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 成莞莞
摘 要:从职业课程的内涵要求、课程体系发展需要以及产业升级来看,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建构非常必要。要突出“职业性”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灵活开发课程。在“校企融合”“创设人文氛围”和“形成特色”上着力,处理好人文社科与专业职业技能、通用职业素质与专业职业素质、理论与实践等不同课程的关系。建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职业性课程设置,构建教室、校园、企业三个教学空间,实现了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职业素质本位;高职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20)05-082-05
一、建构高职职业素质本位课程的必要性
1.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内涵
职业素质具有职业性、内化稳定性、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特征。職业素质本位教育理念就是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本目标或价值取向。所谓职业素质,就是从事某一行业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能力和人格等综合素质,是由若干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结构化与整体化的特性。[1]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求培养学生具备能适应任何职业的通用职业素质,在此基础上培养不同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未来职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2.高职院校现行课程体系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大多完成了从基于“知识本位”向基于“能力本位”的过渡。基于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更多强调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评价方式也只侧重于检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整体上忽略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已不适应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当前高职院校更多采用的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它以职业岗位(岗位群)所必需的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评价方式侧重于对工作过程的考核,相比于“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但这种以基于能力为本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忽略了对其社会职业适应能力、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会带来将专业技能与设备操作能力相等同的错误认识。同时,当前的研究主要固化在“校园内”这一封闭空间,按照已经制定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去落实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从而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或职业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空间和教学周期完全固定的传统方式对提高学生职业活动体验、职业素质培养和提升是不利的,对校外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而事实上,职业教育目前无论是从教学要求还是学生整体素质相对偏低的现状,都对校内课外活动课程和校外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的课程构设和实施提出了挑战。
3. 新型工业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的需要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分三步走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就意味着未来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适应高新技术行业、职业和企业岗位的要求。因此,高职教学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尽早树立职业素质观,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学习、职业能力训练,更应重视在未来新型工业化社会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学生人格素养、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建构高职职业素质本位课程的基本策略
1.突出职业性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构建必须凸显课程的职业性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始终保持职业性特色处于核心地位。以“职业素质本位”构建课程,职业领域内的专家、有相关职业经验的教师要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课程开发过程应紧密结合专业面向的岗位(群),面向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授课内容除了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知识外,还应该包括与工作密切关联的职业道德品质;课程的目标要直接指向就业岗位,从而体现课程开发过程、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职业性。在具体的理论教学或实训过程中,要紧密结合职业情境,充分利用校内外职业教育资源;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完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环节要改变以往单纯专业理论考试或设备使用、上机操作等形式,将职业或岗位工作人员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职业道德品质等纳入考核内容,作为考核标准。
除了课堂教学内容的职业性要求以外,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职业性并培育其职业素质。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主题职业教育活动,将职场文化有效灵活地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围绕行业、产业、企业、部门和岗位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企业实践,实现学校企业文化融合。
2.重视新时期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动态要求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技能型人才已不是传统的技术工人,而应该是以科学技术为指导的技能型创新人才。职业教育要想保持发展的不竭动力,为社会为企业持续输送实用、顶用、适用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始终站在生产建设一线,紧跟市场发展脉搏,随时迎接市场变化,不断更新职业教育理论知识、技术,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方法。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动态性要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个体自身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社会发展进步条件下,职业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素质也要随之不断变化调整。在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时,动态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理念要动态对接国际最新教育理念;课程内容要动态对接社会生产实践;课程实施要动态对接最新教育教学方法;要及时将新思路、新技术、新流程引入课程;及时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行动导向、空间教学、网络教学等运用到课程实施;及时将企业的技术人才、先进工艺、先进管理文化引入实训实践,全面塑造并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技能型特质,不断满足国家对人才技能型特质的动态要求。
