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意见明确,2020 年要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我国是全球塑料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每年生产塑料原材料一亿多吨,塑料消费制品则有6000 多万吨。但塑料消费过后的弃置环节,尤其是塑料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并不理想。
塑料回收是一个全产业链都要参与的问题。单从上游生产端或者下游回收端发力,都不能解决问题。即使生产端的产品设计中使用塑料替代品或者可降解材料,下游也仍然存在着不可逃避的回收处置问题。与之前相比,2020 年最新“限塑令”的进步更着眼于在整体性塑料循环产业链的构建。
最新“限塑令”说明国家在政策上已经确定了塑料治理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会成为今后法律法规的修订以及地方政策措施的参考。新一轮的“限塑”必定会对所有产业产生影响,各行各业都要考虑怎样去替代或者解决塑料的循环问题。
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每个消费者都要提升环保意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山 涛)
长久以来,用筷子吃饭已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给客人夹菜,虽然体现了待客的热情,但客观上,确实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可能性。
随着餐饮行业恢复营业,经过疫情大考的人们开始重视使用公筷了。
不久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接连发起公筷倡议。广州市29 家餐饮龙头企业、星级酒店等,主动推行公筷制;浙江省十个部门联合倡议在单位食堂、餐饮行业、居家生活中,全面推进“公筷公勺”;江苏泰州则于3 月9 日出台全国首个《公勺公筷使用规范》地方标准,对公勺的使用方法等进行规范。有些正规餐饮企业也已经开始提供两双筷子,一黑一白,一公一私。不少商家推出了不同颜色、图案、长短的筷子,方便将公筷和私筷区分开。
使用公筷真正体现的是尊重与关爱,也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路 蒙)
前不久,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2020 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至此,实施了16 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取消。
《意见》提出,2020 年起,在中国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即“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哲学及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解释原因称,近年来,自主招生面临一些新挑战和新问题,包括招生学科过于宽泛、重点不集中、招生与培养衔接不够、个别高校考核评价不够科学规范、个别考生提供的学科特长材料不真实等,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着力解决。
这意味着,从2003 年开始推行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在历经16 年实践之后,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溪 云)
公元前430 到前427 年,雅典发生大瘟疫,近1/2 人口死亡,整个雅典几乎被摧毁。雅典鼠疫是一场毁灭性的传染病。
在近东打仗的士兵回到罗马帝国,带来了天花和麻疹,传染给了安东尼的人们。9 年后瘟疫再次暴发。据罗马史学家迪奥卡称,当时罗马一天就有2000 人因染病而死,相当于被传染人数的1/4。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541 到542 年地中海世界暴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它造成的损失极为严重,对拜占庭帝国的破坏程度很深,其极高的死亡率使拜占庭帝国人口下降明显。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5000 到7000 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
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被认为是由一种名为鼠疫的细菌造成的。在14 世纪40 年代,流行病从克里米亚传到西欧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的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为2500 万到5000 万。
欧洲人到来之前,美洲居住着400 万到500万的原住民,其中大多数都在16 世纪的几十年间死去,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不是欧洲人的枪炮,而是他们所带来的腮腺炎、麻疹、天花、霍乱、淋病和黄热病等。
1629 至1631 年,意大利暴发了一系列的鼠疫,此次瘟疫造成大约28 万人死亡。1629 年,德国和法国士兵将传染病带到意大利曼图亚。在30 年的战争中,威尼斯军队感染了疾病,当他们撤退到意大利中北部时,又将疾病传染给了当地人。
伦敦大瘟疫是指1665 年到1666 年发生在英格兰的大规模瘟疫。在这场瘟疫中,有7.5 万到10 万人丧生,超过当时伦敦总人口的1/5。它在历史上被确定为淋巴腺鼠疫引起的大面积黑死病,是人通过跳蚤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
1720 年,法国马赛遭逢瘟疫侵袭,这是该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灾难,也是18 世纪初欧洲最严重的瘟疫之一,马赛有10 万人死于此次瘟疫。法国政府为加强隔离,还建立了瘟疫隔离墙。
莫斯科最初出现鼠疫迹象是在1770 年底,到1771 年春季变成流行性大瘟疫。当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譬如设立隔离区、销毁被污染的财产、关闭公共浴池等。
(瑞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