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1-17 02:19张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名著教师应初中语文

张军

摘 要:教育是传递精神及文化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教授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悟其内涵与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生的重要责任。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作为语文教师,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语文类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实践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社会实践教育等各个环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提升学生自身素养的需要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各种思想观念融合碰撞的大环境下,中国历史长河中所积累的民族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吸收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语文教学是一种文化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资源,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推进语文教学改革,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优势,多挖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因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从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来看,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讲演等活动,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是语文课必须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

1.授课内容精准度不高

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从语音到图片几乎全部通过多媒体,让这个辅助教学工具变成了课堂的主角。这就导致教师的讲解深度不够,精彩的画面代替了对文中语言的分析与鉴赏,再加上初中生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度不高,即使课堂内容呈现得丰富绚丽,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不实用的,不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

2.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落后,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只是让学生背诵大量的传统经典。机械性的、不注重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学生的亲身感受,容易使学生对传统经典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比较少

语文学习内容较广泛,实践性很强,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语文课堂讲授知识较多,课后实践机会少。而文化传承离不开实践,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才能真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才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

1.在自主学习中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在現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一种自觉的、深入内心的行为,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行为,有效引导学生在预习和课后作业中关注传统文化。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时,在课前预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制作赵州桥的模型;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风格和伟大成就。在教学完成后,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故宫参观路线图。学生通过自主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爱国感情。

2.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授课

传承传统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应改变“念教材”的现状,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中心点,打造青少年喜欢的语文课。

例如,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内涵,将学习成果以手抄报或者个性化笔记的形式进行展示。此外,还应从注重学生的感受和疑问入手,可以以辩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细品文本中的传统文化,等等。有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加深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

3.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其中课本古诗词是从众多古诗词中精心选出的优秀作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更应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文化传播给学生精神上带来的正能量和积极影响。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一课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背景扩展,挖掘历史典故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还可以引入《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描写片段,让学生深刻把握诸葛亮的形象,理清文本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对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培养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传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课本教材上,还要适当拓展延伸。阅读名著是语文课的延伸。

首先,在班级内营造阅读的氛围,比如在班级的宣传橱窗,开设“名著推荐”栏目;在班级公共网络平台,创建“名著导读”窗口,开展“网上读写与交流”的实践活动,实现在互联网时代下师生共同阅读传统经典名著,并留言交流阅读体会。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开设名著阅读课,并在课外知识延伸与拓展中,拉近名著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名著中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阅读《骆驼祥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作家老舍的生平,向学生介绍名著的创作背景,播放一些经典片段,让名著中的语言文字更加形象化。通过欣赏影片,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引发学生对书中人物及事件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制定阅读计划,提高他们课下主动阅读的欲望。

5.开展多样性的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应定期开展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特有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储备。比如班级内可开展“名著推荐会”活动,举办“名著经典段落朗诵会”活动等。

开展“中华古诗诵读比赛”活动时,先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再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合作朗诵的组员,选择一两首喜欢的诗词,运用诵读方法,同时配上背景音乐,读出情感和诗歌背后的韵律。通过诵读活动,促使学生喜欢诵读经典,通过自主评价和教师点评,提高学生钻研与练习诵读古诗的积极性。

总之,新时期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让学生到更广泛的阅读、实践、自主学习中去提高文化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引导初中生积极主动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其成为学生精神的沃土,始终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究的问题,也是每一位语文老师肩上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梁维林《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2] 路延俊《基于整本书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探究》,《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年第12期。

[3] 齐作春《重视名著导读 传承经典文化—试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名师在线》2019年第21期。

[4] 许仁红《例谈初中语文古诗阅读教学中思乡爱国情怀的培养》,《新课程研究》2019年第25期。

[5] 于银年《诵国学经典 品百味人生—初中语文教学中诵读国学经典的实践》,《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名著教师应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名著,我想挽着你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