3.灵活开发课程模块,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建构模块化课程,开发课程模块,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不同职业、专业、学历、学制课程建设的要求,能够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相对灵活地完成学习任务。首先,确定各个模块的具体教学内容,要做好原有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处理,做到各个模块功能独立、模块内容关联,并能够实现学生的学习迁移。同时,要按照职业发展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将内容重新进行有序化,把涉及的理论知识、岗位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等素质整合在相应的模块中。其次,除从事具体的职业工作或岗位群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性职业素质外,还要培养从事任何职业工作都必须具备的通用职业素质;适应工作岗位变化,满足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要求的发展性职业素质也同时融入文化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和实训实习课程模块。第三,加强各课程模块间的衔接,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
三、“三个着力”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職教育课程
1.着力完善校企合作的职业培养机制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由之路。校企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制定计划, 找一些专家学者进行几场讲座就能够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深入的工作, 应该把教育目标制定到各个教学机制的各个环节当中,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2]。课程规划、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引企入校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以上过程的实施基础在于建立校企合作的职业培养机制。不少学校牵头成立职教集团,设立产教合作与校企合作办公室等机构,建立院系二级校企合作组织,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搭建课程建设平台,这些举措对建构与实施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整体提升和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需着力完善校企文化融通机制,全方位地为学生职业素质训练创造条件。
2.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
“以人为本”是建构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的精神内核。“以人为本”的学生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3]将学生终身职业发展和人格素质整体提升作为教育活动的目标,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乃至自我修为的全方位发展,就必须营造“以人为本”的高职校园文化。通过物质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精神及行为建设三者融合,体现“以人的发展为基”的校园价值观,并将其贯穿于课程,辐射于学生实践的企业,是营造这种校园文化氛围的主要途径。从学校的管理者到课程的设计实施者,乃至辅助工作者,都要紧紧围绕学生的人格发展、素质全面提升和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等方面,“以人为本”整体规划。
学校在加强自身特色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特点,高度重视校园内部职业氛围的营造。立体多维设计和实施职业素质课程,将职业氛围融入校园,将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行业文化贯穿其中,将职业道德品质要求引入课堂、带进车间乃至宿舍寝室。通过这种浸润式的教育让学生体味职业文化,学习职业技能,具备职业素质。
3.着力汲取不同国家课程开发的优势并使之本土化
建构“开放立体”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不能简单采用“拿来主义”,着力点在于汲取不同国家的课程开发优势并使之本土化。例如,英国“通用能力培养观”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德国“双元制”的产学研合作方式,都是在“职业素质本位”要求下课程开发和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借鉴的。需要注意的是,要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职业素质本位”高职课程体系,这种借鉴汲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符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四、正确处理“职业素质本位”高职教育课程的三个关系
1.正确处理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专业职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职业性是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区别,课程体系中必须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职业实践性,保证职业能力培养处于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但教育的初衷在“育人”,职业教育更是要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人文课程正是帮助学生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人生的课程,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怎样成人的课程。表面看这类课程与专业学习没有直接联系,但它们对学生的人格与行为塑造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在建构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时,应特别重视处理好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既要重视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能等有关的专业课程,也要注重与学生的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有关的人文课程[4],要加强人文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渗透。既要凸显专业课程地位,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设置一些利于学生学历提升、职业发展、自我修为和心理健康、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课程,规定学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职业生涯规划自由选择,做到主体突出、强化专业、统筹兼顾。
2.正确处理通用职业素质课程与专业职业素质课程之间的关系
通用职业素质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课程的学习任务主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完成,但是对高职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如果不具备基本职业素质,其专业素质也很难实现。在高职教育阶段还不能削弱这类课程的学习,反而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需要指出的是,专业职业素质课程是学生进行职业素质训练的主要途径,各学校对这类专业课程建设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方案中也给予了足够多的课时和学分。然而,现实是这些课程存在“重复设置”甚至“过度设置”等不合理现象,其结果是过度强调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对学生通用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而这些通用职业素质却是学生从事岗位工作的根基,是企业选择录用人才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对这类课程进行整合重构,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并将课程的建设重点转移到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上来。
