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而2008年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当年1-12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主要是乘用车的增长,1-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899台,同比增长117%。之后的两年国家与地方密集推出多種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2010年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起初是各种技术方案百花齐放,纯电动在其中突出重围,成为了国家、市场和消费者最为认可的新能源汽车能源动力方案,但是最开始的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表现用“惨烈”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真实续航里程不足100公里,冬天续航更是要打个“六折”,“一天一充”的纯电动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消费者身边除了手机之外的又一个“续航焦虑”之源,在那时笔者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一样认为新能源汽车确实是“鸡肋”。“要不是摇不到号,谁会买这个没用的东西?”这也是大多数人挂在嘴边对新能源汽车的真实评价。
但是此刻,我们再来看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境况是怎样的。据统计,2019年,全球主要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10万辆,中国销量达到120.6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达4.68%。截至2019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720万辆,中国占比50%以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视度可见一斑,成绩也是有目共睹,各大厂商对于“里程焦虑”问题也想出了各种解决办法,例如增设充电设施、加快充电速度、增加续航里程等。随着“里程焦虑”问题的解决,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也有着明显的提高。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在产品力表现上,已经与传统燃油汽车不分上下,甚至在动力、静音、后期维护保养支出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与性价比。现在普遍纯电动乘用车的真实续航里程均在400公里左右,可以满足用户正常上下班通勤一周的续航使用,高压直流快充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让很多车型在1个小时以内补充80%总续航的电能,而且公共充电设施快速地普及覆盖也可以让消费者就近补电。使用体验方面纯电动新能源汽车已经今非昔比,而消费者对于用车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由于高铁和民航等长距离交通出行方式的快速发展,与汽车租赁与共享模式的普及,人们对于驾车长途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少,驾车更多的场景就是在城市里通勤代步和城市周边的短途旅行,这样一来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优势凸显,外加综合使用成本更低,还有其对环境的友好性,新能源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了城市汽车消费者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