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全面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为此,国家统计局遵义调查队成立专项课题组,通过走访10区县22家企业、合作社和养殖场,着眼产业结构,聚焦产业兴旺,深入查找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通过对全市14个区县共796户农民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着眼生活质量,聚焦生活富裕,深入探析农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通过进村入户座谈,着眼和谐美丽,聚焦乡村振兴,深入发现农村生态、乡风和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客观分析全市“三农”工作领域存在的短板,为遵义全面小康巩固提升、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升级行动提供参考。
(1)特色优势引领产业化。各县区结合资源禀赋,以特色产业为引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初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全域种植辣椒210万亩,潭、凤冈和正安等14县区市投产茶园200万亩,道真示范带动种植1000亩食用菌,播州、习水等地重点推进生态畜禽渔养殖,仁怀全力打造红梁主产示范区,赤水、桐、正安聚力竹产业带,务川创新举措发展花椒产业。各地立足县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在基础条件较好、产业代表性较强的区域,重点打造7个万亩和16个5000亩农业规模化基地,带动部分区域实现产业化发展。
(2)坝区示范突出规模化。坚持以坝区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围绕产业发展思路盘活228个坝区资源,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全市500亩以上坝区共57.8万亩,各个坝区根据市场需求选准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单品规模,种植蔬菜、辣椒、优质稻、草本中药材、食用菌、优质烟叶以及其他农作物等88.9万亩(含复种)。以坝区产业为主导初步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农业生产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
(3)产业链延伸构建集约化。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现代化设施及先进科技配套基本完善,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面、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正在形成。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要有辣椒、茶叶、竹笋及竹制品、果蔬及山野菜(含食用菌)、中药材及成品药、优质稻米、植物油(含茶籽油)、特色食品制造、养殖屠宰及肉制品等。2019年实现产值504.76亿元,同比增长8.97%,100万元以上企业795家,产销一体化、集约化发展格局正在构建和完善。
(4)借力发展推动市场化。借沪遵扶贫协作之机,全方位展销上海对口遵义扶贫协作9个县市特色农产品。2019年全市销售农产品金额达18亿元左右,其中,“遵品入沪”销售额达5.62亿元;围绕渝黔合作大背景,搭建渝遵农业合作大平台,建成渝遵合作蔬菜示范基地3.21万亩、实现农产品配送6500吨,16家企业组团参加西部(重庆)农交会,推动经营主体在渝开设档口3个,50余个遵义农产品长期在重庆展示中心展销,17家经营主体与重庆经销商建立销售合作关系。
(1)农民钱包变得越来越鼓。从全省来看,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简称“农可支收入”)为13565元,四年来农可支绝对值均高于全省,跑出了遵义速度。2016-2019年全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简称“城可支收入”)与农可支收入的比值分别为2.68、2.66、2.63、2.61。
(2)农民生活质量越过越好。全面小康创建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2019年,遵义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93.5%,比2015年提升6.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1.65个百分点。农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食品、服装等生活必需消费品占农村居民日常消费的比重持续下降。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15年的36.8%降至2019年的35.2%。
(3)农民持续增收越来越稳。从农可支收入四项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是农村居民获取收入的主要渠道。2016-2019年,工资性收入在农可支收入中占比从38.4%提高到42.1%,成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产业发展促进经营性收入增加,使其成为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第二极”,2016-2019年,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从4177元增长到5012元,在农可支收入中占比36.9%;政策推动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且在近两年跑赢了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增速,四年来转移性收入从1920元增长到2760元,增速从12.5%提高到20.9%,是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重要支撑。
(4)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2017年起,遵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农业资金,集聚农业产业项目,有效地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截至2019年,全市“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试点村达到1030个,59.53万户农户入股变股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38万户。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38.6%。其中,红利收入同比增长14%,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租金收入同比增长66.7%,出租房屋净收入同比增长33.9%。
(1)农业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自2017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通组公路14175公里,基本打通群众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特别是部分极贫乡镇、深度贫困村,大多距离县城、中心集镇较远,在江河干流支流、险川要碍等地理自然分割点,一条条弯急坡陡的通组公路将点多、面广、线长、规模小的散居村民串起来,彻底改变了自然生产条件极差的村民生产生活现状。
(2)教育医疗服务供给充足。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农村孩子学前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基本得到保障,除个别位置偏远、人员外出较多的村小学、幼儿园生源偏少外,其余交通便利的村小及幼儿园生源较为充足。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基层医疗机制改革的推进,有条件的村建立了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乡村医生从坐堂行医转向巡回服务,有效解决了老百姓看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小病不出村、重病有保障基本得到解决。