3.正确处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会对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设置及比例做出明确规定,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由于各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不同,实践课程的具体操作往往存在方案和落实“两张皮”的情况,实践课程内容与效果有待商榷。必须科学认识理论与实践课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理实课程比例1:1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理论课程授课,理论向实践课程靠拢,切实将专业实践操作或实践训练落实,保证课程的实践内容与实践效果。专业实践场所对学生开放,加大投入,改进校内实习硬件设施,采用更灵活多样的措施丰富专业实践活动内容,弥补校内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全天候指导。
五、建工专业建构职业素质本位课程体系实践
1.校企合作,突出职业性设置课程体系
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是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自2013年天津市示范校建设以来,逐渐探索出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通过前期调研,了解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进行调整,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基点,形成三类课程模块,即:主体课程模块、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和企业实践与顶岗实习课程模块,并形成四类“职业素质本位”课程,即:通用职业素质、专业职业素质、专业能力、职业发展素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就业导向、职业能力核心、职业素质本位”特点。课程的模块化建构主要从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第一步为建工专业职业、岗位工作分析和学生情况调研分析,确定与专业、学制相对应的技能能力模块、基础及专业知识模块和专业通用专用职业品质模块[4];第二步为在对专业教学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具体教学单元;第三步为将教学单元模块按照岗位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规律进行叠加,这样就形成了体现建工专业职业素质本位的四类课程,例如职业素质课程,包括从事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岗位工作的基础性课程,如“建设法规”“5S安全管理”课程,从事招投标工作、施工监理工作的专业人员都需用到相关知识。专业能力课程是课程体系中最具专业特点的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与企业深度合作,关注专业领域内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到同步更新。例如在钢结构施工课程中,采用最新版本的计算软件,由企业施工方提供设计案例整合训练项目,保证了职业方向的前沿性。
2.构建教室、校园、企业三个教学空间,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室完成校内主体课程模块,课程体系侧重设置相应的课程来提升学生知识、能力、人格方面的素养。将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内容,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5]例如,在课程体系中匹配相应课程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认识到企业对从业者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视,引导学生建立正向情绪的管理能力、积极向上的情感诉求、良好的职业品质以及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通过设置相应的支撑课程提高学生的職业综合素质。
校园主要完成校内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模块,主要表现为学生主动参加由学校、学生团体等举办的各种文、体、技能大赛及科学文化交流等活动,教学主要通过校内各种组织活动实现。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学生管理、学院团委、科研、思政等部门及各系部共同参与、研讨,将学生参与各种文、体、技能大赛及科学文化交流等活动以学分或积分的形式规定下来,有计划地设计主题校园活动和设定活动范围,制定考评细则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从而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各类组织活动获得学分,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此外,系统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顶岗活动和教师跟岗活动,即利用企业这个教学空间实现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例如在建工专业进行教学项目时,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应轮换的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时间以及相应的考核方式。需要指出的是,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课程体系还需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侧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达到教学效果。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标准,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手段,让学生在完成教学项目时通过自主查阅资料、大胆上台表达、课后积极实践完成教学,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3.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服务技能型人才培养
为保证建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还与企业建立了校内开放实训室,实训室内设备由企业捐赠、学校管理。管理运行机制参考企业运转制度,学生通过校园网自主申请使用,经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可以在实训室内完成相关实训内容,实训结束后如发现设备损坏、卫生环境差,会扣除相关的实训“绩点”,累计后影响下次申请乃至课程成绩。
“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打破了以往“能力本位”的课程建构模式,从职业素质角度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塑造。课程在师资和课程实施条件等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对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考核评价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朱云峰,王富容.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本科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研究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5(32):12-15.
[2]钱镜伊,校企深度融合环境下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57-59.
[3]黄靖嫦,以人为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5.
[4]张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建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12.
[5]黄兴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创新的关键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6(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