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乃铭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凤凰涅槃”可说是当今与凤凰有关的词汇中普及率较高的。画家黄永玉就有幅名画名为《凤凰涅槃》,当代盐亭县高山少林寺住持释德政写有诗作《凤凰涅槃赋》,2015年中国大陆也拍摄过名为《凤凰涅槃》的电视连续剧等。但无论是《中国成语大辞典》,还是《辞源》《辞海》,甚至是《佛学大辞典》中,或无该词汇的收录,或没有对该词汇出处给出一个较明确的说法。一个如此高普及的词汇为什么在众多的辞典中均无收录?是何原因?笔者以为还得从凤凰究竟能否涅槃重生说起。
关于该词最早的出处,画家黄永玉在《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一文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当年黄永玉想以凤凰涅槃为主题创作画作,可查遍了各类词典文献也未找到“凤凰涅槃”一词的出处。后黄永玉打电话向钱钟书咨询,钱钟书明确告知黄永玉,“凤凰涅槃”一词是郭沫若为其诗作命题时编出来的一个新词。①黄永玉:《北向之痛——悼念钱钟书先生》,该文选自中学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郭沫若在他的《凤凰涅槃》一诗的序言中则是这样写道:“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phoenix),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雄为凤,雌为凰。”②郭沫若:《凤凰涅槃:郭沫若诗文经典》,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4年9月,第26页。
按照郭沫若的理解,西方神话中的能浴火重生的菲尼克斯就是中国神话里的凤凰。要论证郭沫若创造出“凤凰涅槃”一词的合理性,须先考证菲尼克斯究竟是不是凤凰。
郭沫若在其《凤凰涅槃》中所写到的“天方国”应是指阿拉伯地区的麦加一带,据顾祖禹撰写的《方舆纪要》记载:“天方国‘在西域之西,明宣德中,其王遣使入贡’。麦加城中有‘天房’,为教祈祷时礼拜的朝向。”①[清]顾祖禹:《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3082页。在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到麦加城和教徒们做礼拜的朝向,“天方国”这一称呼应是源自麦加城禁寺中央的立方形高大石殿。所以郭沫若所提到的菲尼克斯或许与伊斯兰教或麦加城有某种关联。
可是,生活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神话故事中并未发现有类似凤凰与菲尼克斯的神话生物的记载,与阿拉伯相邻的古希腊,在他们的神话和文献中却有着对菲尼克斯的记录。对菲尼克斯最早的详细记载来自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其在该书中这样写道:“他们还有一种称为波伊尼克斯(phoenix)的圣息,这种鸟我本人除了在图画上以外,从来没有看见过。甚至在埃及,这诚然都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动物;而根据黑里欧波里斯人的说法,只有每隔五百年,当它的父鸟死的时候,它才到这里来一次。如果这种鸟和图上所画的一样的话,则它的大小和形状便是这样:它的羽毛大部分是红的,部分是金色的,而它的轮廓和大小几乎和鹰完全一样。”②[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6月,第141页。在这里phoenix被译者音译成了波伊尼克斯,而非常见的菲尼克斯。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对phoenix的生存繁衍还有较详细的描述:“有这一切,初生的时候和后来都很不相同。但是惟有一只鸟,它自己生自己,生出来就再不变样了。亚述人称它为凤凰。它不吃五谷菜蔬,只吃香脂和香草。你们也许都知道,这种鸟活到五百岁就在棕榈树梢用脚爪和干净的嘴给自己筑个巢,在巢上堆起桂树皮、光润的甘松的穗子、碎肉桂和黄色的没药,它就在上面一坐,在香气缭绕之中结束寿命。据说,从这父体生出一只小凤凰,也活五百岁。小凤凰渐渐长大,有了气力,能够负重了,就背起自己的摇篮,也就是父亲的坟墓,从棕榈树梢飞起,升到天空,飞到太阳城下,把巢放在太阳庙的庙门前。”③[古罗马]奥维德:《变形记》,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15页。以上两段描写让菲尼克斯和太阳有了关联,天空中的太阳对应着地上的火焰,后世关于菲尼克斯能在火焰中重生的说法极可能就来源于此。
