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2020-11-18 02:48:16夏俊松
清风 2020年16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作品赏析

文_夏俊松

要想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合理地渗透德育,教师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并且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教学引导。教师应当让自身的教学思维更加开放多元,充分认识到美术课的教学需要发挥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进一步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良好的延伸知识,合理拓展美术课教学内容,将德育元素融入其中。这可以丰富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整体学习收获,在带给学生专业知识积累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并且向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价值传导,促进学生良好认知体系的形成。

创设良好的美术鉴赏情境

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艺术作品鉴赏很有必要,其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和对艺术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十分重要。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合理地构设教学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快速引入学习主题中,并让学生产生对解读作品的兴趣与好奇心。创设情境的方式十分多元,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为德育的融入提供良好依托。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确立美术鉴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尽可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多元的认识,并构建与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引导学生分析解读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感受作品的意涵,并在和学生剖析作品时融入一些德育要素。这可以让学生对作品的解读更为深入,能够营造开放化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氛围。同时,这也会让学生体会到课程学习的趣味,构建更加高质量的美术课堂,从整体上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

比如,在以“培养审美的眼睛”为主题展开鉴赏课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制作课件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创设有效的鉴赏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不同的音乐,比如《国际歌》《命运交响曲》《长城谣》,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欣赏美术作品。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还可以引申到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和所表达的主题上,引导学生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来认识赏析的内容。同时,教师要展开对于作品内在意涵的挖掘和探寻,让学生能够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作品,这会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并且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积极正面的情境,并基于作品的赏析让学生树立正面的思想认知。这会让德育的渗透更加充分,学生也会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多收获。

在作品赏析中融入德育

随着美术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接触到的美术作品在形态上越来越丰富,同时,学生也会接触了解到内涵更加丰富的作品。在引导学生赏析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融入德育。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作品背后体现的思想主题,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基于这些作品融入的情感表达。这样才会加深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让美术作品的鉴赏教学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同时,这也会让德育在课堂上有潜移默化的融入与渗透,能够通过这些作品的赏析带给学生思想上的熏陶和洗涤,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我国现当代的一些美术作品大多跟随时代的脚步,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画家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其中不乏那些反映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对这些作品的赏析,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如《血衣》《母亲》《流民图》等绘画作品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社会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这些作品进行赏析不仅是对于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培养,而且能够良好地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让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让学生感受艺术家的人格魅力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赏析美术作品,也可以对作品的鉴赏教学进行合适的延伸与拓宽,让学生不仅理解感受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也相应地认识艺术家的生平,了解艺术家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能够很大程度地感染学生,尤其是那些经历过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为艺术创作付出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的艺术家,他们的经历和品格都可以很好地打动学生。这是德育的一种直观体现,会进一步建立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价值与趣味性,并且从多样化的角度和层面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有很多值得和学生分享的关于艺术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不仅可以为美术课的教学增添趣味性,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家的人格魅力,加深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程度。比如,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为了创作《流民图》曾花费十年时间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人物速写,最后完成了这一名作。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赋予了自己的作品以生命,达到人的精神、情感合一。教师在给学生呈现和讲解作品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艺术家这些不凡的经历。这会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是德育融入课堂的一种体现。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作品赏析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8-02-22 12:15:48
早梅(节选)
趣味美术课
幼儿画刊(2017年2期)2017-03-20 15:52:01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3期)2017-01-18 20:22:19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16年2期)2016-11-02 19:22:10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19:50:00
美术作品
艺术百家(2009年4期)2009-08-19 09: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