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琳,张庆银
(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上海 200240)
在临床上,淋巴瘤为常见的肿瘤疾病,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易引发诸多症状,比如发热盗汗等。当前,淋巴瘤常用手术联合术后化学治疗,现今化疗药物均是通过静脉渠道给药,而药物的毒性和反复化疗的开展,会给患者的血管带来一定损害。PICC置管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有易操作和创伤小的优势。而因为一些患者对PICC置管认识不充分,导致一些意外事件发生。有文献显示[1],健康认知护理有利于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任选98例患者,都是在我院中进行治疗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析。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在我院中进行治疗淋巴瘤患者98例,任意分两组,一组患者有49例,命为新型组,另一组患者有49例,命为传统组;新型组平均年龄(52.34±4.23)岁,男29例,女20例;传统组平均年龄(52.45±4.23)岁,男28例,女21例;患者与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均符合淋巴瘤治疗要求,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很小,可比。
传统组应用健康认知护理,严格按照临床要求进行。
新型组应用健康认知护理:首先,置管前干预。在置管之前,采用集体讲座的方式向患者讲述PICC置管内容,并收集患者的疑问,且耐心的进行解答。其次,置管期干预。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让其身心处在放松的状态;在置管中,需要严格依据无菌操作要求开展,并告诉患者消毒之后不能随意活动穿刺侧肢体;当导管置入长度达到25 cm时,需要告诉患者把头偏向穿刺手臂方向;当置管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连续二十四小时加压包扎,让患者尽可能不用置管侧手臂活动。另外,动态关注置管侧上臂情况,如果穿刺部位周围有红肿,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大夫。最后,置管后干预。给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且逐一进行讲解,使得患者进一步掌握疾病内容。告诉患者切勿应用置管侧手臂拿重物,洗漱时,应用保鲜膜把置管位置包裹住;洗漱后,立刻拿毛巾擦干,并观察敷料情况;另外,让患者保持合适的睡眠姿势[2]。
对两组患者的ESCA(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和意外事件发生率进行观察[3]。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的比较采用t值检验,计数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数据显示,干预后,相较于传统组,新型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ESCA评分(±s,分)
表1 对比两组ESCA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能力新型组 49 17.66±3.66 37.35±2.45 21.34±4.43 20.23±4.53传统组 49 25.34±4.57 44.45±3.34 30.45±5.34 31.34±6.45 t 7.6545 9.7564 7.5456 9.6765 P P<0.05 P<0.05 P<0.05 P<0.05
通过数据显示,新型组患者出现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导管断裂共计6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2.24%,传统组患者出现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导管断裂共计1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4.49%,前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n,%)
PICC置管为临床上常见的给药方式,但是因为患者缺少自护意识,所以,常常会因为导管管理不当引发一些意外事件发生,影响患者治疗效果。通过数据显示,新型组患者出现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导管断裂共计6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2.24%,传统组患者出现导管脱出、导管感染、导管断裂共计12例,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4.49%,前者更低,具备统计学意义。和刘欣等人研究结果无明显不同,有代表性。
总之,健康认知护理对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的有效性更高,值得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