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外交思想如何引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0-11-17 02:32王义桅
现代国际关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共同体外交全球化

王义桅

[内容提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做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指明了前进方向。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表达自己(和平崛起)到表达世界(和谐世界)的再次升华,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全方位引领作用,体现在:理念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原则引领——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传统理念赋予更加鲜明的时代精神,完善不干涉内政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实践引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保驾护航。倡导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开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模式和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指导思想,集中展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中最具原创性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的内容,正在深入改变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世界的中国观,被写进党章和联合国有关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宣示和世界表达。在世界局势处于大转型、大变革的关口,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推动健康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提速,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前瞻性,也显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本文侧重论述其实践意义,即如何指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背景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首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指出,“正确认识当今时代潮流和国际大势,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①习近平:“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21页。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时代判断。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将“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推进中国外交体系与外交能力现代化建设。

国际社会也有“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看法,且较普遍地认为西方主导的格局正在被东西方平衡的格局取代。只不过西方主导的国际格局从何时开始,看法不一。有人强调五百年,所谓“五百年来谁著史”,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动;有人强调一战、二战后,美西方主导权开始旁落。美西方智库近年不时举办“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终极”研讨会就是例证。变局的结果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是G20而不再是G7了。

还有人从技术的变化理解大变局,认为区块链、万物互联技术解构国内外权威和权力,不只是权力的转移——存量在西方、增量在东方,还有权力的分散和权威的解构——世界去中心化、扁平化、网格化。世界大势日益不确定,发展模式、价值多元化,经济民族主义与社会民粹主义交织,国际关系规则在变,规则观念在变,不再笃定全球主义、进步主义,国家主义、地缘政治在回归,民粹主义受吹棒,全球化出现逆转。

与近代逻辑不同的是,中国是引发这场百年大变局的关键因素之一,形成国际格局中的所谓‘后西方’现象;与此同时,工业革命4.0改变线性进化逻辑,出现所谓‘后真相’现象,中国同样是工业革命4.0弄潮儿。这两种逻辑交织在一起,出现美国上下(政府—公司)、左右(两党)打压中国的局面。

过去几百年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大多出自西方。现在不同了,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0页。在西方,中国研究越来越时髦,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模式确实跟西方模式不一样,国家性质也就不一样。西方国家是民族国家(nation state),中国不是“民族国家”而是文明型国家(civilization state),两者的行为理念、行为方式也有别。所以他们现在开始承认现代化有两个模式。这样一来在观念上,西方模式的唯一性、统一性被打破了。这也是中国引发大变局的表现。

从工业革命以来,权力在西方内部转移,今天西方都成了美国盟友,而当今中国在弯道超车,史上第一次出现非西方、非美国盟友参与引领工业革命的情形。一个“绝不做老二”的美国和誓言“伟大复兴”的中国,发生结构性、根本性、战略性冲突。美国不惜动用长臂管辖,利用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挟“普世价值”以令盟友,大打安全牌、规则牌甚至文明牌,逼迫西方乃至世界在中美间站队,甚至鼓吹中美经济、科技脱钩,重塑全球化体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求我们告别近代思维,走出西方中心论。近代以来我们的理念是顺势而为,即所谓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今天的世界已经没有那个明确的、唯一的“势”了。改革开放强调国际接轨,仍然延续了这种认知,即西方代表现代化、全球化的大势,甚至是彼岸。如今,美国带头推翻自认为不合理的全球化,以“美国优先”另起炉灶,威胁与中国脱钩,推动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国化,新自由主义走向终结,大势不再。所以,中国无法简单地顺势、随势,必须去造势。“一带一路”就是一种造势,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安全共赢全球化的合作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造势确立一个道,即超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间的内在矛盾,实现四位一体,寻求人类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

总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百年,有五百年西方中心论的终结,也有近代西方中心塌陷的变局,甚至还有人工智能引发社会伦理争议、拷问“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的变局。开启未来百年变局,既是历史导向,也是未来导向,又具有浓厚的时代关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在万物互联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代表性理念就是“一带一路”(合)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倡议和理念,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完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

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外交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结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集中体现,为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①闻言:“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人民日报》,2020年1月6日,第6版。

第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中两大根本问题的回答。其一回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什么。有观点认为目标是回到中国历史的巅峰或超越、取代美国霸权。其实,伟大复兴不是回到汉唐,也不是超越今天的美国,而是未来导向的,即让各个国家都要复兴,都要自立。中国在成就别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告别了近代以来的那种零和博弈的模式,同时让世界告别霸权时代,这才是伟大复兴。

