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适性育人理念,搭建学生成功舞台

2020-11-18 04:05严登枝周庆模
清风 2020年4期
关键词:适性淮南导师

文_严登枝、周庆模

适性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思想,包含教学、德育、多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它既传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庄子“适性为美”的教育观念、孟子“识人识性”的教育主张,也融合了夸美纽斯“教育适性自然”的学习理论。并且,适性教育比他们更突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的教育理念。当代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的更新发展,都在积极推动学校教育进行转变:学校要从培养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变到努力构建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上来,让学生的潜能与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一次次搭建起小成功的舞台。

几年来,淮南第十三中学密切围绕“适性教育”这个特色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深入研究学生,积极发展学生,以构建“适性德育、适性教学、适性文化”等体系为学校工作的重点,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情,经过专家研讨论证,把建成“特色学校”作为学校的建设目标,将实践“适性育人”作为学校的研究课题。以下,笔者就淮南第十三中学的“适性教育”的研究案例,作一点浅陋的分析。

案例一:在当前的教育大形势下,学校的生命取决于教学质量,大多都是用试卷来进行衡量考查。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把所有的学生往一条路上赶,采用的方法往往简单粗暴,如师生加班加点,强迫学生反复识记、练习,以期望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淮南第十三中学在实施“适性教育”课题研究之后,实施“三环七步教学法”。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针对少数或个别学生适当布置不同的作业,以适合不同情况的学生。如抄写英语单词和语文的生字词,改变过去整齐划一的抄写要求,而是根据单词和词语书写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抄写。

分析评价,尊重学生是“适性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淮南第十三中学全体教师在“适性教育”这一理念下,积极努力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每一个方面的发展,充分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个体差异,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从而达到差异化发展学生的目的。在实施“适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每个学生都是有思想的、鲜活的生命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探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校需要努力创设宽松、愉悦、民主的校园学习氛围,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驱力,从而树立学习信心,真正做到主动地学、自主地学。

古人说:“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教师要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尽最大可能为每个学生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努力为学生搭建他们成长过程中一次次小小成功的舞台。

学生取得的进步,离不开淮南第十三中学多年来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紧扣《教师自我发展目标规划》,全力推进教师培养工程,如每年开展一次赛课活动、骨干教师培训、师徒结对子活动等,让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不断提升工作的幸福指数。一些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级教学名师。随之,教师科研工作也扎实稳步前进,英语、化学名师工作室相继成立,英语角活动频繁,校本教材编印付梓,各类课题也相继开结题。淮南第十三中学的教科研水平呈现出积极良好又硕果累累的喜人态势。

兼收并蓄走出去,海纳百川请进来。采取“走出去、带回来、做自己”的策略,积极投身课改行动,实施有效教学,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在多方的研讨论证和多次的实践修正后,渐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课改新模式,即“导—学—评: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释疑、精讲点拨、达标测评、总结提升”的三环七步教学法。适性备课、适性授课、分层提问、分层布置作业、分层检测等适性教学全面铺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积极性,将“自主—合作—探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显著又实际的成绩。近年来,学校学生中考成绩持续攀升,高考成绩,特别是艺体类高考,稳中有进。

案例二:在“适性教育”课题研究中,学校把它同“学生成长导师制”结合起来。导师主要由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担任,每个导师负责3~5 名学生,导师积极主动地从多个方面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家庭背景等情况,及时填写《学生成长导师工作手册》,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导师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激发他们积极发展个性特长的热情。导师需要与家长保持紧密联系,与班主任一起共同进行家访,对特殊学生、特殊家庭进行重点分析,必要时对特殊案例组织导师组进行会诊,共同解决。

“中学生成长导师制”以“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为切入点。2012 年以来,淮南第十三中学导师制得到丰富、创新与发展,班主任和党员教师主动担任导师,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持续发展的愿望与能力,固定化、经常性地开展德育活动,实行多元化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逐渐形成“导—做—评”,即导师引领德育—活动促进德育—评价完善德育的德育特色。

分析评价,“适性教育”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结合,把研究的视角投向学生,其根本目的之一在于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导师充分进行课堂观察,及时记录、跟踪学生的成长过程。学生作为学校“适性教育”和“学生成长导师制”的聚合点,无论是在教材的研读上、教师的语言组织上,还是在教学的组织安排上等,都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衡量、研判。

“适性教育”和“中学生成长导师制”结合,充分体现了一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要积极探索,不能简单地把文字材料填塞进学生的头脑中,不重实际,死记硬背没有价值的结论。必须改革这种低效的学校教育方式,遵循自然,适应天性,以学生为中心。

淮南第十三中学常年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保持课外活动一小时,每周五下午组织开展社团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前往敬老院参与志愿活动,举办道德讲堂、主题班会、安全讲座、入学教育等各类专项教育活动。心理讲座、艺术节、运动会、献爱心、大课间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都在悄然浸润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充分展现着学生的独特精神风貌。导师制对学生的关注与教育得到不断渗透,涌现出了诸如安徽好人郑春童、倒地老人我敢扶、为生病校友来募捐等感人事件,彰显了淮南第十三中学学子的优良品德。

在多元评价理念指引下,各班级自创“星级评选”机制,“尊师孝亲之星”“文明爱校之星”“学习标兵之星”“关心助人之星”等陆续评出,最大限度地肯定优点、亮点,树立榜样,表扬先进,激发潜能,增强信心,让学生沐浴阳光,健康成长。

案例三:关注差异,多元发展,构建“适性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先后建成“英式橄榄球队”“美术特长班”“舞蹈形体班”“足球训练班”“英语角”“广播站”“葫芦丝兴趣班”等等,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开展活动,给具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舞台,获得成长过程中成功的体验。

分析评价,“适性”就是要彰显个性,每个学生都应该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在校园与社会大舞台中拥有活力和张力,现代学校应该为学生搭建起培养个性的舞台。淮南第十三中学的“适性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淮南第十三中学在“适性教育”的课题研究中,更重视“以人为本”“发展个性”,而不是采用一份试卷来衡量学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学校围绕“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师行于导,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实施适性而教、关注差异,适性教育、多元发展的“适性教育”办学特色,立足校情、师情,着眼“适性”,注重渗透,将“适性教育”特色理念贯穿于师生成长的全过程,扎实推进,善做善成,并集成发展、形成特色。

通过学校“适性课程”的体系创新,初步形成“适性”课程结构:初一、二年级开设橄榄球兴趣课,高中部全面开设橄榄球校本课程,初中部开设英语深度阅读课程,全校性普及德育校本教材。淮南第十三中学适性课程得到整体推进与发展,营造出充满生命活力的“适性大课堂”,实现了“适性育人、多元发展、体验成功”的目标。

淮南第十三中学成立于2014 年的橄榄球项目,成效最好、影响最大,曾代表淮南市参加了安徽省青年橄榄球锦标赛、安徽省全运会,全国青年7 人制橄榄球锦标赛、冠军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淮河早报》、淮南新闻网、淮南电视台,先后围绕淮南第十三中学以橄榄球为亮点的特色发展做了专题报道。橄榄球特色发展项目已经成为淮南第十三中学乃至全市的一张新颖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特色是学校生命的耀眼光芒,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稳固基石。特色办学,品质立校,是发展的需要,是成就学生的保障。

猜你喜欢
适性淮南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校教育空间设计的三个关注维度——以翔安区第一实验小学“适性教育”为例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适性教育 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导师的猫
适性的物理课堂需要“三原色”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和谐秘诀
高钙植物肉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