(3)美丽乡村生态基本巩固。各区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村庄清洁、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绿色遵义六项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大力发展节水养殖、清洁生产、还田利用。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初步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8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4)乡村治理体系更加有效。乡村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多元主体合作共治雏形显现,初步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村支两委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作为乡村自治的基础,基层组织力量不断增强,基层自治基础进一步夯实;农民合作社、农村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引进企业、公益性社会组织以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参与产业革命、投资、社会服务等方式作用于乡村治理;积极推行村级“法律顾问”,在依法治村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步伐,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已形成。
(1)种养模式结合程度不紧。传统种植业、畜禽养殖融合发展不够、结合不深,未实现加法效应。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程度有待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
(2)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以企业、合作社、大户为主的经营主体多而不强,现有利益分配格局下农民受益面偏窄、获益度不深。在产业发展利益链上,规模经营没有真正把农民聚在合作社里、富在产业链上,经营主体及其产业对坝区周边群众辐射带动不足。
(3)物流仓储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流通链条不完善,配送和服务效率不高。农产品仓储条件差,影响农产品品质。
(4)品牌培育发展速度滞后。农业品牌培育及精深加工不足,现有农业品牌众多、杂而不响、影响力仅限局部地区、品牌辐射度不够,农产品加工多以初级加工为主。
(1)文化程度制约技能提升。文化素质不高阻碍了农民职业技能的掌握与提升,进而决定其获得就业机会的多寡。从收入结构看,在工资性收入中,不按月发放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超六成,灵活就业直接影响工资性收入增速快慢;在经营性收入中,经营一产、三产带来的收入占比超过九成,受农牧业收入不稳定影响,经营性收入需要三产来加持,因此三产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经营性收入的波动。
(2)就业易受偶然因素影响。在问卷调查受访者中,有48%的家庭有外出务工者,从问卷调查数据来看,在外出务工存在的困难或问题中,63.8%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原因导致务工机会减少,66.1%的认为经济形势不好导致务工收入没有增长。受此次疫情影响,农村居民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同比下降了12.4%。
(3)财产性收入拉动效应不足。2019年遵义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但是财产性收入占农可支收入的比重太低,仅为0.6%,对农村居民增收拉动力度影响甚微。从产业发展来看,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培育还处在初期,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经营都是一个长期过程,财产性增收短期内难以起到速效。从生产要素配置来看,基础性生产要素——农业生产性土地利用率不高。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来看,23.5%的受访家庭土地处在全部耕种的状态,53%的受访家庭土地处在部分耕种的状态,6%的受访家庭土地全部撂荒,只有近6%的家庭土地有流转。
(4)自然经济难抵经营风险。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潮中,不断有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但农村可用劳动力绝大多数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调查数据显示,57%的受访者更倾向于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或从事副业来增加家庭收入,青壮年劳动力明显不足或者不愿从事农业。当种植高梁、辣椒以及生猪养殖等的增收致富机会来临时,留守老人和妇女在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面前大多望而却步。
(1)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完善。农村大部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和农业生产设施等基础条件依然是发展短板。从实地走访调研的情况来看,现有通村路、通组路坡度起伏大、路面窄,恶劣天气状况下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难以保障;通信网络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村落信号弱、网速慢;农村自来水管网供给覆盖面低,居民家庭饮水主要来源于井水、河水、降水和蓄水等,基本上不采取任何净化消杀措施直接饮用,安全饮水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农村居住分散,污水管网建设难度大,村级污水治理推进难度大。
(2)村级建设缺乏系统规划。缺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投入不够,农村生态环境退化、农药化肥污染严重、养殖污染问题日渐凸显、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置系统不完善。部分地方缺乏实用的水厕改造和垃圾收集处理配套设施,造成建设资金的无效投入、重复投入。农村规划覆盖率较低,部分建设缺少系统思维、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利于长远发展。
(3)乡风文明内容不够丰富。农村公益性、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
(4)乡村治理能力有待提升。部分村支两委发挥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引领功能不强。日常管理缺少创新思维,治理力度不大,服务意识不足,战斗堡垒作用有待提升;村级治理缺少法治思维,民主管理水平不高,不能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村级集体企业活力不足,村民发展农村产业缺乏经济组织管理和现代化企业运营知识,参与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发展思路不清、项目选择不准,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乏力,农村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缓慢;部分乡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效果不够明显;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不够完善,防水、防风、防旱为重点的防灾减灾组织协调能力还需加强;对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关心关爱的“温度”不够。
(1)多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根据种植和养殖行业发展规律,规划好产业布局,在区域内优化调整种植和养殖结构,注重不同业态间的互补和融合发展。聚焦坝区及坡地宜机化改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及小型机械化。各级农技人员要精通农业善懂农民,突破陈旧低效的发展模式和思维定势,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指导产业发展,培育带动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融合种养殖行业,并把生态循环农业推广到产业革命的进程中。鼓励种植业与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加工企业与农业生产者对接,结成订单农业,注重拓展瓜果蔬菜的观光、旅游、休闲和采摘等功能及产业内涵。