其二是回答人类向何处去、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今天的中国已经在参与引领人类的工业革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非西方、非美国盟友、非宗教国家崛起又复兴的现象。崛起是在现有国际体系下的国力迅速提升现象,而复兴是在人类历史视野下的文明复兴,这就是中国由大到强的涵义,也是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辩证判断的潜台词。鸦片战争时中国被英国打败,是农业文明落后于工业文明的惨痛教训。现在迎来了从工业文明向数字化文明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国汲取历史教训,加速推进工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化。

正如抗疫伟大胜利所展示的,世俗社会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塑造的中国世俗文明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处理好隐私和安全自由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民族利益的关系,利我、利他之间的关系。防疫中健康码、人脸识别、大数据的广泛使用,是中国率先走出疫情冲击并复工复产的重要原因。而宗教国家总在“自由—秩序”的对立上纠结。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化。

第二,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提出,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能性,源于“物质—制度—精神文明”的支撑。从物质文明来说,独立而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提供硬支撑。新中国70年来,独立自主打造完整现代工业体系,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提供硬基础。在疫情全球暴发之后,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基本上已经成为全球医疗物资供应中的中流砥柱。联合国在中国成立了全球人道主义应急枢纽,这也是联合国在全球建立的首个抗疫应急关键枢纽。该枢纽旨在由中国物流公司提供运输保障,在全球范围内运送抗疫救援医疗物资,有利于中国开展国际合作、分享疫情信息和抗疫经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开展防疫物资出口和国际科研交流合作。

从制度文明来讲,社会主义制度倡导国际公平正义。这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倡“正确的义利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的制度根源。2020年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②习近平:“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2020年5月18日)”,《人民日报》,2020年5月19日,第1版。在随后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中方承诺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这与试图垄断疫苗研发的资本主义美国形成鲜明对照。

从精神文明而言,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成就“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文化自古就有天下担当与人文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新时代,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要建设“一带一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中国疫情仍然蔓延而世界疫情胶着的时候,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各国政党以各种方式展开对话,形成国际抗疫合作的共识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鸣,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的国际表达。

第三,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非常丰富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10个方面: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①习近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27页。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②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2014年11月9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172页。概括起来,习近平外交思想有三个指向:第一就是谋局,第二就是造势,第三就是铸魂。所谓的谋局就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谋战略机遇期,谋良好的国际环境。所谓造势就是通过“一带一路”引领国际合作的大势,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互联互通的全球伙伴网络。“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道被联合国多次写进有关的决议,服务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和联合国其他各项目标,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所谓铸魂就是要给全球化和全球治理提供灵魂,回答“谁的”“为了谁”的根本问题,是价值观的引领,推动人类进步。

第四,习近平外交思想来自历史经验总结,来自现实需要,来自对未来的期盼。毛泽东同志曾问“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他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习近平外交思想来自历史经验总结,来自现实需要,来自未来期盼。

所谓从历史中来,包括从古代、近代、当代历史中来。古代世界体系是多中心的、多元的,各个国际体系、各个文明体之间的联系时断时续,并不稳定,所以要通约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各国传统文化,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炼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人类要不忘初心。近代以来国际体系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我们要坚持主权原则但是要超越国家层面和同质性局限,包括超越欧洲共同体局限于欧洲地区的排他性、负外部性,提出最广泛、最平等、最包容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再次揭示了现代性的误区,呼唤我们超越“万物皆为我所用”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人既不在自然之上,也不在自然之外,而是在自然之中。当代的涵义是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新时代继承、弘扬、发展了中国外交原则、理念、目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处不同的时空,是新时代面对新的国际环境提出的新理念。过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针对的主要是主权国家和依附于民族国家的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超国家组织等单位,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单元则更为分散和多元,所有由人类组成的、促进人类命运朝着更美好方向发展的组织团体乃至个人,都可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成主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只着眼于国家间和平共处,还着眼于人类整体福祉,倡导全球化、全球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开创人类文明新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继承了和谐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理念,并拓展到普遍安全、开放包容、美丽清洁的层面;从各国和谐共处,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到人类命运与共,基于国家又超越了国家思维,统筹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统筹秩序安排与价值共享,统筹现实身份与未来归宿,以兼具过程与程序的共同体思维超越和谐世界的目标导向。一句话,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古代、近代和当代历史中来,但也是对历史的一种继承和超越。