也正是因为《历史》《变形记》的这两段描述中提及了太阳神殿和太阳庙,即古埃及神话中的太阳城,而希罗多德也明确地说有关菲尼克斯的传闻来源于埃及。因此才一直有人认为菲尼克斯的原型是陪伴埃及神话中的太阳神拉的贝努鸟,而按照古埃及神话的说法,贝努鸟又是诞生于火焰之中,故有一种比较受到认可的推论:即菲尼克斯在烈火中重生的特性是源自埃及神话中的贝努鸟。
塔西佗在他的《编年史》一书中这样描写菲尼克斯:“因为据传说,当它享尽了天年并且快死的时候,它要在它的本国做一个巢,把一种具有生殖力的物质洒在上面,这样一只小凤凰就从那里产生出来了。”④[古罗马]塔西佗:《编年史(上)》,王以铸 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3页。正因为它有如同死而复生一般的繁衍方式,所以phoenix一词也经常被译作“不死鸟”。
不死鸟与火焰或太阳能扯上关联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大多自然界的鸟类都会随着太阳的起落而有规律的活动,鸟出日升,鸟息日落的景象是古人们经常能够看到的,因而古人就很有可能将鸟和太阳联想在了一起,而菲尼克斯的反复重生也可能是对应太阳的周期性起落循环,在大地上能够与太阳相对应的就只有可以带来光和热的火焰了,故能浴火重生的不死鸟也极可能源于古人对于太阳的崇拜。
另外火焰与太阳也寓意着驱散黑暗与恐惧、净化污秽之物等,所以在西方神话中的不死鸟除了象征着永生不死的顽强精神外,还有纯净、高贵、正义等意涵。
因为以上两种说法都不能找到实质性的证据,只是限于推论,故不死鸟究竟是起源于希腊与罗马的神话,还是源自古埃及神话一直都存有争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变形记》《编年史》的两段记载的译文中直接将phoenix翻译成了凤凰,这样翻译的准确性应当是值得商榷的。
早在中国明代的文献中就出现了不死鸟的记载。比如来艾儒略的《职方外纪》的记录:“传闻有鸟,名弗尼思,其寿四五百岁,自觉将终,则聚干香木一堆,立其上。待天甚热,揺尾燃火自焚矣。骨肉遗灰,变成一虫,虫又变为鸟。故天下止有一鸟而已”①[意大利]艾儒略:《职方外纪》,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物理小识》中记载:“度尔格国鸟,名弗尼思,寿四五百岁,将终,聚香木发火自焚。灰变虫,虫又变鸟”②[明]方以智:《物理小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第278页。。
“弗尼思”应当是菲尼克斯的可能性较大,尽管文献的记载与西方菲尼克斯的形象有所不同。弗尼思死后先变成虫再重生为鸟的记载与菲尼克斯的重生方式略有出入,但弗尼思的音译、寿命、生活习性等与菲尼克斯都相当接近,故弗尼思可能就是不死鸟,而非凤凰。
有学者对明代文献里记载的度尔格国进行的考证,可进一步证实弗尼思就是菲尼克斯:“《职方外纪》作度尔格国,与欧罗巴洲之北都鲁机同是一国,分跨二洲,与俄罗斯相似。一作土尔几,一作土耳其,一作都鲁机。”③张惠民:《〈海国图志〉的对外关系用语和新词语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论文,第29页。由此可见,记载中的“度尔格国”应该就是指当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约在明朝中叶时期,其疆域几乎廊括了整个阿拉伯半岛。而该地区就是西方神话中菲尼克斯存在的地方。
综上所述,不死鸟应是起源于西方的神话传说,且至少在明清时期的人看来不死鸟应当不等于凤凰。郭沫若在《凤凰涅槃》的序言中提到的菲尼克斯就是凤凰的说法是否正确?或该说法存有多少合理性?要解决这两个疑问,还需搞清楚两个问题:第一,在中国古人的认知中,凤凰到底能不能在火焰中死而复生?第二,在“凤凰涅槃”一词出现之前,人们认知的凤凰与西方的菲尼克斯到底有无相似度?
