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020-11-17 02:19周效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15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策略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阅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老师和学生高度重视。阅读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世界。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策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诸多方面的知识,体现着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阅读是语文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包罗万象,这就需要教师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新《课标》的规定,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阅读教学策略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当前,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主动性比较差,通常都是跟着老师亦步亦趋地进行,并没有形成自主阅读的意识。如果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稍有松懈,那么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会明显下降。分析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一言堂”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对老师形成过分依赖的心理,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除此之外,学生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也会对阅读教学造成一定影响。

2.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出现认知错误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会出现认知性错误。比如,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课堂内的内容就足够了,不需要做太多的课外延伸。又如,过分重视“语用”部分的教学,而忽视了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在阅读的质量和数量上也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标准。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

1.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阅读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呢?其实就是理解能力、“语用”能力、思考能力等诸多能力的综合。新课改以来,我们不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呢?其中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从阅读中增长知识,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只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合理地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原本属于他们的课堂归还给他们。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兴趣是一切行动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心智不太成熟的小学生,兴趣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老师应该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兴趣导入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桂林山水》的教学时,老师可以用设置悬念的方式进行生动的课程导入。老师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桂林山水的风景图和简短视频,然后让同学们猜一猜,图和视频中所展现的景色是哪个地方。接着,教师巧妙地引出话题:“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山水非常美丽,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呢?”在此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让那些去过桂林旅游的学生来谈谈他们的感受。这样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来,并且能够实现互动式教学。

2.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有一定方法的,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阅读的质量才能有所提升。对于小学阶段的阅读学习来说,大声朗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大声朗读并不是为了读而读,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读天书”,学生看似在非常认真地朗读,其实并没有真正用心思考,这样的阅读显然是无效的。我们所要求的朗读,应该是眼睛、嘴、手、耳朵、心都要统一调动起来,而且不仅仅要读对、读准,还要读流畅并带有感情。

朗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需要从小开始训练,并从日常的朗读训练中加以提高。除此之外,对于阅读教学,朗读仍然不失为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手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遍朗读能够扫清阅读障碍,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第二遍朗读能够大致读通顺;第三、四遍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顺诗歌的内容,领悟词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当然,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默读、精读、略读等,老师应该根据文章的性质给学生做出相应的正确指导。记叙文、议论文、古诗词、文言文,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阅读方式,教师要让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来阅读,从而帮助他们提升阅读水平。尤其是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教学当中,朗读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理解是在熟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3.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场”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意在表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在人的成长道路上,环境对人格、品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孟母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多次搬家。而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环境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用“阅读场”这个词来定义,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场”,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进而让他们热爱阅读。

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来讲,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比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可以将一张大型的白布铺在教室的地板上,然后请同学们实地体验一下当“画家”的感觉。教师将事先调配好的颜料放在一边,学生轻踩一脚,将自己的脚印留在白布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课文当中动物们在雪地上留下脚印的场景。在课外,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创立一个班级“图书角”,学生可以自发地捐书,老师还可以利用班费购置一些新书,然后将所有书分类整理,方便学生自由阅读。

无论是创造课内还是课外的“阅读场”,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行沉浸式学习。一个有利于阅读的环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学生的阅读兴趣。而情景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课堂内使用,还可以以活动课、实践课的形式展开。学习植物类的文章,老师可以将活动课选择在植物园或者校园当中进行,让学生观察自然,再比照课文内容,就能够轻松理解文章的内涵了。

4.课内外阅读的整合,做好课外延伸

课内外阅读资源的整合,可以保障学生的阅读数量,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广泛涉猎。对于小学生来说,课业压力还没有那么大,因而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但是相比于中学生,他们没有能力独立选择合适自己的读物,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引导。每个学期,老师都应该根据新《课标》和自己的课程计划,帮助学生罗列出一些适合他们这一年龄段的书籍,比如中外的经典名著、绘本等。

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主要还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渗透阅读训练,因此绘本阅读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一种形式。《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小学生明白了父爱的深沉。自古以来,有很多关于母爱的赞歌,但是父爱是什么样的呢?其实,父爱同样是伟大的。这一绘本就是通过动物之间的对话来启发孩子如何正确理解父爱。此外,小学部编版教材当中还选了很多童话和寓言,除了学习课本中的这些童话和寓言之外,教师还可以系统性地进行课外延展阅读,比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

当然,阅读是需要反馈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以手抄报、日记、读后感的形式进行反馈,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课内外的阅读训练无缝对接。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水平,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和熏陶,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启发为主,引导为辅。教师还应该结合具体学情,制定周详的教学计划,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参考文献:

[1] 王玉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甘肃教育》2020年第6期。

[2] 李生瑞《点亮阅读之灯 开启智慧之门—探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名师在线》2020年第4期。

(周效梅,1970年生,女,汉族,甘肃康乐人,大专,小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