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大写作观”的培养与构建

2020-11-17 12:02蒋雯睿王晓江
新闻前哨 2020年10期

◎蒋雯睿 王晓江

翻开《新闻写作教程》[1]目录,包含了三个主要部分:新闻写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消息写作和通讯写作。此三部分有其自身的内在联系, 展示了新闻写作中基本写作技能的训练过程。 顺着这样的思路串讲下去,可能出现的问题:突出了新闻写作的具体技法, 而忽略了新闻写作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大新闻写作观的理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及终端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渐形成了一种“泛在网络”,广大受众媒介化生存的情况不断加深,媒介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更是无远弗届。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下,2019 年1 月25 日,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 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进一步凸显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只有新闻工作者具备了正确的新闻大写作观才能顺应大势引领全媒体时代发展, 才能赢得主流媒体的新未来,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就新闻写作的根本观点而言, 充分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客观性和新闻的立场观点方法, 也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本源和新闻的国家观的充分体现。新闻写作的大写作观,不仅包含了以上根本观点,同时更加突出新闻写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特征, 党性与人民性始终相统一的根本要求;新时代背景映衬下的新闻写作;新闻的不同形式表达所产生的新闻创新传播要求与新闻文本之间的关系。 新闻写作的大写作观从根本表达了我们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的根本观点。

一、新闻写作的人民观

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写作观, 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政治品格,善于从政治、全局、大局、趋势、本质、发展、主流等角度看问题,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必须坚定不移地聚焦总目标; 在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上看待发展, 不断增强底线思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不懈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解决全社会面临的根本问题。

1.“国之大者是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围绕大局写作

充分体现了:新闻的问题意识;在报道事物发展过程中抓主要矛盾的意志品质和正确方法; 新闻写作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持“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品格; 用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深入体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伟大成就的科学视角; 新闻报道实践的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和实践观,“行之力则知愈近, 知之深则行愈达”,在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把握事物的本质。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大写作观内涵丰富

(1)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所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重要内容。(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心内容和基本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性的主要标志是表达一定的人民精神,“自由出版物的人民性, 它的历史个性以及那种赋予它以独特性质并使它表现一定的人民精神的东西,这一切对诸侯等级的辩论人说来都是不合心意的。 ”(3)充分体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人民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 (4) 充分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重要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大写作观是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 坚定地站在人民立场上,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具体表现。 (5)是践行中国新闻工作者初心和使命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6)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表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传承并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7)在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基础上,做有温度的新闻。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 只要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才能撰写出有温度的新闻。

二、新闻写作的时代观

新闻是时代的艺术。 新闻写作的驱动力总是建立在时代条件与时代特征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时代的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引下,以时代为背景写作。“人们通常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考虑所遇到的问题”[2], 这也正是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1.在比较中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

中国古代以来的写作观是以“诗言志”为主要特征。《尚书·尧典》中有着这样的记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3]。 这是中国古人总结出来关于写作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但是对这一问题在西方还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人们对于写作的基本理解发端于对于神、 英雄和其他美好事物的‘模仿’,例如人的性情、气质的形成,善恶美丑,谦虚、谨慎、聪明、大方等,甚至如卑鄙、愚蠢、吝啬、狡猾等不好的习性也来源于人们的‘模仿’”[4]。 “诗的起源出于人的天性,人和禽兽的分别之一,就在于人最善于模仿,他们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模仿中得来的”[5]。 比较两种对于写作驱动力的基本理解, 共同点在于肯定了时代对人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写作, 而中国的古人更多的在乎于以一种道德范畴内的“志”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而西方对此问题的理解大多开始于对“美”的追求。相比之下,写作技法的影响力远远小于写作观对人的影响力。

2.以“科技向善”为理念,用好传播媒介讲好中国故事

人工智能在这个时代已经实现了著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所说的境地,“任何足够先进的技术都与魔法无异。”人们在惊叹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 尤其是它在写稿方面的特殊优势外,技术伦理问题也一直被人们关注。 比如:人工智能可以在“窃取”用户数据的基础上,可以对用户进行大数据画像以及分析,不断让用户暴露在各种算法面前。 “科技向善”是一种使用媒介过程中的技术理念,强调在新媒介使用过程中带来的一切变化保持警觉, 让技术回归真正为人类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以及人类整体利益服务上来。