凤凰和龙有个共同点,二者皆是不同历史时期与时代背景下不断和各种文化交融,从而逐渐变化,最终演变成了当今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的。纵观龙与凤两个文化符号的演变史可发现二者是有差异的,龙的形象从诞生至今都带有一定的神性,而凤凰则不然,可以说当今人们所认知的凤凰的神性是随着其形象在历史洪流中的演变被逐步赋予的。
据《山海经》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④袁珂:《山海经校翻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页。以及:“诸夭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⑤袁珂:《山海经校翻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22页。在《山海经》和一些较早期的文献中“凤凰”多被写作“凤皇”。
因《山海经》成书自秦汉之前,所以从《山海经》的以上两处记载中可知,先秦时期人们认知的凤凰只是一种长得像鸡,会跳舞,能给人们带来安宁的鸟,且凤凰的蛋可被民众食用。可见那个时期的凤凰除了能带来安宁外,并无其它神性特征。
汉代以后,开始有了变化。首先,凤凰的地位在汉代得到了提高。在《礼记·礼运》中对其的身份有这样的定义:“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⑥[西汉]戴圣:《礼记》,王学典编译,北京:蓝天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08页。从这段描述可得知,其在这一时期已与龙、麟、龟并列为“四灵”,只要有它在,鸟见到人也不会被惊飞,由此可推论,百鸟已成凤凰的从属。其次,就是外形上,晋代的郭璞给《尔雅·释鸟》作注时,这样描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⑦周祖谟:《尔雅校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外形从长得像鸡,变成了兼具鸡、蛇、燕子、龟和鱼五中生物的特征。该时期的凤凰单从地位和外观上说,就已与自然界中的生物有了较大差别。
凤凰形象为何在汉代后开始被神化?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凤凰的性别倾向说起。据考证,凤凰本分雌雄。《尔雅·释鸟》就有描述:“凤,其雌皇。”⑧周祖谟:《尔雅校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47页。凤是雄性,其雌性叫“皇”。司马相如创作的《凤求凰》,也可进一步说明这一点,该作就是借写凤与凰的求偶过程来隐喻男女之情。
从汉代起,龙逐渐成为皇帝的象征,凤凰的雄性特征开始被弱化,后来凤凰就成了皇后的专属图腾,有了母仪天下的寓意。“凤”字的雄性意义被削弱,凤凰的形象开始有了趋向雌性化的特征。例如在龙飞凤舞、龙章凤姿等成语里,龙的形象有着显著的男性特征,而凤凰就与之相对应的被冠以了女性特征的含义。
到了近现代后原带有雄性色彩的“凤”字开始出现在众多华人女性的名字里,且这其中还不乏许多知名女性,比如张学良将军的夫人于凤至、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女明星闫凤娇等。“凤”字在华人女性名字中的大量出现,也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凤凰的形象在中国社会认知中被雌性化的现象。
宋明时期,道教达到极盛,而凤凰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开始与属火的朱雀混淆,成倩在《“朱雀”的形成及与“凤凰”的混淆》一文中写道:“虽然造型相近,但二者最初的含义完全不同,朱鸟是南方宿名,表方位,属火鸟;凤是灵异之鸟,预太平,属祥鸟。但在纬书中,凤凰却与南方火相配,两种神异之鸟出现趋同。当它们作为神鸟融入道教后,不断被赋予灵性,在之后的宋明文献中朱雀与凤凰便被完全混淆”①成倩:《“朱雀”的形成及与“凤凰”的混淆》,《学术探索》2014年第9期。。由于与朱雀形象的混淆,导致了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凤凰被赋予了火焰的特性。
不死鸟与凤凰在形象特征上虽有差异,但二者也不乏偶合之处。
首先,二者诞生地的差异。从《山海经》《尔雅》对于凤凰的早期形象的描述来看,可以准确地了解到它是一种产自中国本土神话体系的神鸟。尽管菲尼克斯究竟是出自西方的哪个神话体系存有争议,但从二者早期形象的对比,以及从明代文献的记载可推论出凤凰与不死鸟诞生自两种不同的神话体系。
其次,初期形态上的差异。至少在古罗马时期人们的认知中不死鸟就能死而复生,且与太阳、火焰有关,是很具神性的。而从《山海经》对凤凰描述来看,早期的凤凰形象是不具备多少神性特征的。
再次,二者性别元素和繁衍方式的差异。从《尔雅》等文献的记载来看,凤凰有明确的两性区分的,《凤求凰》对其求偶行为也有描写,且《山海经》还有凤凰蛋的描述。后来凤凰的雄性特征被削弱,最后成为了有女性性别特征的神鸟。而不死鸟却无明确的性别界定,它繁衍后代唯一的途径似乎就只有死亡,一只菲尼克斯死亡之后,新的菲尼克斯才能从其父亲或母亲或前世的遗体中诞生。
第四,二者在具备死而复生能力上的差异。凤凰作为中华文化中象征祥瑞的神鸟,在“凤凰涅槃”一词出现之前,关于其如何死亡?死亡后又能否重生?这两个问题在中国这种注重避讳的文化背景下应是不会有人去深度探究的,所以凤凰能不能死而复生?这个疑问就无法得到明确的解答。若定要弄个清楚,就只能做两个较勉强的推测,一,凤凰既然是象征祥瑞的神鸟,它便很可能拥有不死之身,毕竟祥瑞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与向往。二,因《山海经》有凤凰蛋可被人食用的描写,那按照常识凤凰的肉就也应该是可以吃的,既然其肉和蛋都能吃,那它若死了,就当是无法复生的。而菲尼克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浴火重生。
如果由于以上二者的差异就此便说郭沫若创造出“凤凰涅槃”一词没有合理性,也不够客观,因为其二者在特征上还存有偶合之处。
第一,二者都是各自神话体系中最具代表性,且有着美好象征的神鸟。首先,二者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都是正面形象,都有美好的寓意。其次,二者都是各自神话体系中最知名也最具代表性的神鸟。在中国的皇权时代,凤凰是象征皇后的图腾,而在近现代的希腊不死鸟的形象曾经被搬上过该国的国徽。
