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10-0199-01
多种危重症在临床上的常见症状是胸痛,而作为医院收治危重症病人最多的科室,急诊科根据患者的症状对疾病的鉴定结果和护理方式,对会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响应当前国家的医改新形势,将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我们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痛病人24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有120例,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相关指标,通过对所筛选的病人进行研究,为以后的医治和研究提供参考。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9年2月~2020年4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胸痛病人240例,平均分为两组各有120例,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和相关指标。分析不同组的患者资料,对照组患者男性59例,女性6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27岁,平均年龄(53.7±2.1)岁;观察组患者男性58例,女性62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8岁,平均年龄(53.4±3.1)岁。两组病人的各项基本资料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P>0.05),因此具有一定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护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病人病情的观察,急诊科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是否有其他并发症进行分诊,并进行及时的抢救。对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优化急诊护理,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求他們全面掌握急诊科护理的流程和内容。护理过程中要对病人制定针对性护理,当急诊科接到病人的急诊后,要在两分钟内出诊,叮嘱家属要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安抚患者情绪。当急诊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要及时的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顺畅,所有的操作过程要平稳。到达急诊科后,要有限抢救急重症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诊断,将患者进行分流,对患者进行常规指标的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胸片等,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种类,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要细心的对患者进行护理。
1.3观察指标
指标观察:观察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剖析,并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示意,即(x±s)。随后通过整理和分析并进行T检验,当P<0.05时则表示差异显著。
2.1两组病人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
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两组病人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抢救成功率
观察组中有2例心律失常,3例中风,2例休克,2例心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12例心律失常,3例中风,3例休克,3例心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中抢救成功了118例患者,成功率为98.33%,对照组抢救成功了115例患者,成功率为95.83%。
急诊科作为医院接收病人最多且病人病情最复杂最紧急的科室,它的接诊效率和对疾病的区分是其他部门有效开展工作的基础。其中胸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的情况,并且病情在加重后,患者会感觉到其他部位也发生疼痛。所以在急诊科接收到胸痛患者后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本文研究了急诊科护理流程优化后,患者的各项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都低于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相关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2例心律失常,3例中风,2例休克,2例心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中12例心律失常,3例中风,3例休克,3例心衰,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抢救成功了118例患者,成功率为98.33%,对照组抢救成功了115例患者,成功率为95.83%,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优化急诊科护理流程可以使患者的临床各项相关事件都缩短,降低患者出现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所以建议在急诊科中优化护理流程,并将其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