(2)强化利益联结留住农民。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完善各种利益主体的联结机制,激发农民发展农业的内生动力。鼓励和发展“飞地同创”“异地入股”新模式,鼓励和引导有知识、有眼界的农民返乡创业,整合位置偏远、基础薄弱、发展空间较小村寨的帮扶资金,集中到基础条件较好的镇村发展,以强村弱村优势互补、联合发展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3)加快流通配套设施建设。聚焦产业要素保障,整合项目资金,着力完善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抓好分拣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从农产品采摘、流通等环节发力,做好产地预冷和运输配送,以降低生产运输成本为重点,构建协调完善的产业链条,保障农产品品质和提升产品利润率;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水平,实现订单化供应,加快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共享冷链物流资源,降低农产品冷链物流成本。国有平台公司携手农产品流通领域龙头企业,推进公益性市场建设,实施跨区域季节性和结构性保供。
(4)着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每个县聚焦一到二个产业,招大引强培育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引进培育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注重加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裂变式发展。推动农业发展在区域内由自给自足向参与现代市场经济转变、从粗放量小向集约规模转变、从“提篮小卖”向现代商贸物流转变,从单一种养殖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坚持用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理念抓生态茶叶、有机红梁等富民产业,引领精深加工企业向农业园区集聚,提升农业产品附加值,保障利益最大化。
(1)加大技能教育扶持力度。因地制宜、因业施教、因品施培,加强对当地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技能提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网校,让新型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基层农民。
(2)丰富农业保险服务领域。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降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风险。开展农产品产值保险、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险种试点,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拓宽农业保险服务领域。结合实际探索符合不同区域特点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加快出台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支持政策,更好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3)做强高效合作农业经济。加快农产品“精深加工,纵深发展”,大力推进农民为主体的合作社经营模式,鼓励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和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基层供销社、畜牧兽医和农业技术推广等经济服务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方主体共同创办合作经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在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合作经济、集体经济大力扶持,探索多样化的融资担保方式,大力推广“大额信贷”“企业联保”“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等,解决好农村建设缺钱的问题。
(4)推动要素流动促进增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荒置土地、农户存款资金、闲置住房宅基地等,推动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和流动,形成农旅一体、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制定和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管理实施办法”,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规范农村土地的使用和管理。建立公开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和驻留。完善利益分配制度,着重保护一线劳动者的既得利益、保护科技劳动者的智力报酬、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利益稳固。
(1)分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高标准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转移性支付投资力度,结合各自辖区实际,以产业项目引领政策支持和资金配套,协调联动集体投入和个体投入,重点保障基础性、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入。结合村庄实际优化布局,推进农村道路会车带建设、坝区农田水利改造、卫生饮水监测预警、通信网络提质、污水连片集中处理以及产业集群配套等方面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以及农村养老等方面设施投入和完善提高,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和移动通信网络提质增速,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逐步探索建设智慧乡村、数据乡村。
(2)因地制宜编制乡村规划。注重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长期性。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认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村建设带来的危害性,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区域规划发展的协调性。厚植绿色发展理念,科学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和农膜等生产资料的依赖;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行养殖污染减排和畜禽粪污“肥料化”,加强规模化养殖场环保监督和管理。加强住房建设规划,注重农村建设和住房建设规划的统一性,重点做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污水处理以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等规划建设。
(3)倡导文明新风培育乡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乡风文明行动,整理、创作、宣传弘扬传统美德、符合时代要求、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启发身边人,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更加注重家庭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弘扬先进典型;同时,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深入开展尊重家乡、爱护家乡的思想教育,增进乡愁和乡情,不断充实村民精神生活空间。
(4)多措并举促进治理提效。重视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服务功能和引领功能。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尤其是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设立村级法律顾问,倡导村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推进基层治理规范化。深入开展政策和法制宣传,引导村民学习《民法典》,提高矛盾调解、民情联络、敦风化俗的水平。以德化人关爱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温暖。构建村级突发事件处置和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强化防灾、紧急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疫情、暴雨洪涝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及次生灾害应对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