所谓从现实中来,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各种文化的价值通约,既可以发现、发掘、塑造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也是解决人类问题的智慧和方案。典型的时代之问是“全球化何去何从”,全球化没有终结,走向终结的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而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推动“去中心—边缘”的全球化结构,打造多中心、分布式、网格状的全球化新模式。习近平外交思想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互联互通的全球伙伴关系,正顺应了这种趋势。我们要从相互依存到命运与共,不是对中心的从属依存,而是多中心分布式网格体系。这要落实于国内治理,尤其是政党治理,超越利益集团、选举政治,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政党转型,可以说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塑。

所谓从未来中来,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维度,既要从昨天看明天,也从后天看明天。未来已至,只是分布不均,感知有异。人类已经迈入“工业革命4.0”,出现人工智能、大数据、万物互联,从原来的人化自然到现在人化机器。习近平指出“要秉持和平、主权、普惠、共治原则,把深海、极地、外空、互联网等领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竞技场。”①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19页。我们热议人工智能,但世界上还有将近一半的人没有用上互联网,十几亿人没用上电,他们担心会进一步被边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告别“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逻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丽清洁的世界。为地球立心,为人民立命,为人类文明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第五,习近平外交思想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其一,告别近代思维,走出西方中心论。近代以来我们纠缠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者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强调人类为体、世界为用。人类命运共同体汲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之智慧,是外交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二,回答国际社会对崛起后中国提供什么的关切。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页。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体现在公共卫生、海洋、网络等领域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以真实亲诚理念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率先体现在“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中,写进中老、中缅、中柬、中巴双边官方文件,并推动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

其三,展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核心就是国内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国际上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新型全球化、新型全球治理的代表性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超越那种经济全球化、政治地方化的对立,打造开放包容的全球化体系。回答全球治理“为谁治理”的本质问题,强调以人为本、为人类治理。这就从原来的国际秩序,到现在人类秩序的超越。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悬殊、疫情全球蔓延,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倡议因而推动“包容性全球化”。不仅如此,新冠肺炎疫情变成全球大流行,揭示全球化正在进入“人的全球化”阶段。人们所熟知的资本的全球化,即资本驱动的全球化,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人的全球化,是所有人的全球化,追求的是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的全球化确立核心价值观。

三、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③习近平:“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33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理念,有别于生产力不发达时各国家、地区间限于血缘、地域、信徒内部的想象共同体,标志着中国外交进入新时代,从实现自身利益与人类整体、长远利益结合到关注人类命运未来,从强调“互利共赢”,到倡导“命运与共”,从表达中国——和平崛起,到表达世界——和谐世界,再到表达人类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汲取古今中外之智慧、胸怀东西南北之情怀,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标志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告别近代“中—西”“体—用”的迷思,走出近代对立、零和博弈思维,在立己达人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表达,将中国特色上升到世界特色,即各国皆有特色,各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旨就是,“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①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17页。这也得到了发达国家的呼应。欧盟近年来倡导战略自主、欧盟主权、技术主权,也希望摆脱美国控制,实现命运自主。美国滥用长臂管辖权、滥用武力和金融霸权的结果,就是推动越来越多国家寻求命运自主,努力实现去美国化,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概括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三大使命。一是确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立己达人,推动各国共同振兴、文明共同复兴,共同成为自己。正如中华民族概念圆了中华文明道统一样,人类命运共同体诠释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②闻言:“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人民日报》,2020年1月6日,第6版。

二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命运自主超越“中心—边缘”依附体系,以命运与共超越相互依存,以命运共同体超越“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世界悖论,以及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地方化的分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只有强调国际社会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三是回答“我们的未来是否更美好”的质疑。告别近代线性进化论,走出西方中心论,超越人类中心主义,从后天看明天,寻求人类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应因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时代来临,实现从文明交流、文明对话到文明创新的飞跃。中国倡导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就与美国试图垄断疫苗的旧式思维形成鲜明反差,引领人类包容性、开放性科学创新文明形态。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全球互联互通伙伴网络来逐步构建的。“一带一路”的核心思想正是互联互通,将世界功能性连在一起,因为人类命运早已紧密相连,主动谋划命运共同体而非被动地休戚与共,这就是“一带一路”的初衷,目的在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丽清洁的世界。

四、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和引领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中国七十年外交理论与实践的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③杨洁篪:“在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奋力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求是》,2019年第17期,第28页。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们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新时代党管外交的指导思想。“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党章,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理念。在2017年底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为世界和平安宁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作贡献。”①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510、514页。

