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敏,王 学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四川 宜宾 644000)
妊娠期糖尿病后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等指标,保证良好妊娠结局[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营养分析仪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营养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定期在我院产检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入选标准:①均符合《2014年GDM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与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定期产检且能随访患者。剔除标准:①同时合并血液性疾病;②同时合并高血压等;③不能有效沟通。对照组25例,年龄22~34岁,平均(28.0±2.7)岁,BMI 16.8~29.4kg/m2,平均(23.1±2.3)kg/m2,孕周25~31周,平均(28.5±2.6)周;研究组28例,年龄22~36岁,平均(29.0±2.8)岁,BMI 16.8~30.0kg/m2,平均(23.4±2.4)kg/m2,孕周25~30周,平均(27.5±2.5)周。以上数据资料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应用常规应营养护理:询问患者饮食习惯,规范患者饮食、运动、作息习惯。
研究组经营养分析仪检测后予以针对性营养干预:①营养分析仪检测:将输入电源、频率、输入功率分别设置为220 V、50 Hz、90 W。严格按照检测指标制定针对性营养干预方案,并根据综合检测结果与食物交换份相结合,制定针对性饮食与运动方案,并不断完善,检测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每个星期一次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②运动干预:主要运动为散步,早餐与午餐1 h后开始散步,时间>30 min,一个星期运动4~6次。②营养干预:以满足患者与胎儿正常发育为基础,明确每天需要能量供给量(kJ),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所占比例分别为50~60%、15~20%、25~30%,适当增加,孕中晚期时增加836~1255kJ。为避免饥饿性酮症,孕中后期时每天总能量摄入7524~9196 kJ,将食品交换份图册发放到患者手中,选择交换食物,并将合理安排到饮食中,具体分别3大餐与3小餐,分别为早餐10%(加5~10%)、中餐30%(加5~10%)、晚餐30%(加5~10%),使饮食平衡。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维生素。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改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对比(±s)
表1 各组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对比(±s)
分组(n)血糖 血脂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mmol/L)空腹血糖(mmol/L) 清蛋白(g/L)三酰甘油(mmol/L)胆固醇(mmol/L)对照组(25) 6.1±0.9 10.6±1.5 7.4±1.2 41.0±1.6 2.5±0.2 5.8±0.4研究组(28) 4.8±0.8 5.9±1.0 4.7±0.7 43.1±1.7 1.8±0.1 5.3±0.3 t 4.828 11.659 8.691 4.022 14.000 4.472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调查[3]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逐渐增加,原因主要为在妊娠期间胰岛素需求量增加,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对孕妇自身与胎儿均会造成很大影响。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分析对比得知根据营养分析仪检测结果实施营养干预后患者血糖及血脂水平控制较好。营养干预目的为控制血糖水平、预防酮症,通过调节患者饮食均可控制住血糖水平,使胎儿健康生长发育,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增加,控制血糖、增加机体抵抗力,保障母婴健康。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调节饮食、适当运动后均可改善病情,保证母婴有一个良好结局。根据患者身高与体重计算出每天所需总热量,并按照科学比例制定饮食方案、运动方案,要求医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科学性,但是缺乏系统性,且没有考虑到每例患者的差异。
在ADA指南中指出,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应尽早提出营养意见,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血糖水平等实际情况分配营养素。营养分析仪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如下:①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患者每天所需总热量,对控制血糖、体重等效果较好,具有针对性;②根据检测结果并配合患者饮食习惯制定出三大物质供能比例,不仅保证患者充足摄入蛋白质,更调节了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③营养分析仪检测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也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
总而言之,营养分析仪在妊娠期糖尿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检测结果予以营养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具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