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燕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全民族阅读素养的生成,在于教育。高中是整个教育链条中最为丰厚饱满的一环。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终身阅读的思想,基本取決于高中阶段的阅读学习体验。
高中的语文教学曾一度将学生推向阅读的对立面。我们指定固定的阅读篇目,制造机巧的阅读题目,催生大量的名著阅读辅导材料,将一本本名著切割成块,让学生反复咀嚼,精准记忆情节,条分缕析,抠字挖词,将名著“解剖”到极致。其结果是,学生望名著而生厌,视经典如畏途,听阅读而乏味,读语文而无趣。殷鉴犹在,令人深思极恐。如此阅读,指望学生能发育出健康的民族精神和雅洁的文化品位,无异于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新《课标》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并首次明确了“学习任务群”这一提法。“任务”为学习目标的设定,“群”为学习目标的系统合成。语文学习任务群是高中阶段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提高语文能力以及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抓手。如何将任务群内化成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成为新环境下语文教师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和学生阅读的方式,是落实新《课标》任务群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看到,许多经典文本在现代信息的大潮中无可避免地历经时代洗礼。相较于当今社会的各种轻文化、快阅读,经典的厚重成了当前很多学生阅读不能承受之重,经典作品内容的丰富和语义的深刻在浅阅读和碎片记忆的时代也成了被束之高阁的东西。当下,给学生架构一条触摸经典、感受经典的通道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通过群文共读,让学生在共读共赏中碰撞出个性化阅读的火花,让经典作品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体验里获得全新的生长,便成为教与学前进路上的最佳选择。
近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对文本的选择,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对于经典传承和文化阅读的指向,如论述类涉及杜甫、《古文观止》、“家庭伦理与‘孝”等对经典人物和知识的解读,文言文涉及商君、贾谊、苏轼等经典名人传记的研读,文学类文本有鲁迅、沈从文等名家名篇,语用综合语段也呈现了如“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等内容,特别是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在任务指令里更是明确提出“班级读书会”这一情境,让学生畅谈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并围绕材料展开探讨,这其实就是开展群文阅读成果的一个文字汇报。
这些试题从不同层面上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晰了弘扬经典的时代主旋律,同时也反映了在当代语境下对经典进行创新性解读和创造性转化的时代需求,以浸润的方式完成经典的代际传承,鲜活地诠释了当代中国在经典文化传承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文再生能力。
同时,这也给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带来转变的契机。语文教师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桎梏,改变旧有的循教材而进的教学序列,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先融注在教学脉络中,发现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之间的微妙关联,将群文阅读的初始内容纳于计划之内。如在进行高一文言文单元教学之前,可以在教材《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的基础上拓展《左传》《战国策》《史记》的经典阅读,并匹配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安排,预先做好进度规划,对拓展文本进行关联性的筛选,精心设计群文阅读的思考拓展题,并推荐阅读相关名家的书籍,让高一学生对于史传文学有初步的认知,并从中孕育出知人论世的评价思维,在彼此的交叉阅读中思考过去、关联现在、展望未来,初步建立从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思考维度,在历史文化的润物无声中发现人文思想的魅力,用经典的光亮映照出时代的前行之路。
教师应秉持阅读教学的初心,既关注文本空间的营造,也注重阅读情境的生成,在特定的群体阅读氛围中,将相关文本材料萃集成链条,引导学生阅读。阅读的呈现方式可以多样化,纸质、音频、视频,随文而定,阅读成果的实现方式也可多样化,小到一次在组内班内的讨论、演讲,或者是走出家门校门进行采风,也可以是论文专集汇总。通过群文阅读,我们改变了旧有的教材面貌,力求构建以一定主题为依托,以悦读为主的阅读教学宗旨,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合作学习为乐趣,以探究发现为追求的阅读生态链,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阅读天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教学形态,其理念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索核心素养的养成,它不仅完成师生的共学共建,而且完成学生群体的共学共建。它推行“1+X”阅读教读方式,是一位教师带动“X”位学生的阅读动态圈,教师一改以往满堂灌式的“精讲”,转变成高屋建瓴的“引读”,学生也由“以题代读”的题海战术改为“广思博取”的文本互通,同时注重对多文本之间的交叉互建,形成一个从“引读文本”到“关联文本”再到“自选文本”的大语境群文阅读场。
同时,它也是一个学生主体与身边“X”个伙伴的阅读交感圈。如在学习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海明威作品集,探讨海明威小说构思选材及叙述上的特色,学生在交流时可以关联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样不仅深化了对海明威作品的艺术解读,而且对中外小说在构思选材、叙述风格上的差异性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还能够关联教材《在桥边》,进一步探讨战争中的人文之殇,把对作品的研读从技法层面推进到文化反思层面,并且在学生群体里引发对当下国际形势的深度思考,完成了经典作品纵向时间轴和横向社会轴的建设,在群体阅读中也建立了阅读的传感带,在学生群体内形成波纹式的宕开效应,完成经典阅读的当代再生。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感受文本、质疑故事、探讨价值、关联社会,通过历史作品可以以古鉴今,通过当代作品可以伸展社会视角,读史以明智,赏文以深思,品诗以育美。在这样一个阅读对象丰富、接受主体多元的立体阅读场域中,让学生发现阅读、发现自我,邂逅阅读、重建自我,履浅进深,揭表探里,由未知而广知,持续架构阅读的多元场域,形成多层次的阅读接受视角,真正建构起催发心智全面成长的悦读体系。学生阅读实现由质到量、从量到质的交叉突破,既使其产生丰富、精深的融通阅读体验,也使学生在生动的交流互动活动情境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能力的生成、情感的濡染、心性的陶冶,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提供筑基式的支持。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元化世界给每个人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更严肃的命题:如何在多元的社会中成就更坚实的生命?同样也给教育提出了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如何在更纷杂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奠定自己人生的基石?乱花的确会渐欲迷人眼,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浅草也可能淹没你踏行时代的蹄印。但是,当我们的学生已经锻就了识真辨伪的“火眼金睛”,掌握了七十二般变化之中的规律,路途再远,也可以初心弥坚;世界再大,也可以慧智常明。只有浅薄的小水塘才会承不住社会的风浪,我们语文教育要完成的就是筑堤建坝工程,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教育下生成承载自己生命的文化蓄积,可以面向世界,无惧无畏,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唯有文明的肌体拥有健康坚实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建构整个民族坚不可摧的文化自信。这是民族的复兴之路,也是发展教育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