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摘要:新课改及新教材的修订,要求我们要开展教学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微课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话题。本文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通过一节具体的案例来探讨这一模式的实施。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微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76
一、研究背景和意義
新课改给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材的修订要求我们开展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本科目的基础知识、方法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正确生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无法达到这一要求,而微课的使用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那么,什么是微课,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应用微课就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过微课,曾经把一些软件操作的难点制作成短的演示视频或动画,上课时下发到学生机,供学生自学使用,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选择该课题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认识和学习微课,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信息技术教学。
二、微课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Micro-lesson)是指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达到最佳效果为目标,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动画等形式记录或展示教师围绕某个(某些)知识点(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微课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是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完整教学活动。2.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活动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应用小环境。3.短小精悍,可灵活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微视频时长较短,总资源总体容量较小,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线及下载学习。微课适用于预习、复习、课程导入、课外学习等多个教学环节中,是对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加强。
三、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式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微课起着不同的作用,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课程导入,微课可以用来导入新课。2.操作示范,微课可以作为示范教材。3.自主学习,微课可以作为自主学习材料。4.分层教学,微课可以帮助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5.复习巩固,微课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巩固知识。
结合微课的作用,我们确立了如下的教学模式。
四、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例如,《运用顺序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据与计算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对于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来说,这节课的内容难免有些晦涩难懂,利用微课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1.创设环境,微课导入
我们可以结合现在疫情相关情况,给学生播放微课“疫情期间如何做好防护”,(培养学生信息社会责任)引出问题:那么学校复课就需要储备疫情防护用品、口罩、酒精、84消毒液等。购买之前需要有一个大体的预算,我们可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输入各种防护用品的个数,直接显示出总费用。
2.给学生出示任务单,观看微课自主学习
任务一:了解防疫用品的价格和开学后的师生后勤人员总数(观看微课,发现所需信息,培养信息意识);
任务二:设计算法,实现总费用显示(观
看微课,设计出合理的算法解决问题,培养计算思维);
任务三:应用Python实现数据的输入
和输出(观看微课,学会运用工具完成学习任务,培养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
任务四:观察程序代码的结构,掌握顺序结构的应用。
3.教师指导,分层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别性问题教师应个别辅导,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提前准备的微课中有解决办法,让学生自己观看微课,否则教师统一讲解。学生在完成任务单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前进入下一任务,观看相关微课进行学习。
4.总结复习,观看微课检测学习成果
观看微课“本节课小结”,通过微课中的互动环节,学生可以自己检测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总之,通过多次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可执行性。微课在不同教学环节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学习,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大素养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微课的应用给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新的挑战。我们要不断努力,进一步完善基于微课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2-63.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