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波
(淇县人民医院 介入手术室,河南 鹤壁 456750)
急性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危重症之一,多由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因素所致,且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交通运输发展,其患病率呈递增态势,多数患者伴有呼吸紊乱、意识不清、血压降低等临床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可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挽救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生命至关重要。目前临床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多采用影像学技术,故明确影像学技术诊断准确率是现阶段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比CT与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准确率。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4例,女38例;年龄26~65岁,平均(48.44±6.15)岁;体质量指数17.8~27.4 kg·m-2,平均(22.48±2.01)kg·m-2;39例交通事故,27例高空坠落,11例失足跌倒,9例工伤,4例火气伤,2例其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4~8分,平均(6.22±0.59)分。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淇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伴有程度不一的抽搐、头痛、血压改变等临床症状。(2)排除标准:①凝血机制紊乱或活动性出血;②合并肝肾等重要器官器质性病变;③既往有造影剂过敏史;④开放性颅脑损伤;⑤合并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⑥近3个月内有颅脑手术史;⑦家属存在继发性或原发性认知、语言、视力及听力障碍;⑧合并智力障碍与严重精神疾病。
1.3 检查方法
1.3.1CT检查 应用64排螺旋CT(购自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EMOTION),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扫描颅顶至听眦线,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20~130 kV,管电流为150 mA·s-1,层厚为8~10 mm,电流为150 mA,螺距为1 mm,层距为8~10 mm,矩阵为512×512。首先定位脑损伤部位,后实施横断位扫描,以听眉线或听眦线为扫描基线,注意保持两侧对称。然后由扫描基线向上扫描至颅顶,特殊病变位置可使用薄层扫描(<5 mm),并使用冠状位扫描鞍区、大脑半球凸面、颞叶及小脑幕交界处病变,层厚调整为2~3 mm,颅底检查时层厚调整为7 mm。
1.3.2MRI检查 应用1.5 T磁共振扫描仪(购自德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vanto),患者取仰卧位,首先应用快速定位成像序列,对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进行平扫,参数设置如下。FSE T2WI轴位/冠状:TR/TE为 3 000/90 ms,层厚为6 mm,层距为2 mm,矩阵为256×192,FOV为(22~24)cm ×(22~24)cm;FSE T2WI矢状:TR/TE为5 000/15~25 ms,层厚为6 mm,层距为2 mm,矩阵为256×160,FOV为(22~24)cm ×(22~24)cm。增强扫描时,经肘部静脉注射0.2 mL·kg-1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注射速度为3~4 mL·s-1。上述操作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进行影像学图像评估。
1.4 观察指标(1)手术诊断结果。(2)MRI、CT检查对不同脑损伤部位诊断准确率。(3)MRI、CT影像征象。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诊断结果经手术诊断发现,92例急性脑损伤患者中,25例(27.17%)颅内血肿,19例(20.65%)颅骨骨折,18例(19.57%)颞叶损伤,12例(13.04%)额叶损伤,10例(10.87%)额颞叶损伤,8例(8.70%)顶枕叶损伤。
2.2 MRI、CT检查不同脑损伤部位诊断结果MRI检查检出87例急性颅脑损伤,CT检查检出75例急性颅脑损伤。见表1。
表1 MRI、CT检查不同脑损伤部位诊断结果(n)
2.3 MRI、CT检查对不同脑损伤部位诊断准确率MRI检查诊断准确率[94.57%(87/92)]较CT检查[81.52%(75/92)]高(P<0.05)。
2.4 影像学征象92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头部软组织损伤及颅骨骨折,其中颅骨内外板不连续是CT颅骨骨折图像主要表现,而凹陷性骨折颅骨则表现为局限性向颅内凹陷;粉碎性骨折则伴有游离骨碎片。92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原发性出血,CT、MRI血肿图像均出现“双凸镜样”异常密度影,其中MRI图像显示为梭型血肿,占位效应较差,急性期血肿出现T1加权等信号;CT图像随病程时间延长,密度由高密度、等密度逐渐向液性低密度改变。92例急性脑损伤患者原发性神经损伤率为11.96%(11/92),其中CT影像主要表现为两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发现密度减低影,均呈小片状,边界清晰度差;MRI则出现长T1、长T2信号,且FLAIR序列表现为斑点状高信号。
急性颅脑损伤具有病情危重、发展快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救治,随病情进展可诱发水盐代谢失衡、脑性肺水肿,严重者甚至脑死亡[3-4]。因此,早期实施有效诊断方式,精准判断脑损伤程度,有助于指导临床对症治疗,改善预后。既往临床多采用感觉障碍、眼部征象、意识状态等评估颅脑损伤程度,易发生漏诊或误诊现象,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更新换代,影像学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CT检查是现阶段临床首选诊断颅脑外伤的检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势,能迅速定位颅脑损伤范围,评估其病理改变,同时还利用横断面成像动态监测颅内情况,但存在图像分辨率差、有创等缺陷,且无法适用于检测颅顶、脑干及颅底体积较小的病变[5]。而MRI检查的出现能有效克服CT检查缺陷,可重建人体图像,获取全方面断层图像,且利用空间-波普分布四维及三维立体图像等,能显著提高图像分辨率,清晰呈现颅底、轻度脑挫裂、后颅窝等薄层病变情况[6]。同时,MRI检查能有效降低颅底骨骼伪影对诊断的影响,直观显示后颅凹组织,并借助扫描矢状位与冠状面直观呈现颅底异常病变,明确病变程度与性质。另外,MRI检查在实质性脑损伤检出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准确定位微小病灶,提供生理、病理及生化等相关信息。此外,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常合并原发性脑出血,CT、MRI检查血肿影像学表现较相近,均出现“双凸镜样”影或信号影。事实上,脑出血影像学表现随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在相对占位效应较小的基础上,急性期血肿MRI图像出现T1加权等信号,CT图像随病程时间延长,密度由高密度、等密度逐渐向液性低密度改变,但与CT图像比较,MRI通过扫描FIAIR序列,不仅可精准获取并区分脑实质改变情况,还能有效反映原发性神经损伤,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相关研究还发现,MRI检查颅内损伤发现率明显优于CT检查,可为临床后续治疗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持[7]。张会文等[8]认为,CT、MRI检查均可有效显示急性颅脑损伤不同影像学图像特征,但MRI检查对急性颅脑损伤敏感度略高于CT。本研究数据表明,MRI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CT检查,与上述研究一致,提示将MRI检查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有利于指导临床后续治疗工作的展开。
综上可知,将MRI检查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评估颅脑损伤程度、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效果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