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着党的对外交往工作。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最艰难的时候,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5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负责人以及300多个外国政党和政治组织向中国领导人来函致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提供物资等援助。这鲜明展示了政党外交的魅力,展示了政党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020年4月2日,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30多个政党联合发出共同呼吁,各国应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果断有力措施遏制疫情蔓延,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习近平外交思想还为化解外部挑战、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俗文明的终极关怀与文化自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意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再追求推翻资本主义统治,不做资产阶级掘墓人,而是提倡各国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习近平外交思想把革命学说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资本主义把握自己命运,不干涉他国命运,以中华文化的包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从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感慨说,中国所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我而言,这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②王政淇:“习近平日内瓦演讲一周年:世界为何青睐‘人类命运共同体’”,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117/c1001-29771064.html.(上网时间:2020年9月6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是我们星球唯一的未来?因为人类尝试过的各种安全观、发展观、合作观、文明观、生态观均无以为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新安全观——你安全我才安全、你安全所以我安全,我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新发展观——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共同发展;新合作观——平等合作、开放合作、包容合作;新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新生态观——美丽、清洁、绿色,就代表了人类未来。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外交具有全方位的引领作用。

理念引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近代以来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者西学为体、中学为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强调人类为体、世界为用。人类命运共同体要通三统:各国文化传统,近代国际体系道统及马克思主义正统,实现集大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含义还包括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贫富差距悬殊。“一带一路”打造包容性的全球化,其推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超越那种经济全球化、政治地方化的对立。西方全球治理不问“为谁治理”的问题,中国全球治理观强调以人为本,为人类治理。这就从原来的国际秩序,超越到现在的全球秩序乃至人类秩序。亚里士多德指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某种善而建立的。既然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那么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且包含一切其他共同体所追求的善一定是最高的善。”③颜一编:《亚里士多德选集(政治学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化、全球治理铸魂的涵义就是追求全球化、全球治理“最高的善”。

原则引领——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传统理念赋予更加鲜明的时代精神,尤其是完善不干涉内政原则,倡导各国成为自己,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国外交原则从原来的不干涉内政,尊重属于纯内政的主权事务、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到现在强调国际责任。两者如何统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指明方向。西方经济学中有“帕累托改进”,中国学者赵汀阳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孔子改进”。①赵汀阳:“冲突、合作与和谐的博弈哲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6期,第14~16页。“孔子改进”的层次更高,因为孔子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如果自己要成功,我也要让别人成功,我自己要富裕,也要别人跟着我一块儿富裕。孔子的想法,恰恰代表了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历史传承,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愿望。

实践引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保驾护航。倡导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开创新时代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模式和国际合作新平台,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捍卫国家主权和正当权益并不矛盾,后者是前者的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②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49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奉行的是不干涉内政原则和正确的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逻辑,首先是命运自主——鼓励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发展道路,其次是命运与共——以包容的、平等的互联互通超越依附性的相互依存,最后是命运共同体:塑造共同身份—共同使命—共同归宿的三位一体。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全球化”概念最早提出者之一马丁·阿尔布劳(Martin Albrow)特别欣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这激活了其全球公民社会想法。在其近著《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中,阿尔布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由中国提出,源于习近平主席的领导力、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以及五千年文化遗产。中国“已经展现出作为全球领导者的品质:执行力、效率、合理、尊重、对等互惠、尊崇、超越、创新”。③[英]马丁·阿尔布劳,严忠志译:《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商务印书馆,2020年,第14页。

结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外交思想展示了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写进党章和联合国有关决议,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创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彰显全球治理的中国自信与自觉。真正的全球治理不是美国治理世界或者西方治理世界,而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对全球性挑战的集体行动。全球治理必须是真正全球的,正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全方位引领作用,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的国际主义,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大规模暴发期间,韩国驻华使馆打出“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的横幅,日本捐华物资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等字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最好教材。疫情期间,世界各国政府和政党领导人在与习近平主席通话或致电时,不断呼应习近平外交思想,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

当今世界仍然是西方主导的世界,美国霸权主义、西方民粹主义及民族主义给世界增加了不确定性;西化世界的二元性(经济基础是发展中国家、上层建筑是西方那套)也给联合发展中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加了复杂性。习近平外交思想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引领作用,对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世界的追求,必要时还得通过伟大斗争,不断发掘和弘扬。

猜你喜欢
共同体外交全球化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