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冀
高地,释义为地势高的地方,有俯视、引领之作用。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考察时,高屋建瓴指出,陕西要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基础性、根本性的重大改革举措,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取得辉煌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陕西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细细研读、品味,全省上下倍受鼓舞,深感使命重大,任务艰巨。
不沿边、不沿海,曾让陕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落伍。近年来,陕西借助“一带一路”之机遇,自我加压,内引外联,奋力追赶,正逐步成为高密度交通网的中心枢纽,各类要素集聚的核心区域。56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连接起八纵八横,每天有300对高铁列车从西安驶向四面八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347条客货运航线联通全国,通达29个国家和55个城市,覆盖“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和28个城市。万商云集的景象正在三秦大地重现:韩国三星储存芯片、京东全球物流总部等一批千亿级龙头项目落地投运,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20个国家在西安设立签证中心,世界500强有215家在陕投资或设立机构,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长安号”在西安与中亚、欧洲各国之间往来不息……
可以说,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在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的今天,陕西已从后排走向前排,从内陆走到前沿,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展。
从内陆走到前沿,还没有形成高地,这就是差距。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陕西“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正是基于国家发展、陕西地位、世界走势的方向,向陕西提出的更高层次、更高目标的期望。
一个攻略,九分落实。我们注意到,7月10日召开的中共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会通过了一个重要决定——《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在这个长达一万多字的重要决定里,用了不短篇幅,就“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如果将其视作一个打造新高地的攻略,这就要求我们从此时此刻起,就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一件一件去对标落实。一个攻略,九分落实。用老百姓话讲:“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舍下气力干一件”。扑下身子抓落实,这才是打造高地的基本要求,也是不负春光的精神状态。
一个理念,深度融入。中国这40多年,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谁能坚持改革开放,谁就能发展的更好。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五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陕考察指出,陕西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一个变化,从“主动融入”到“深度融入”,从“找准定位”到携手“共建”,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在新时代如何利用“一带一路”的机遇,扩大陕西开放、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提出了清晰的思路和更高的要求,是一个崭新的理念。思路决定出路。对陕西来说,在打造高地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只有不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在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这是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现实选择。
一个环境,堪比天大。环境也是生产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一个好环境显得无比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商贾对环境的要求和看中,已不局限于某一点,他们看中的是一个整体性的大环境:生态环境好不好,是不是天天能看到蓝天白云;营商环境怎么样,会不会门好进事难办;法治环境优不优,能否公开公平公正;治安环境稳不稳,出行是否安全;教育环境会咋样,孩子能否受到良好教育;人文环境美不美,这里的人是否讲道理懂礼貌……在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抓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社会环境的理想指数,从一定意义上讲,堪比天大。它是一个省、一个市,甚至一个县,改革开放是否有质量的重要标志。
我们注意到,近年来,西安市从车让人、捡烟头等小事抓起,渐渐已成为一种好的习惯,城市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向好向善的深刻变化,受到不少赞许。这就警示我们,要真正把陕西打造成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环境美,服务优,才会风景这边独好。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人不辞汝苦,故能成其伟。伫立在互联互通的新时代,我们唯有不负重托,牢记使命,怀揣担当,紧盯高地,攻坚克难,才能加快发展,成就陕西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