第二,二者火焰特征的偶合。菲尼克斯除了死而复生的特征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与太阳或火的关联。严格意义上讲凤凰与火焰并无实质关联,但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是很难区分凤凰和象征烈焰的朱雀,因此火焰就成了菲尼克斯与凤凰在大众认知层面的一个偶合点。
第三,“浴火重生”与“涅槃”内涵的偶合,郭沫若认为:“涅槃是梵语Nirvāna的音译,是归化、圆寂的意思。释迦牟尼死了叫涅槃或圆寂,意谓返本归真,永无生死。凤凰从火里再生有类于此,故以涅槃称之”②郭沫若:《几个书名的解答》,《文艺学习》1956年第31期。。
“涅槃”与“浴火重生”虽呈现形式不同,在内在的意涵上却是高度一致的。郭沫若便是以“涅槃”与“浴火重生”在思想意涵上的一致为基点,再加上凤凰与不死鸟在客观认知上的一些特点的偶合为框架,并赋予了凤凰能够涅槃重生的能力,最终成功的创造出了“凤凰涅槃”这一极富有影响力的新词汇。
郭沫若诗作《凤凰涅槃》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人民觉醒、民族独立和国家新生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该诗通过对凤凰涅槃重生的颂扬,来表现了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生,这恰好契合了当时的时代心声,很快《凤凰涅槃》就风靡了整个中国,“凤凰涅槃”一词也随之被国人认同。
“凤凰涅槃”一词可说是融合了东西方神话思想、佛家思想和中国道教元素的产物。即便是严格意义上的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审视该词,它也具备相当的合理性,因为凤凰形象的形成本就是在漫长的历史中被不断神格化的文化负载体,“凤凰涅槃”一词的出现自然也可被视作是其在新文化运动这一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被郭沫若赋予了涅槃重生的神力,从而被再一次神格化的结果。
在《变形记》和《编年史》中,“phoenix”都被直接译作了“凤凰”,而非“不死鸟”和“菲尼克斯”。“在其他地区也有与凤凰和phoenix类似的传说,以及相应的对应之物。比方说日本的Ho-Oo、俄罗斯的火鸟(Firebird)、埃及的太阳鸟(Benu)、美洲的叶尔(Yel)和阿拉伯的安卡(Anka)等等。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地区的神鸟都被英语文化翻译过来,但是都是在尊重他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不是统一都翻译成phoenix”①黄金萍:《“凤凰”一词的英译问题》,《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5期。。
目前已无从考证,是从何时起首先由何人将英文中的“phoenix”一词译作“凤凰”,但可明确的一点是,这种不甚准确的翻译是源自于翻译者对“不死鸟”和“凤凰”两个概念的混淆。而郭沫若创作的诗作《凤凰涅槃》,以及由其创造出的新词“凤凰涅槃”的出世,在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两者的混淆。
将“凤凰”与“不死鸟”这两个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符号混淆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无论是文学艺术作品,还是学术交流,甚至流行文化都受到了它的影响和冲击。系列小说《哈利·波特》的第五部英文名叫《Harry Potter and the Order of the Phoenix》,在中国的译名为《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其实,最准确的中文名应当是《哈利·波特与不死鸟社》或《哈利·波特与菲尼克斯社》。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是在原北美霍霍卡姆文明的旧址上新建起来的,该城市英文名为Phoenix,意为“在废墟上重建的城市”,取不死鸟浴火重生的美好寓意。而这座城市通常被译作“凤凰城”,对于这座城市的城名最准确的翻译应该是“菲尼克斯”。《英雄联盟》中有一位角色英文名叫“Anivia,the Cryophoenix”,其实是只浑身布满冰晶的不死鸟形象,拥有死去几秒后复活的能力,在中文版游戏中其名字被官方译作“冰晶凤凰-艾尼维亚”,而最准确的翻译却应当是“冰晶不死鸟-艾尼维亚”。
可见,不论是崇尚严谨的学术领域,还是受众众多的文学、影视、流行文化领域都受到了二者遭混淆的影响。的确这二者的混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但负面影响也很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会导致凤凰和不死鸟逐渐丧失其在各自文化中的独特性。
凤凰和不死鸟是两个有偶合之处又截然不同,且都负载了许多各自民族文化元素的神鸟,这两个文化符号对于弘扬和传播其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非常重要,所以无论是从翻译的层面,还是从文化认知的层面来看,这一现象既是在抹灭二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意涵,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之流失掉自身的文化身份。
中华民族如今正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如何在融入世界多元文化的同时,保持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何学会去尊重他国的独特文化?怎样处理好这两个问题,这对我们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和崛起都至关重要,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每一位华夏子孙应该去思考与担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