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萌芽阶段的青春小说出版。上世纪90年代,部分出版社出现以效益为导向,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分析读者的阅读兴趣与阅读需求,策划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意义的选题。春风文艺出版社就在当时策划了富有远见的“布老虎系列丛书”,该系列丛书以年轻人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叙述青年人的爱情故事与成长的困惑。“布老虎系列丛书”以其明确的品牌塑造与图书营销策略在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的“布老虎青春文学”是后来青春小说蓬勃发展的前奏,也为后来青春小说的出版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二)高速发展阶段的青春小说出版。1998年,上海萌芽杂志社联合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举办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的举办使得一批具有良好文学修养、语言文字清新、隽永,独特写作风格的青年作家脱颖而出。这其中就包括当前非常流行的畅销书作家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等人。新概念作文比赛举办效果反响良好,持续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在文学创作界也刮起了一股青春文学创作的旋风,青春文学的新样式在图书市场也受到热烈的欢迎。当然,青春文学的创作者也不仅仅局限在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些作家,越来越多的写作者加入到青春文学的创作当中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写作风格,作品并受到粉丝的喜爱与追踪。这一时期是青春文学欣欣向荣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青春小说出版作品有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幻城》,韩寒的作品《三重门》,可爱淘的作品《那小子真帅》,顾漫的作品《何以笙箫默》,明晓溪《会有天使替我来爱你》等。
(三)处于低谷时期的青春小说出版。2007年以后,青春小说从火热与炙热的销售地位上逐渐衰落,青春题材的小说销量开始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盗墓小说与职场小说获得了受众的青睐。在这一时期受到欢迎的盗墓小说有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等;受到欢迎的职场小说有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崔曼莉的《沉浮》等。处于低谷时期的青春小说受到读者的关注相对较少,与之前青春小说火热销售情形相比,这一阶段的青春小说出版发展呈现出颓势,而这一情形直到2009年才得到扭转,原因是青春文学图书市场又出现了新的、优秀的青春小说。
(一)畅销青春小说改编电影的概况。从21世纪开始,互联网中的小说开始尝试改编成电影。2000年,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改编成同名电影在国内上映,但此次的电影改编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以惨淡的票房成绩收场。2010年,李可的职场畅销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后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重肯定。至此,我们便可看到大量畅销青春文学改编成电影。九夜茴的《匆匆那年》、郭敬明的《小时代》三部曲、饶雪漫的小说《左耳》、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纷纷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青春片也纷纷上映。令人意外的是,这两年中青春片的改编上映频率如此之高,但是观众似乎都十分捧场与支持,因为从畅销青春小说改编电影的上映情况来看,上述电影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二)畅销青春小说出版与电影改编的具体互动。电影带动小说的再版热潮,电影与小说在该层面上的互动并不难理解,畅销的青春小说早已在纸质图书与电子版图书发行后便网罗了一大批的粉丝,针对它的电影改编,畅销青春小说的读者也是改编电影的潜在观众,图书读者一般会选择去观看小说的电影改编。与此同时,高品质的改编青春电影上映后,之前没有看过小说的观众会因为电影好看,在观看电影后转而去购买图书,实现对该作品的二次欣赏。这里小说的再版也主要指的是纸质图书的再版,因而在图书市场中会出现某本小说的精装版亦或是电影小说的出版。2005年,图书《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由国内出版社引进并发行,据统计该书当时的销售量为两万册左右,后来,著名导演李安将其改编成同名3D电影,电影在国内外公映,导演李安也凭借此片荣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电影的宣传与公映带动了图书《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销售,该书销售数量快速上升至35万册。青春电影对青春小说的再版与青春图书的销售起着同样的作用。
将小说改编成电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小说作者、编剧与受众三方参与其中,在不断地深入探讨中,寻求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良性的运作,青春小说改编电影才能取得长足和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