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寒地区“寻宝”的“四力”感悟

2020-11-17 07:12张京品
中国记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藏语寻宝四力

□ 张京品

西藏有一句话:远在阿里,苦在那曲。在不少人眼里,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阿里与那曲,是极其偏远荒凉的高寒地带,是报道资源偏少的“新闻洼地”。但正是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成就了我在藏8年最大的收获。

2019年春节前夕,我和同事到藏北那曲市安多县采访。安多县距拉萨500多公里,北接青海省,地处唐古拉山麓,平均海拔5200米。西藏老百姓说,安多有“三多”:风多、雪多、冷天气多。

出发前,青藏铁路公司唐古拉线路车间副主任马祎俊发来暴雪纷飞的视频说:“这么大的雪,路上一定结冰了,你们别来采访了,太危险!”安多县气象局值班人员说:“这个季节县里不少干部都休假走了,也从没有记者这时候来采访我们。”

尽管安多最低气温已达零下30摄氏度,尽管安多“已是风雪百丈冰”,尽管当地干部劝我们换个季节再来,但为了走近高海拔地区的坚守者,我们毅然前行。

我们深入“天下第一气象局”——安多县气象局,世界海拔最高有人值守火车站安多火车站,青藏铁路海拔最高、养护难度最大的唐古拉线路车间等地,采写了《天路之巅看不见的“轨枕”》《海拔4700米的春运时光》等一批反响强烈的稿件,挖掘出扶贫干部典型、藏族村支书古多的先进事迹。其中,《解码风云录 逐梦天地书——“世界最高气象站”三代气象人的守望》,被中宣部、中国记协评为“2019年新春走基层中央新闻单位增强‘四力’优秀作品”。

安多县多玛乡是一个在电子地图里都搜索不到的地方。当地一些干部说,多玛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因为沿途没有网络信号,我们翻过“雄鹰飞不过”的唐古拉山,边打听边探路,终于抵达了多玛乡。见到我们,当地干部惊讶地问:“你们究竟是怎么找到这里的?”

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我2019年先后两次前往。在这里,我和同事完成了青藏边界纠纷的调研报道,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推动了问题的解决。报道作为践行“四力”的优秀作品,获评2019年上半年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

这是我在藏西、藏北基层一线收获的第二篇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2018年9月,在分社主要领导带队下,我和同事到阿里地区调研,行程5000余公里,翻过4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期间克服重重困难,抵达中印边境楚松村,这是中央媒体首次抵达这个边境小村。我们采写的《西藏阿里楚松村“四代房”:中国边陲巨变的缩微影像》,获评2018年下半年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收录进《新华社践行“四力”优秀作品选》。

新华社每天发稿量很大,因此,想获评新华社年度优秀新闻作品,并不容易。连续两年收获两篇“独家的”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更不容易。这说明只要深入践行“四力”,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照样能成为“新闻富矿”;证明了西藏分社将高海拔地区作为践行“四力”主战场的远见卓识。

实际上,在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我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报道,更多的是心灵的触动、思想的锤炼、精神的洗礼。“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毫无疑问,在西藏,45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区更艰苦,但坚守在这里的干部群众的精神更感人。2019年5月,我和同事挖掘出山东籍教师夫妻杜安东、曹晓花十余年扎根全国海拔最高县小学,把自己的孩子寄养在老家、当藏族孩子爸爸妈妈的事迹,引发广泛关注。西藏自治区召开党委常委会,要求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关心关爱长期在高海拔、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一方面,我们为高海拔地区的坚守者鼓与呼,另一方面,也被他们坚守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有时候觉得苦、觉得累,想想他们,就觉得自己吃的苦也算不上什么。

回顾我的新闻时光,从一个学习日语的非新闻专业大学生,到今天能在新闻领域取得一点成绩,正是得益于“四力”这个方法论。我的感悟是:

一、践行“四力”,要有一股寻求未知的求索精神。毛主席诗词说,“无限风光在险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我喜欢到“来而记之者已少”的地方。8年间,我走过西藏74个县(区)中的70个县(区),8次到世界最高乡、海拔5373米的普玛江塘乡采访,到过西藏最偏远的村庄,到过难以抵达的边境哨所,有5个春节在西藏度过。尽管很艰辛,甚至很危险,但“人生从来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走过的这些路,经历的这些事,夯实了我作为新华社记者的基石。抵达是新闻报道的基础。很多时候,就是“脚力”到了,好作品可能也就有了。我的很多报道,都是下乡采访过程中偶然发现的“活鱼”。

二、践行“四力”,要有一股坚定理想的无畏精神。脚力是践行“四力”的基础已经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但走好脚力背后,则有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当面临危险挑战时,当面临困难时,能否下定决心前往新闻现场,是否愿意主动前往艰苦的新闻现场,就是考验记者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2019年第1期《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指出,我们党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追溯一代代新闻人创作新闻名篇的过程,就能发现正是坚定的理想信念让他们在面对艰辛和危险时,勇敢地迈出了“脚力”。十八军克服高原反应,边修路,边战斗,完成了进军西藏的光荣任务。著名记者郭超人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登抵海拔6600米高度,写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等佳作。他还不顾个人安危,在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坚持到炮火纷飞的战场采访。这些都是以理想信念走好“脚力”的生动体现。可以说,新闻工作是一项充满危险、充满挑战、充满艰辛的高强度工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做不好新闻报道的。

三、践行“四力”,要有一股潜精积思的钻研精神。对于很多西藏的记者来说,有时候难熬的,不是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而是语言不通。他们常常抱怨,感觉受访的农牧民讲了很多,但翻译却只有两三句话。有前辈给我说,在西藏当记者,要融入普通藏族百姓的生活,就要努力学习藏语。在前辈的鼓励下,我2012年大学毕业到西藏的第二个星期,就自费报名到拉萨一家语言学校学习藏语,从最基础的藏语字母学起,到日常对话,最多的一年写了21本藏语作业本。只要不下乡,我都坚持去上课,下乡出差也随时带着藏语口语教材,如今基本完成了小学藏语文的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藏语听说读写能力。尽管我的藏语水平还不高,但到了藏族百姓家里,也能用藏语和他们交流一番,他们因此特别高兴,距离感自然就小了,愿意和我分享更多的故事。从入社时起,就不断有新闻前辈和我说,要努力做专家型记者。在分社支持下,2016年我考取了西藏大学藏族历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希望以此增进对西藏的认识,把涉藏报道做得更专业。学藏语、研藏史,对我到农牧区采访、采写涉藏深度报道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践行“四力”,要有一股行思坐想的思考精神。新闻工作的本质是政治工作,是理论与实践、存在与思维相统一的产物,极大考验记者的发现力、把握力、分析力、辨别力、判断力。提高这些能力,就必须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精神,必须养成从报道中总结经验教训、提炼理论观点的习惯。在分社的倡导下,我养成了把新闻报道与理论思考相结合的习惯。近三年,我在《中国记者》《青年记者》《西藏研究》等刊物刊发业务文章23篇,极大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理论素养,反过来也促进了新闻实践。

五、践行“四力”,要有一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新闻界流传着一句话,新闻无学,文无定法,但随着自己的新闻实践越来越多,我对这种说法越来越不认可。因为“新闻看起来无学,但实际上处处有学;文章看起来没有定法,但实际上处处有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我深刻体会“笔力”的内涵,认识到写稿子也是一门手艺。冯骥才先生在《俗世奇人》中写道:“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对技艺的不懈追求,赢得社会的尊重。当前,国家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对于记者来说,同样适用。因为稿子就是我们的手艺,必须抱着“文无止境”“止于至善”的态度,对稿件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每一个标点认真推敲打磨,让稿件“漂漂亮亮”“干干净净”。

猜你喜欢
藏语寻宝四力
浅谈藏语中的礼仪语
汉藏语及其音乐
寻宝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寻宝大行动
藏语拉达克话的几个语音特征
藏语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原因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