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润苾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本次实验共选取了我院消化内科中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治疗措施,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7.22%,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114-01
前言: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疾病,指的是胃部在受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下,造成萎缩性胃炎、淺表性胃炎的形成,并最终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难度较大,所以临床上常采用三种药物联用的方式,以提高治愈效率,但据实际情况来看,三联疗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但对发作率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降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反复发作,可以在三联用药的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药物,以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进而能够提高胃黏膜的抵抗力,降低发作几率。基于此,本次实验将选取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分析不同消化内科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共选取了我院消化内科中7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2019.3月~2020.3月,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36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入组标准。对照组36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和17例,平均年龄为(47.35±1.26)岁,平均病程为(5.14±1.16)年;观察组36例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为20例和16例,平均年龄为(52.33±2.14)岁,平均病程为(4.35±1.14)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措施,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的结果来实施三联抗菌治疗,其中包括了阿莫西林、替硝唑和奥美拉唑三种药物。阿莫西林选用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44021518,每片剂量为0.25g,每天需服用1次,每次服用剂量为1片;替硝唑选用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43020659,每次需服用2片,每天服用1次;奥美拉唑选用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0950086,每天需服用1次,每次服用1粒[1]。
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进行药物治疗,生产厂家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093656,每次服用剂量为50㎎,每天需服用3次,服用时间为用餐后半小时内。
两组患者
1.3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的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其中包括了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的是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状态;有效指的是患者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的改善;无效指的是患者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是出现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为治疗有效率,经X2值检验后,以(P<0.05),表示为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据表1可知,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替普瑞酮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影响下,造成 胃部黏膜和腺体出现萎缩的症状,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对比消化内科类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反酸、嗳气、腹胀、恶心等,具有治疗难度大,反复发作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2]。现阶段,临床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常采用三联疗法的方式,即服用阿莫西林、替硝唑和奥美拉唑,以起到控制病情加重,缓解症状的作用。但据使用结果来看,三联疗法虽然可以控制症状加重,但对于病情反复发作的改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在三联用药的基础上,添加替普瑞酮联合治疗,以促进胃黏膜的修复,降低疾病发作率。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可知,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替普瑞酮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22%,而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由此可知,针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替普瑞酮的治疗效果更佳,对患者症状体征恢复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降低患者的反复发作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永钦,朱永苹,黄连梅,韦维,林寿宁,唐友明,廖冬燕,刘玉,李艳波,奚锦要,罗昭琼,蒙晓冰.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02):322-325.
[2]杨云,王丙信,任清华,伏爱国,丁海荣.香砂养胃丸联合替普瑞酮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1):71-75.