据统计, 截至2019 年6 月,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21 亿,相当于每10 个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有7.2 个正在使用短视频产品,月人均使用时长超过22 小时。 以抗疫期间的主流新闻媒体而言,充分利用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用短视频的方式及时传播主流价值观。 新闻的传播方式在融媒体背景下变成了 “广播电视+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新型传播模式,最大限度地让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服务于传播内容。CSM 调研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62.4%的用户表示更加信任传统广电媒体网站和客户端所传播的信息,其次是传统电视媒体,其用户占比为53.7%, 传统广电媒体推出的新媒体平台影响力和权威性得到了空前提高。

3.注重使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叙事模式

以2020 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视频日记(VLOG)的呈现方式非常引人注目。视频日记的突出特点就是通过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实现了服务引导受众的目的,而实现这一目的主要靠高速网络传递出来的高清视听信号以及 “亲历者即传播者”的“我在场”的叙事新模式,比传统视频新闻更具现场感,更能产生较多的代入感。 比如:受众可以点击观看一段珠峰测量的视频日记, 可以明显从攀登者大口喘息的过程中增加现场感, 超高清视听信号可以极大还原现场的温度、声音、颜色、气氛、语言、行动等,攀登者的艰辛和执着以及攀登者队服和通讯基站上的五星红旗瞬间映入受众心中。实现了受众从“看新闻”到“体验新闻”的转变,满足了人们体验感以及临场感需求。

三、新闻写作的文本观

将新闻学的基本问题纳入新闻写作的层面, 必要回答“如何实现从新闻事实(素材)向新闻作品转化”这一问题。由于新闻事实作为客观存在具有无法移动的特性, 只能复制并传播关于它的信息。因此,将新闻事实的什么内容转化成新闻作品必将成为我们首先面对的选择。

1.正确认识事实和新闻事实

首先要清楚事实不能等同于新闻事实, 因为新闻事实中包含着对事实的主观判断, 是使用新闻价值判断以后的结果;其次事实本身并没有根本的意义,问题在于“用事实说话”,也就是用事实表达观点,只有这样事实才有意义和价值;再次事实不能在绝对意义上存在,也就是说事实的存在不仅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 同时事实本身还有主观性,混杂着人的感受、经验和欲望等,如果有纯粹的绝对的事实,也只能让人迷惑不解。

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实现新闻真实

到现场踏看和使用拍摄照片等方式增加可信度等都是基本的实现方法,根据陆定一的新闻观点而言,这样还不能实现新闻真实, 要在建立专业的记者队伍的同时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并建立一支可靠的通讯员队伍;新闻报道的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立场观点方法; 从整体把握新闻真实等,才能实现新闻的本质真实,而不是只停留在新闻的现象真实和表层真实上。

3.正确理性认识新闻说服效果

新闻主要通过“用(拿)事实说话”的方式让人信服,但是要注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还有其他说服人们改变行为和思想的方法和途径,比如:科学研究的说理和论证过程;学习训练;实地走访;引用权威;群体压力;宣传引导等,还包括使用个人情感与行为的方式;还可以使用“无声的语言”影响人们,比如:榜样的力量等。

4.新闻文本的生产是选择和取舍的艺术

新闻写作报什么不报什么,强调什么弱化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甚至什么内容放重要位置、什么内容放次要位置,都具有很强的导向性,都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一件事,报道的出发点不同,角度不同,引导的方向不同,社会效果就大不一样。 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曾经这样描述记者手中笔的分量,“笔下有人命关天, 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6]。 这段话生动阐明了媒体导向作用和新闻工作者的特殊责任。“舆论导向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导向错误,误党误国误民”[7]。

新闻写什么,要弄清楚两点:(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是政治导向。 我们的媒体决不能刊登和播放不利于改革发展稳定、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东西,决不能成为不同政见者的舆论阵地。 (2) 新闻写作中的舆论导向在版面上、广播里、荧屏和网络中,乃至一切信息载体上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不只是重大关头才存在导向问题,也不只是头版、要闻版、重要言论才有导向问题。 经济报道、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包括广告宣传,都同样存在导向问题。 此外,导向所涉及的方面也是比较广的,不仅有政治导向,还有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文化导向、生活导向、审美导向等等。在这些方面同样存在着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问题,同样不可小视。

