实用主义文论如何可能的问题,提倡建构一种“新实用主义文论”。周计武教授讨论艺术理论的重构问题,以对艺术体制、艺术体制论和现代性三个核心关键词的阐发,加深对艺术存在的形式、意义、功能和运作机制等本质规律的理解。王嘉军教授梳理当代西方文论的“伦理转向”,并对各种理论转向及其范式作出了阐释。刘彦顺教授探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审美时间哲学问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基本内涵,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价值及其启示意义。孙士聪教授则讨论西方“左翼”理论家们中存在的“文学马克思主义”问题。马大康教授分析符号建构与审美创造问题,认为文学艺术的审美世界是人有意识地运用各种符号重构的世界。赵奎英教授讨论当代生态语言学研究呈现的动向与趋势,认为这对于生态语言学、生态文学和文化理论的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媒介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借助于各种网络平台,网络小说、网络艺术、数字艺术和微文艺获得长足的发展。欧阳友权教授关注网络创作如何写好现实题材的问题,认为书写现实题材,要“接地气”,发挥网络文学介入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反映和表现“时代主旋律”,追求题材和写作的多样化。海南大学乔焕江教授指出“媒介技术”“文学写作与阅读的主体或群体”“资本及其现实运动”和“国家治理所代表的政治权力要素”四个要素的共同作用,影响着网络文学生产实践及其发展。它们以特定的配置方式形塑各个阶段的网络文学生产。
“微时代”的文艺实践与批评、审美和文化反思成为前沿性话题。王德胜教授探讨“微时代”文艺批评范式的建构,指出“微时代”文艺批评范式研究,要注意文艺批评范式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唐善林教授对“微时代”的审美及其文化进行反思,提出“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研究路径。刘建平博士认为数字时代的文艺批评呈现许多新形式,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反思,对数字技术的美学后果作出理论回应。麦永雄教授讨论媒介转向与数字美学的界面阐释,提出以“间性论”审视后数字时代的“界面”,揭橥“后数字美学”视野中异质媒介融合与流变的美学意蕴和特征。王峰教授讨论人工智能技术、文化与叙事,指出人工智能叙事主要表现为人工智能文学叙事和社会(虚构)叙事,需以批判的眼光和批判的方式审视人工智能叙事及其意义。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呈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时代症候,需总结其经验得失,推动文学批评的创新与发展研究。张利群教授勾勒改革开放40年文学批评学术史研究的基本问题,建构“五维一体”框架并对其内涵进行阐释,为新时代文论体系建构提供方法论意义和启示价值。程相占教授阐释中国生态美学建构和批评实践的内涵,指出其创造性贡献在于提供一种生态人文主义立场,并依此立场展开生态美学实践。高楠教授从对象性、主体性、表达性和反思性四个方面对观念的批判与体验的批判进行阐释与区分,指出两者的关联性、互构和互补性。杨兴玉教授、文学武教授、段恺副教授等学者也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蒋述卓教授高度总结和评价了徐中玉先生的文艺思想及其理论贡献,在具体分析了徐中玉的文学研究的五个鲜明特色与创新后指出,我们应继承徐中玉先生等老一辈文论家的研究方法,从基础做起,有扎实的文献功夫和与时俱进的思想解放,要“论从真诚出”。
纵观此次会议,不仅深入探讨空间与媒介、人工智能与文学、微时代文艺、图像与文学、网络文学批评等前沿性问题,亦对传统的基础文论研究、文艺的价值和意义、阐释学和话语体系建构等问题予以观照和深化研究,会议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论的创新发展及路径研究,促进中国文论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