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的技巧

2020-11-17 15:18:42
清风 2020年24期
关键词:德育学科融合

德育囊括的范围很广,不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还包括政治、法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教育,更是学生个人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单独的德育是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的,应该将其渗透、融合在学科教育中,寻找学科中的德育元素,实现学科和德育的共同发展。

注重学科融合,促进全面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对课程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指出通过课程,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文化、发展等背景知识,还要让学生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掌握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能够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学习的目的并非仅停留在专业知识学习本身,还包含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但是,部分教师教学重点更多地倾向于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对于知识学习中良好品格的培养、坚毅性格的养成、道德法治观念的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等与学生个人发展相关的素养较少提及。而这些恰恰是德育的重点,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德育相融合,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以“走进网络世界”的教学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让信息、资讯的获取更加便捷;但与此同时,挑战和问题也随之来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部分学生对网络过分依赖,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意识减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建立起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学会正确利用网络,而不是依赖网络,让其成为学习路上的好帮手,而不是主导者;让德育元素融入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

依托信息化技术教学平台,树立坚定信念

近些年,我国的科技高速发展,尤其体现在高新技术层面。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提升,还要将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等人文、情感因素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以“人工智能”的教学为例,近几年,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教师可以以人工智能为教学切入点,细数我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果,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以视频短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有深入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视频中看到,我国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了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我国研发出被称为“天眼”的全球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这也是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的体现。观看视频短片后,学生的学识得到丰富,视野得到开阔,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骄傲感得到提升。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念,立志于为国家科技创新、研发努力奋斗。

融合德育元素,促进团队协作

德育应该以与专业课程融合、渗透的方式开展,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因此“说教”式的德育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心理和情绪,阻碍德育的推进。教师要科学地将德育融合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以达到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德育水平的目的。

以“设计与制作主题网站”的教学为例,教学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网站设计、制作相关知识,二是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另外,设计的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讲授基本知识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和制作班级网站,并将其作为学科的过程考核部分,网站的设计和制作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可以给学生预留两周的时间进行网站设计,再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团队的创作成果,分享设计的灵感来源、具体的实施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和体验。这个过程不仅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发展的空间。

在现代教育观念里,学生的个人素养、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程度、创新意识等素养是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更倾向于将德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本文主要从中学信息技术学科角度,分析了德育与专业教育学科融合的策略,以期为学生良好品德修养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猜你喜欢
德育学科融合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