四、“大新闻写作观”的培养与建立

解决以上问题, 应在新闻写作课程的讲述中多培养学生的“大新闻写作观”,也就是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对社会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推进社会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并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写作理念。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着重加以培养:

1.坚持阅读,做个实实在在的“读书人”,努力增强学习能力

当我们回忆自己思想成长的过程时,可能无从谈起,就可以借助我们曾阅读过的书目做简单梳理, 在这些书里我们可以发现自己思想成长的历程[8]。那些曾被我们“夸夸其谈”的网络资料却不见了踪影,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 网络上更容易吸引我们眼球的则是五花八门的信息和娱乐内容。 知识的积累也只能通过阅读前人留下的经典著作逐渐形成。

天天看的教科书、教辅书只能算狭义的读书,真正构成我们精神成长的读书过程是读那些经典书籍, 而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 更应该意识到我们应多阅读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哲学等其他方面的书籍,使我们不再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之中,古代的士大夫说“三日不读,面目可憎”,在上学期间就应养成主动阅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要带着“问题”去读书,新时代的科学技术发生了根本的转向,就是围绕着“问题”产生众多的科学技术。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和作者一同“仰望星空”展开我们思想,和作者一起“脚踏实地”感受周围的生活。能从现实走入书中,也能从书中回到现实。

充分理解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教师要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为己任, 融会知识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冲动和热情为目标,传播好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大道”。 坚持教育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统一,在过程中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把“书”读好,把“社会”读懂,使他们真正能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一代新人。

身处流量时代,周围的信息如湍急的河流,人们更应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思考其中的问题,保持定力,才能思考其中意义,保持清醒才能与作者进行深刻而细致地精神交往。

2.新闻写作永远不变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2 月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做好正面宣传, 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

3.新闻写作的价值观应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

以“三贴近”为目标,通过“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实现新闻写作用于为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抓到第一手材料,才能在第一时间发回报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深入挖掘事实真相及事实背后的深刻意义;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现场,才能扑捉到意想不到的感人细节。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有两句话挂在嘴边,一句是“勿忘人民”,这是他奉为一生的座右铭;一句是“情感这东西得不到激发和滋养是会淡化的”,这是他从事新闻工作的切身体会。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他六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去宁陵,八进辉县,两上红旗渠。饿了,路旁小店买几个烧饼,吃一碗面条;累了,老乡家的炕上歇一宿,和农民拉拉家常。这些普通群众和他们的生活,成了他采访写作的灵感和源泉,使他几十年记者生涯思想始终不枯,情感始终不竭,有了连续不断的感人佳篇。

4.新闻写作应更加注重创新

创新是新闻的灵魂。胡锦涛同志2008 年视察人民日报提出的“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9]的要求,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2016 年2 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多次讲过,写新闻犹如嚼馍,“嚼别人嚼过的馍不香”,“嚼自己嚼过的馍也不香”。 我们要按照范老的要求,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新鲜主题,挖掘新鲜内容,寻找新鲜角度,写出别有新意的稿件。

五、结语

当下, 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矛盾很多,问题很多,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层出不穷。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必须在热点难点的引导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会基本的新闻写作技法基础上,充分理解新闻写作的大写作观, 推进社会的发展, 为人民群众服务。要追求新闻的速度、广度,更要追求新闻的深度和厚度。树立有强烈时代感、责任感的新闻写作理想。

注释:

[1]刘明华等:《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2002 年版

[2](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年版

[3]王世舜:《尚书》,中华书局 2012 年版

[4](法)塔尔德:《模仿率》,中国人民大学 2008 年版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诗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

[6]郑鸣:《关于记者:郭超人新闻思考》,新华出版社2010 年版

[7]《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人民日报》2008 年 6 月 21 日 1 版

[8]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人民日报》2012 年 1月 6 日 5 版

[9]《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人民日报》2008 年 6 月 21 日 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