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2020-11-16 10:50张春燕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问题

张春燕

[摘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仍然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灌输式、说教式等教育方式,致使教育教学过程索然无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可谓“消失殆尽”。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从剖析问题、解决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谈一谈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9-0096-02

A Study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mal Drive of Rural Pupils and the Solutions

(Yanghu Tow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angxin County, Bin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ZHANG Chunyan

[Abstract]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concepts for a long time, coupled with the serious aging of rural primaryschool teacher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eachers still use subject-based. knowledge-based indoctrination, preaching and other ed-ucational methods in actual education.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boring, and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eaming interest andinitiative can be described as "disappearing".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study drive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tudents". from two aspects of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 strategies, and talk about the problem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tudents ' leaming drive and their solutions.

[Keywords]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lnternal drive of leaming;Problems

隨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注重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已成为每位优秀班主任都应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其主要原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不但要教会学生如何自我管理,提高综合能力,而且要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科学习之中,养成“我要学”“我乐学”,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切实提升白身的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认真践行新课改下的学生观、教育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存在问题

(一)兴趣不高

众所周知,兴趣是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大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就现阶段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来看,因部分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管理方式方法较为传统单一,致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或教育。久而久之,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且严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甚至导致学生出现一定的厌学心理。

(二)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集中体现,从某种程度来说,学习动力是否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内驱力。不容乐观的是,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动力普遍不高。长此以往,严重阻碍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发展与提升,而且也会导致课堂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停滞不前”,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也具有诸多负面影响。

(三)价值观扭曲

价值观是基于学生的一种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认知、理解、判断,也就是学生认定事务,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受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及家长价值观扭曲,导致学生的自我成长、学习内驱力逐渐消失,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因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农村很多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对儿女的关心与呵护极度缺乏,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观、价值观,严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心,导致学生很难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自然而然,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就会逐渐下降,甚至消失;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小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通常不喜欢主动跟别人交往、谈心。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策略

(一)以情激趣,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内驱力

所谓以情激趣,是指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通过创设一种富有情绪色彩、趣味横生的教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知识的重要价值及所带来的种种乐趣,进而有效达到一种“寓教于乐”的效果。另外,情境教学法是新课改以来的一种新颖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最显著的功能在于能够充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自我兴趣的主导下更加快乐、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取得最优化的学习收益。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应善于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其优势作用巧妙应用于班级管理各个环节当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内驱力,寓教于乐。

(二)以形促動,在合作中激扬学习内驱力

合作学习法,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育人方式,将其应用于培养和激扬小学生学习内驱力当中十分必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让学生在合理的分组中,能够充分发挥白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在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班主任要积极鼓励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与探究,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来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合作学习效果与质量。

(三)以媒为介,在信息化中激勉学习内驱力

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农村小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和激勉小学生学习内驱力而言,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于小学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直观、生动、形象,给予视觉上一定冲击力,而且能够有效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对提高教育教学趣味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要善于以媒为介,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化手段的优势进行教育活动,将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有效激勉学生学习内驱力,促使养成乐趣学习、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以评怡情,在评价中激励学习内驱力

评价,是在班级管理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既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也能够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那么,何种评价方式才算是科学、合理的呢?毋庸置疑,激励式评价是最合适的一种评价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除了要采用诸多高效的教育方法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外,也要着重完善课堂评价机制,善于采用激励式评价法给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从评价中深刻认识到白身的不足,自觉地吸取别人的优点,自我激励学习内驱力。

参考文献:

[1]曹楠.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动机培养与激发策略[J].广东蚕业,2019(08).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问题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